學好見聞

【學好教育】成績的背後,我們能學到什麼?

作者/王盈勛    2015/7/20  天下@獨立評論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平面設計
 
      指考成績公布了,照慣例,媒體又忙著報導,哪些學子考了滿分,哪些高中生即將成為台大醫科新鮮人。至於已經考上台大的,他們也不忘弄個領導學程,很有自信的宣稱,他們當中的一部份人,將成為台灣未來重要的領導人。
誰能說不是呢?成績最好的學生進最好的學校,進社會以後,就期望值而言,應該也會有最好的工作表現,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但在我們這個時代,人生的勝利組,以及能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工作者,真的是靠把這「一切最好的」元素組合起來的嗎?
      今天我要談的,倒不是什麼二流學校也可能出一流人才(這不是廢話嘛),或是在學表現未必跟畢業後的成就成正比(另一個廢話,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舉出許多反例),而是這個世界的改變,為何越來越有利求學時期只表現出「中等之資」的學子。
      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創新與冒險之精神,而這往往是學習過程中一路領先、表現優秀的學生所欠缺的。
      就讓我從醫學院談起。即便大家都知道,自從全民健保實施以後,醫師的收入已大不如前了,醫學院依舊長年穩居台灣高中生的大學入學首選。台灣學生偏愛醫學系,自有其複雜的歷史文化因素,在此我們先略而不談,先來想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一個指考分數排名全國前五十名的高中生,即使他心裡根本不想念醫學院,他得有多大的勇氣與意志,才能面對他選擇不念醫學系所遇到的「壓力」?有多少人會跟他說(包括他的父母與他自己),有這樣的分數而不念台大醫學系,是浪費了考試成績與努力的成果?
      幾年後他從醫學院畢業了,他得抗拒多少壓力、多少的說嘴,才能不成為一個執業醫生?成為一個醫生,他得抵抗多少的誘惑,才能不去當個月入數十萬的診所院長,而是愛己所愛、但收入卻可能只有診所院長五分之一的醫學研究教授?
      成功之人,通常會被要求走一條已被證明成功的道路。他們總是贏過別人,所以沒必要冒險。台清交的理工科系畢業就去台積電、聯發科,「自然」就拿了百萬年薪,何必冒險去創業或是新創小公司?但這經常不被看見的一體之兩面是,他們選擇冒險的機會成本太高、同儕都很成功所以也不能容忍自己失敗,因而在人生的選擇上,有一種隱性的保守、無可苛責的膽怯。
      但對「不頂尖」的學生來說,他們沒有必然的成功道路,念什麼科系都談不上浪費分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不好也不壞的中等生,挫折與失敗對他們來說就算不是家常便飯,也不太可能從未遇過。
      如果是1990年代之前的台灣,我會說,「標準版」的好學生真的比較吃香。那時的世界,還沒那麼全球化,社會價值沒有那麼多元,社會與產業變化的速度沒那麼快,疆界與領域的崩解與再重組沒那麼徹底,職業的出路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條件下,年輕人的選擇,高度集中在未來能見度高、收入穩定、又受人尊重的行業,的確是個合理的結果。
      但在2015年的今天,多數人應該都能同意,一個目標明確的好位置,你只要直直朝著它而去、並且跑得比別人快就行了的世界已經在快速消失當中。HTC從高峰跌落,花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你若人云亦云才跟著投入手機產業,唯一嚐到的應該是溜滑梯的滋味;10年前你若說有半數的律師可能一整年接不到一個案子,應該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但這卻是今日的真實景況。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高度變動、不確定的世界,但我們的資優、菁英教育圈,卻仍然有個非常僵固的對於教育與未來的判斷與選擇。因為這樣的選擇最安全,最能證明自己是資優生。念醫學系、電機系都頂好,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當世界已然改變,我們先天或後天最資質優異的一群學子,如果還是集體地做了一個依過往經驗來看最安穩的人生路徑,我們其實也就很難期待這些學業成績最好的高中生,未來能成為引領做出改變的領導人。社會菁英成為領導人的機會或許真的高一些,但領導人不一定能引領社會做出好的改變,這從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不是已得到最好的明證?
      如果我們真心相信,未來最關鍵的能力是創新與面對不確定的勇氣,未來的世界,也將是中等之資的人才的世界。太過傑出、成長過程一路順遂的人,因為他們在既定的、現有的遊戲規則中是優勝者、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動機去改變照著遊戲規則走的人生。一路都是贏家的人,他們不能容忍輸的感覺,人生稍微無法維持在領先同儕的狀態,他們就感受到莫名的焦慮,但真正的創新,不可能一定對、一定成功,害怕與防堵人生一絲一毫往下墜落之可能,不可能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而中等之資者,他們不怕犯錯,人生不一定要一直贏;被嘲弄失敗也沒關係,反正這又不是第一次;主流市場都被佔了,他們習慣另闢蹊徑;他們沒有割捨不下的既得利益,所以能更輕巧地移動到一個全新陣地。這些都是創新者最好的質素,只是過去我們並不重視這些東西。
      我們在同儕之間學習的相對位置,不僅決定了分數的高低、知識的多寡,同時也影響了我們的心智結構、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法,只是我們常常斤斤計較前者,卻漠不關心後者。資優生當然有可能突破那樣的限制,將自己的人生與視野帶到另外一個境界,但這靠的一定不是上了台大以後修領導學程,至於中等之資的學子們,不管你們上了哪個學校,請不要妄自菲薄,這世界正等著你們去做出改變。
- - - -
【學好閱讀教育觀點】
 
