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閱讀】面對自媒體時代,我們的孩子有能力過濾資訊雜質嗎?

面對「自媒體時代」,我們的孩子有能力過濾資訊雜質嗎?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4957
 
  常常聽說,這個世代的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高中老師推給國中老師沒教好,國中老師認為國小老師沒盡責,國小老師覺得是家長沒認真參與;家長怪罪學校老師沒把關;等到上了大學,教授看著課堂報告問:「你們之前都在學些什麼?」在座同學鴉雀無聲。出了社會,企業又質疑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在教些什麼.......
 
  到底我們的孩子們在這說短不短的12年間發生了什麼事?
 
  明明學校老師們似乎都各自在崗位上不遺餘力地教學實踐,網路上各種創新教育、實驗教育、線上教育平台也都戮力於為孩子們苦思更多元的教育模式,為什麼孩子們的理解力,卻似乎仍然逐年下滑?真的只要簡單都推給「教改有問題」就好?還是,其實「體制」一直以來都不是影響孩子們理解最關鍵原因,而是現今的「整體閱聽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發展並不友善?
 
  本文將集中針對「自媒體世代對孩子理解力的影響」為焦點,討論我們的孩子們目前身處的學習困境,以及可能的教育對應策略,以供每位家長思考。
 
什麼是自媒體?
 
     你一定聽過「媒體」,但你聽過「自媒體」(self-media)嗎?
  自媒體,簡單來說,指的是在網路 2.0 的現代(意指網路速度夠快的時代),人人都能輕易地通過數位平台或軟體(諸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Wechat、Twitter...etc.),經營「屬於自己且未經審核/或經過審核的:品牌(包括產品)、理念和內容,並向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
     只要你擁有數位載具(手機、平板、電腦)和社群軟體帳號,你也就擁有了傳統定義上的媒體或傳媒的「功能」,甚至(如果你時間充裕的話),還能同時擁有「多家媒體」(帳號不同/屬性不同)。
  許多我們目前常見的網路紅人(簡稱:網紅),就常常在不同的平台上都有不同的帳號。(註:至少就筆者的教學經驗,擁有大帳、小帳、私帳的學生就族繁不及備載...)若您花點時間與孩子相處,說不定您的孩子也擁有不只一個「社群帳號」或「多個社群軟體帳號」呢!
  除了個人經營為主的「自媒體」,網路上也有許多以團體經營為主「自媒體」類型,諸如:政治型、知識型、科普型、歷史型、運動型、資訊型、環保型、娛樂型、論壇型、八卦型、消費型....etc.,幾乎你想得到的「內容」,都有相應的自媒體平台可以追蹤、關注。
  雖然媒體這種東西,就是你有看它才存在,你不看,它也就跟你毫無關係。不過,換成另一種說法則是:你不想看、不喜歡看,沒人逼你,你大可置之不理;你既然看了,也就代表你喜歡其中的內容、認同其中可能蘊含的價值觀。
  而這也變相造就了現在網路上大量自媒體,無所不用其極的譁眾取寵,意圖在茫茫「網海」中,藉由不同的「話題」打撈市場、取悅觀眾以獲得關注、流量、話題的(亂)現象。
  為什麼他們要無所不用其極地爭取「話題」與「曝光度」?
 
自媒體的運作邏輯
 
  既然提及「流量」,就必須從自媒體究竟有哪些發表的管道(或形式)來討論,以下就列出幾點比較常見的自媒體界面:
  1.FACEBOOK的帳號:個人帳號、粉絲團、社團
  2.YOUTUBE的影音頻道
  3.抖音帳號
  4.Instagram帳號
  5.微博帳號
  6.以「傳媒」形式表現的類媒體平台(或論壇)
  7.自有(架)網站
 
  除了自有(架)網站或傳媒論壇等媒體平台未必開放「互動」(有互動才有流量),基本上,上述這些平台共同的特性都包括:
 