〈成績不是重點,重點是「解讀成績的方式」〉
撰文/石廷宇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分類:教育理念    地區:士林/古亭/天母
 
不提成績,迴避比較,不思考挫折,那我們該思考什麼?
 
      每年一到學測、指考成績放榜日附近,網路上就又開始流行關於「成績無用論」、「資優生偏狹論」、「資優生跌落論」等各種衝擊「重視分數/成績」的言論,儼然「成績好的學生」,就等於只是「會讀書」(尤其是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又或者,「成績好的學生」就等於「缺乏挑戰的勇氣」、「只會待在框架內」、「習慣在舒適圈中戰勝」,心態比較保守、甚至可以說比較「死板」....。
       所以,真正決勝人生的、改變社會的,其實是「成績中等的學生」。(什麼?我沒聽錯吧?)
 
我們曾經鼓勵孩子認真思考成績好的人都在忙些什麼嗎?
 
      猶記得,高中時候,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值得自己學習,並且難以望其項背的,就是父母、老師口中所傳唱的那些「又會讀書又會玩的學生」。
      在花費了漫長的人生旅程、累積過許多人生閱歷,並且紮實跌過幾次跤後,才逐漸明白,不只「成績很重要」,甚而至於「成績就是一切。」
     「追求成績」這句話並不是老師、家長們的空口白話,更不是什麼「家長不滿足的投射」,又或是「扭曲教育與學習的價值」。而是因為,一旦真正進入社會,無論東西方、無論何種文化,都是個擺了明只以「成績至上」的競爭導向社會。
      一切競爭的高下之別,就在於「成績」。
      這麼一想,你就不會覺得學生時期大家一起讀共同科目的成績有什麼好忿忿不平了。
      出了社會,「成績」會換成各種型態對我們的人生進行考核:銷售業績、製造效率、KPI、甚至各種「證照」,到底有什麼環境、什麼行業,是不需要「競爭」與「考核」的呢?而我們到了社會中,又怎麼會說出「推動公司進步的其實是中等的公司職員」這樣的觀點呢?
      因為部分「師者」、「原本就佔有發言權的所謂的優秀知識人」夸夸而談,使得社會越來越「逆歧視」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在背後付出的努力,不但不虛心思考、學習他們的的付出與方法,反而建構出一套自我安慰療癒的人生哲學。真的是這樣?
 
漂亮話術的背後,孩子可能失去什麼?
 
      奧運游泳冠軍麥克菲爾普斯(Michael Fred Phelps)曾經有句名言:「達成目標永遠都不容易,它們會逼你去訓練,即使當下是很不舒服的。」,我想,否定「成績至上論」的人士,應該不會想要走到他面前告訴他:「你知道其實游泳界的中等生才是改變游泳界的動力」這番言論吧?
      「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創新與冒險之精神,而這往往是學習過程中一路領先、表現優秀的學生所欠缺的。」(引文)一句以偏概全的論調,便顛覆了「優秀學生背後的努力」,甚至由上而下地否定優秀學生值得每位學生借鏡和取法的地方,真的是正確的思考角度嗎?
      這種論調背後的目標,是打算「否定成績」,還是打算否定「成績好的學生的努力」?學好教學團隊的對於這樣的論點真的滿心疑問?
      要達到設定目標(無論是父母、師長等等,由他人設定的目的/又或是自己設定的目標)從來就不會是輕鬆的、容易的。(除非我們總是訂定簡單、一蹴可幾的目標...,那如果總是訂定這種目標,又何必定目標?)
      正是因為我們預設要達到某種程度的進步、超越,過程中必定伴隨著痛苦、伴隨挫折,也伴隨超越,所以,關鍵不就應該在「我們從痛苦中獲得了什麼,我們累積了哪些挫折,甚至於,我們超越了什麼」?
      然而,簡單地否決「努力」、「否決過程」,套入鄉愿式的反成績情結,真的有助於我們成長嗎?
     
重點不是成績,而是如何閱讀孩子成績背後的訊息
 
      無論是學測也好、指考也好,我們都站在相同的立足點:別人讀什麼,我們也讀什麼。用最簡單的基礎知識拼個高低。該問的,不是「為什麼別人成績比較好」,而是「那些成績比較好的人都是如何努力的?」重點從來都是「我們能從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學到哪些足以借鏡、成長的過程和方法」,但是,現在許多站在高等教育高點、擁有話語權的知識份子,卻往往避而不談這個部分,一味地高唱「快樂學習」、「成績不能決定一切」、「發現孩子的天賦」....。這種論調,到延伸到最後,通常就成為「劃地自限」、「閉門造車」式的自我安慰學習法-->因為競爭總有輸人的時候,既然這裡輸人,我們就轉換方向吧!(註: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或許我們一直誤會了「成績至上」背後的深層邏輯,從來不是「追逐成績本身」,而是更重視「我們以何種心態和努力去追逐成績」。
       這篇文章提到「如果我們真心相信,未來最關鍵的能力是創新與面對不確定的勇氣,未來的世界,也將是中等之資的人才的世界。太過傑出、成長過程一路順遂的人,因為他們在既定的、現有的遊戲規則中是優勝者、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動機去改變照著遊戲規則走的人生。」學好閱讀的老師真心希望這樣的論點能夠止於智者。而非淪為「一種似是而非的阿Q精神」(註:而且還是位居高等教育老師的言詮)
       在現有的遊戲規則都玩不贏,你如何能保證在沒有遊戲規則的世界裡就絕對是一帆風順?
       如果在現有的遊戲規則都能玩得贏,是否表示即使換了遊戲規則,他們也可能擁有較大的贏面?
       所以,關鍵無關乎「成績」,而該是回到「成績背後那被忽視的、被敵視的努力過程」,而這個努力的過程、方法,卻是那些既得利益的話語權者避而不談的關鍵。
 
是我們窄化了成績的意義,還是成績窄化了我們
 
 
重新定義成績與未來
 
      「成功之人,通常會被要求走一條已被證明成功的道路。他們總是贏過別人,所以沒必要冒險。」(引文)學好教育一直以來,便一直要求學員要保持開放性的學習態度,無論成績優劣,關鍵在於「OPEN MIND」,唯有打開框架,才能持續容納更多可能性、擴充自己的生命容量。從這篇文章的引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不斷地打壓、否定那些努力追求成績的學生、認知,但是,若換一種角度來思考,難道不是那些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比我們一般服從學校教育、老師規範的更勇於冒險與打破規則,所以找出了屬於自己的「勝利方程式」?不,這篇文章的作者不願這麼想,他們徹底簡化了「成功之人」的背後一切付出與努力,單調地認為他們是沒有主體意識、沒有(放棄)選擇權,任憑擺佈、對師長言聽計從的乖孩子,所以,他們一定只能待在舒適圈裡成功,他們的容錯能力、忍受挫敗的能力一定比起所謂的「中等之才」更低,只因為中等之才受挫的次數比較平凡?
 
 閱讀成績★閱讀自己
 
      既然無法迴避比較,我們就必須找出自己的「頻道」;既然無法逃避成績,我們就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成績」。成績,是最好定位學習過程中彼此能力差異的客觀標準。別人成績好,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背後的努力與方法;別人成績不好,我們更要向他們學習背後的努力與方法。然後,藉由一次次「分數」,不斷認識不同的自己、閱讀自己的努力過程,有哪裡需要加強,有哪裡需要補充、調整、強化。
      無論是分數差強人意的中等之才或是分數領先群雄的人生勝利組,我們都有可能改變世界,用我們獨特的方式,說穿了,這根本無關乎成績,而是我們如何閱讀自己,並從「自己」中找到參與世界的可能性,不是嗎? 
作者/王盈勛    2015/7/20  天下@獨立評論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平面設計
 