  1.對大眾開放(一般來說如此)
  2.只要不特定涉及腥羶色基本上不會被封鎖管制(除非遭到檢舉,不然其實也有遊走邊緣地帶的內容)
  3.具互動性,也就是能夠發表,也能夠接收(視媒體屬性而定)
 
  但是,正是因為自媒體的經營門檻低、發表容易(不必經過審核與主題干預)、內容多為自主管理、內容生產的即時性(直播/錄製影音)、通俗性(話題性考量)、速食性(流量考量),因此「流量」背後的可觀商機與名利等等市場運作邏輯,往往也就在背後左右了經營者的營運方針。甚至在某些時候,所謂的「自媒體」,往往也肩負了「建立特定立場或論述」的競爭場或代言人。
  這就與早期受到「特定資本」影響(考量)所產生的「有限媒體力量」型塑出完全不同的「資訊力量」:更強調時效性、內容更加受到市場感受與反饋影響、更強調煽動性與話題性、更在乎內容所能帶來的「流量」。以至於,在「演算法」的特定加持下,我們能所接觸的「網路內容」,也越來越令人感到不安(或是在過濾泡泡底下,顯得更加舒適、同溫層)。
  眾聲喧嘩底下,誰是?誰非?誰以假亂真?誰似是而非?誰蒙蔽了誰?誰又被誰蒙蔽?其實全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歡就好;重要的是,反正這是你選的,又沒人逼你看。
  這些,都還不包括不期然可能隨著「網路討論聲浪」突然(真的是突然?)一炮而紅的各種「話題與內容」。
  一旦當自媒體內容意外(或意料之內)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時,其內容不只「反映」了部分社會的價值標準,也可能同時「型塑」了部分社會的價值標準。
  你或許會問,說了那麼多,這和我們的孩子們的理解力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我們的孩子真的知道這些自媒體背後的運作邏輯嗎?孩子們在知道之後,真的有資訊辨識能力來掙脫這些資訊雜質、建立正確的資訊認識觀念嗎?
  還是,我們能夠接受我們的孩子,永遠都只用一兩句話「看一下有什麼關係」「說一下又沒什麼關係」來粉飾這個影響的重要性?
 
  以下,本文將分成兩個部分,思考孩子們觸目所及的「資訊雜質」的威力。
 
虛擬社群平台的使用慣性,嚴重影響孩子們現實的溝通與理解模式
 
  您曾經看過孩子的FB對話紀錄、留言嗎?LINE對話紀錄?Instgram發文與留言?
  如果您仔細咀嚼這些內容(甚至是大人們自己的相關發文留言紀錄),或許就會發現,我們(孩子們)的溝通模式、語法結構、思維層次,正在遭到網路社群軟體所設定的溝通方式所影響:不停堆砌來回的短句、意義簡陋的對話、表意功能越來越貧乏的溝通模式、越來越容易誤解的內容、表達邏輯越來越貧乏的詞語,加上「琳瑯滿目的小圖示」的輔助(或者說是「殘害」),無一不使得孩子們的表達越來越扁平、情緒反應越來越「罐頭」、越來越無法鋪陳有效的溝通與內容、越來越缺乏足夠鍛鍊語法的場域。
  所以,當他們一旦遇到需要延伸或擴充表達內容與深度的時候,往往掉入「表達貧乏的迴圈」:只能不斷說著同樣的話、表達同樣淺白的情緒層次;當他們想要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常常困窘於「因為沒有足夠的詞彙,所以只好屈就於一個雖然不夠準確,但迫於無奈,只好接受的詞彙」。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
  原因無他,無論是哪一種自媒體平台,為了要能爭取流量和關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建立「方便受眾記憶的模式」:可能是短劇、可能是撩妹金句、可能是聊天室模式、可能是具有高度衝擊性圖片或語法;為了流量及背後的商業模式,各家自媒體的小編、網路直播主無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設計出最能夠抓住瀏覽於各種平台中的觀眾的眼球注意力,深怕掉粉、退追蹤、觀眾的熱度退燒,而因此需要不停地炒熱媒體上的互動氣氛。
  也正因為如此,自媒體中的資訊含金量被快速稀釋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濃度的資訊雜質,以換取更多關注。
  (別忘了,當某一個梗被某網路直播主用過了,就意味著在討論聲浪上,又少了一個可供炒作話題的材料,這也可以由此觀察到,為什麼觸目所及的網路自媒體平台的內容,似乎有越來越走向「話題極端」的現象:套句比較庸俗的說法:就是「越玩越大」。)
 