      指考成績公布了,照慣例,媒體又忙著報導,哪些學子考了滿分,哪些高中生即將成為台大醫科新鮮人。至於已經考上台大的,他們也不忘弄個領導學程,很有自信的宣稱,他們當中的一部份人,將成為台灣未來重要的領導人。
誰能說不是呢?成績最好的學生進最好的學校,進社會以後,就期望值而言,應該也會有最好的工作表現,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但在我們這個時代,人生的勝利組,以及能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工作者,真的是靠把這「一切最好的」元素組合起來的嗎?
      今天我要談的,倒不是什麼二流學校也可能出一流人才(這不是廢話嘛),或是在學表現未必跟畢業後的成就成正比(另一個廢話,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舉出許多反例),而是這個世界的改變,為何越來越有利求學時期只表現出「中等之資」的學子。
      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創新與冒險之精神,而這往往是學習過程中一路領先、表現優秀的學生所欠缺的。
      就讓我從醫學院談起。即便大家都知道,自從全民健保實施以後,醫師的收入已大不如前了,醫學院依舊長年穩居台灣高中生的大學入學首選。台灣學生偏愛醫學系,自有其複雜的歷史文化因素,在此我們先略而不談,先來想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一個指考分數排名全國前五十名的高中生,即使他心裡根本不想念醫學院,他得有多大的勇氣與意志,才能面對他選擇不念醫學系所遇到的「壓力」?有多少人會跟他說(包括他的父母與他自己),有這樣的分數而不念台大醫學系,是浪費了考試成績與努力的成果?
      幾年後他從醫學院畢業了,他得抗拒多少壓力、多少的說嘴,才能不成為一個執業醫生?成為一個醫生,他得抵抗多少的誘惑,才能不去當個月入數十萬的診所院長,而是愛己所愛、但收入卻可能只有診所院長五分之一的醫學研究教授?
      成功之人,通常會被要求走一條已被證明成功的道路。他們總是贏過別人,所以沒必要冒險。台清交的理工科系畢業就去台積電、聯發科,「自然」就拿了百萬年薪,何必冒險去創業或是新創小公司?但這經常不被看見的一體之兩面是,他們選擇冒險的機會成本太高、同儕都很成功所以也不能容忍自己失敗,因而在人生的選擇上,有一種隱性的保守、無可苛責的膽怯。
      但對「不頂尖」的學生來說,他們沒有必然的成功道路,念什麼科系都談不上浪費分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不好也不壞的中等生,挫折與失敗對他們來說就算不是家常便飯,也不太可能從未遇過。
      如果是1990年代之前的台灣,我會說,「標準版」的好學生真的比較吃香。那時的世界,還沒那麼全球化,社會價值沒有那麼多元,社會與產業變化的速度沒那麼快,疆界與領域的崩解與再重組沒那麼徹底,職業的出路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條件下,年輕人的選擇,高度集中在未來能見度高、收入穩定、又受人尊重的行業,的確是個合理的結果。
      但在2015年的今天,多數人應該都能同意,一個目標明確的好位置,你只要直直朝著它而去、並且跑得比別人快就行了的世界已經在快速消失當中。HTC從高峰跌落,花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你若人云亦云才跟著投入手機產業,唯一嚐到的應該是溜滑梯的滋味;10年前你若說有半數的律師可能一整年接不到一個案子,應該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但這卻是今日的真實景況。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高度變動、不確定的世界,但我們的資優、菁英教育圈,卻仍然有個非常僵固的對於教育與未來的判斷與選擇。因為這樣的選擇最安全,最能證明自己是資優生。念醫學系、電機系都頂好,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當世界已然改變,我們先天或後天最資質優異的一群學子,如果還是集體地做了一個依過往經驗來看最安穩的人生路徑,我們其實也就很難期待這些學業成績最好的高中生,未來能成為引領做出改變的領導人。社會菁英成為領導人的機會或許真的高一些,但領導人不一定能引領社會做出好的改變,這從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不是已得到最好的明證?
      如果我們真心相信,未來最關鍵的能力是創新與面對不確定的勇氣,未來的世界,也將是中等之資的人才的世界。太過傑出、成長過程一路順遂的人,因為他們在既定的、現有的遊戲規則中是優勝者、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動機去改變照著遊戲規則走的人生。一路都是贏家的人,他們不能容忍輸的感覺,人生稍微無法維持在領先同儕的狀態,他們就感受到莫名的焦慮,但真正的創新,不可能一定對、一定成功,害怕與防堵人生一絲一毫往下墜落之可能,不可能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
      而中等之資者,他們不怕犯錯,人生不一定要一直贏;被嘲弄失敗也沒關係,反正這又不是第一次;主流市場都被佔了,他們習慣另闢蹊徑;他們沒有割捨不下的既得利益,所以能更輕巧地移動到一個全新陣地。這些都是創新者最好的質素,只是過去我們並不重視這些東西。
      我們在同儕之間學習的相對位置,不僅決定了分數的高低、知識的多寡,同時也影響了我們的心智結構、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法,只是我們常常斤斤計較前者,卻漠不關心後者。資優生當然有可能突破那樣的限制,將自己的人生與視野帶到另外一個境界,但這靠的一定不是上了台大以後修領導學程,至於中等之資的學子們,不管你們上了哪個學校,請不要妄自菲薄,這世界正等著你們去做出改變。
- - - -
【學好閱讀教育觀點】
 
〈成績不是重點,重點是「解讀成績的方式」〉
撰文/石廷宇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分類:教育理念    地區:士林/古亭/天母
 
不提成績,迴避比較,不思考挫折,那我們該思考什麼?
 
      每年一到學測、指考成績放榜日附近,網路上就又開始流行關於「成績無用論」、「資優生偏狹論」、「資優生跌落論」等各種衝擊「重視分數/成績」的言論,儼然「成績好的學生」,就等於只是「會讀書」(尤其是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又或者,「成績好的學生」就等於「缺乏挑戰的勇氣」、「只會待在框架內」、「習慣在舒適圈中戰勝」,心態比較保守、甚至可以說比較「死板」....。
       所以,真正決勝人生的、改變社會的,其實是「成績中等的學生」。(什麼?我沒聽錯吧?)
 
我們曾經鼓勵孩子認真思考成績好的人都在忙些什麼嗎?
 
      猶記得,高中時候,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值得自己學習,並且難以望其項背的,就是父母、老師口中所傳唱的那些「又會讀書又會玩的學生」。
      在花費了漫長的人生旅程、累積過許多人生閱歷,並且紮實跌過幾次跤後,才逐漸明白,不只「成績很重要」,甚而至於「成績就是一切。」
     「追求成績」這句話並不是老師、家長們的空口白話,更不是什麼「家長不滿足的投射」,又或是「扭曲教育與學習的價值」。而是因為,一旦真正進入社會,無論東西方、無論何種文化,都是個擺了明只以「成績至上」的競爭導向社會。
      一切競爭的高下之別,就在於「成績」。
      這麼一想,你就不會覺得學生時期大家一起讀共同科目的成績有什麼好忿忿不平了。
      出了社會,「成績」會換成各種型態對我們的人生進行考核:銷售業績、製造效率、KPI、甚至各種「證照」,到底有什麼環境、什麼行業,是不需要「競爭」與「考核」的呢?而我們到了社會中,又怎麼會說出「推動公司進步的其實是中等的公司職員」這樣的觀點呢?
      因為部分「師者」、「原本就佔有發言權的所謂的優秀知識人」夸夸而談,使得社會越來越「逆歧視」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在背後付出的努力,不但不虛心思考、學習他們的的付出與方法,反而建構出一套自我安慰療癒的人生哲學。真的是這樣?
 
漂亮話術的背後,孩子可能失去什麼?
 
      奧運游泳冠軍麥克菲爾普斯(Michael Fred Phelps)曾經有句名言:「達成目標永遠都不容易,它們會逼你去訓練,即使當下是很不舒服的。」,我想,否定「成績至上論」的人士,應該不會想要走到他面前告訴他:「你知道其實游泳界的中等生才是改變游泳界的動力」這番言論吧?
      「因為這個時代,最需要創新與冒險之精神,而這往往是學習過程中一路領先、表現優秀的學生所欠缺的。」(引文)一句以偏概全的論調,便顛覆了「優秀學生背後的努力」,甚至由上而下地否定優秀學生值得每位學生借鏡和取法的地方,真的是正確的思考角度嗎?
      這種論調背後的目標,是打算「否定成績」,還是打算否定「成績好的學生的努力」?學好教學團隊的對於這樣的論點真的滿心疑問?
      要達到設定目標(無論是父母、師長等等,由他人設定的目的/又或是自己設定的目標)從來就不會是輕鬆的、容易的。(除非我們總是訂定簡單、一蹴可幾的目標...,那如果總是訂定這種目標,又何必定目標?)
      正是因為我們預設要達到某種程度的進步、超越,過程中必定伴隨著痛苦、伴隨挫折,也伴隨超越,所以,關鍵不就應該在「我們從痛苦中獲得了什麼,我們累積了哪些挫折,甚至於,我們超越了什麼」?
      然而,簡單地否決「努力」、「否決過程」,套入鄉愿式的反成績情結,真的有助於我們成長嗎?
     
重點不是成績,而是如何閱讀孩子成績背後的訊息
 
      無論是學測也好、指考也好,我們都站在相同的立足點:別人讀什麼,我們也讀什麼。用最簡單的基礎知識拼個高低。該問的,不是「為什麼別人成績比較好」,而是「那些成績比較好的人都是如何努力的?」重點從來都是「我們能從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學到哪些足以借鏡、成長的過程和方法」,但是,現在許多站在高等教育高點、擁有話語權的知識份子,卻往往避而不談這個部分,一味地高唱「快樂學習」、「成績不能決定一切」、「發現孩子的天賦」....。這種論調,到延伸到最後,通常就成為「劃地自限」、「閉門造車」式的自我安慰學習法-->因為競爭總有輸人的時候,既然這裡輸人,我們就轉換方向吧!(註: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或許我們一直誤會了「成績至上」背後的深層邏輯,從來不是「追逐成績本身」,而是更重視「我們以何種心態和努力去追逐成績」。
       這篇文章提到「如果我們真心相信,未來最關鍵的能力是創新與面對不確定的勇氣,未來的世界,也將是中等之資的人才的世界。太過傑出、成長過程一路順遂的人,因為他們在既定的、現有的遊戲規則中是優勝者、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動機去改變照著遊戲規則走的人生。」學好閱讀的老師真心希望這樣的論點能夠止於智者。而非淪為「一種似是而非的阿Q精神」(註:而且還是位居高等教育老師的言詮)
       在現有的遊戲規則都玩不贏,你如何能保證在沒有遊戲規則的世界裡就絕對是一帆風順?
       如果在現有的遊戲規則都能玩得贏,是否表示即使換了遊戲規則,他們也可能擁有較大的贏面?
       所以,關鍵無關乎「成績」,而該是回到「成績背後那被忽視的、被敵視的努力過程」,而這個努力的過程、方法,卻是那些既得利益的話語權者避而不談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績與未來
 
      「成功之人,通常會被要求走一條已被證明成功的道路。他們總是贏過別人,所以沒必要冒險。」(引文)學好教育一直以來,便一直要求學員要保持開放性的學習態度,無論成績優劣,關鍵在於「OPEN MIND」,唯有打開框架,才能持續容納更多可能性、擴充自己的生命容量。從這篇文章的引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不斷地打壓、否定那些努力追求成績的學生、認知,但是,若換一種角度來思考,難道不是那些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比我們一般服從學校教育、老師規範的更勇於冒險與打破規則,所以找出了屬於自己的「勝利方程式」?不,這篇文章的作者不願這麼想,他們徹底簡化了「成功之人」的背後一切付出與努力,單調地認為他們是沒有主體意識、沒有(放棄)選擇權,任憑擺佈、對師長言聽計從的乖孩子,所以,他們一定只能待在舒適圈裡成功,他們的容錯能力、忍受挫敗的能力一定比起所謂的「中等之才」更低,只因為中等之才受挫的次數比較平凡?
 
 閱讀成績★閱讀自己
 
      既然無法迴避比較,我們就必須找出自己的「頻道」;既然無法逃避成績,我們就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成績」。成績,是最好定位學習過程中彼此能力差異的客觀標準。別人成績好,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背後的努力與方法;別人成績不好,我們更要向他們學習背後的努力與方法。然後,藉由一次次「分數」,不斷認識不同的自己、閱讀自己的努力過程,有哪裡需要加強,有哪裡需要補充、調整、強化。
      無論是分數差強人意的中等之才或是分數領先群雄的人生勝利組,我們都有可能改變世界,用我們獨特的方式,說穿了,這根本無關乎成績,而是我們如何閱讀自己,並從「自己」中找到參與世界的可能性,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