  這一點,即使是成人如我們,都未必有所察覺、未必抵擋得了誘惑,更何況是正在智力發展正處成長階段、正在形塑學習模式與思考架構的孩子們?
 
當資訊雜質正滲透進我們的孩子的思維中...
 
  沒錯,很多人與我討論:「拜託,以前我們也很『屁孩』啊!」「這和我們以前差不多啦!」
  真的嗎?相對於過去資訊網路閉塞的成長與學習環境,如今的網路世界文化毫無禁忌地撲向尚未建立完整認知壁壘的孩子,一旦我們的孩子不慎著迷與某種甚至多種網路多層次文化(subcultrue)的交互作用中,卻缺乏建立一套「相對正確的文化觀」時,您能想像這會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造成哪些不可預期的學習干擾與思維扭曲嗎?
  上述這些,還只是「被動溝通」而已。
  若說要「主動溝通」,端看孩子們在各社群平台的經營模式、互動模式,對他們的表達模式的「慣性」便也可以略知一二:回家做個實驗吧!孩子最近一次「使用完整的句子或完整地以段落表達自己意見」是什麼時候?孩子最近一次「針對某個正經的事件提出具有一定程度思考力的表達」又是什麼時候?
  以往我們成長過程中常聽見的「無厘頭式的打嘴砲」,現在幾乎成為了孩子們溝通的「主要語法」,你能想像,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水肥車一般,無論對於什麼話題、什麼內容,不是鴉雀無聲,就是噴出來的全都是言不及義的「水肥」嗎?
  再者,則是因為手機載具的溝通習慣,孩子們不只被制約得再也無法「好好說話」,而只能是「碎片化的表現簡單的語句」,甚至,連情緒反應也都習慣於仰賴花錢購買的「小貼圖」來輔助,不用小貼圖,就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了。
  種種來自網路社群的溝通習慣的干擾,都在孩子學習理解與表達的過程中,變相層層弱化了他們的能力,而造成了集體「理解與表達扁平化」的現象。
  而這些,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早已不是隱藏的現象,而是在顯著不過的「生活日常」了。
 
當接觸「垃圾資訊」的時間大於「有效資訊」...
 
  好了,在孩子們透過網路接觸各種資訊已經是必然的情況下(筆者相信,應該不會有家長真正嚴格執行網路長城政策,讓孩子一輩子不接觸網路世界吧?),那麼,到底孩子們接觸的資訊都長得什麼樣呢?
  由於google演算法的不斷更新,各家網路媒體、自媒體的鑽營,為求曝光,許多網路上唾手可得的內容早已扭曲得出乎我們想像:標題殺人法、關鍵字洗版法、意識形態干擾、假研究報告、假採訪、假新聞、似是而非型資訊、偽專家說法,幾乎充塞在我們觸目所及的各種知識層面。
  上述這些,若再加上各種假傳媒之名卻未盡(或根本也不想肩負)媒體責任的「未經驗證」的「偽事實」、「後事實」,以及為了炒作風向而虛構的各類「綜藝化事實」「情緒化意識形態」,再再都逐步正在環繞我們周遭,並形塑出一個群魔亂舞、集體瘋狂的網路世界。
  試想想,我們的孩子們尚且連「吸收與解讀正確知識的能力」都尚未培養健全,就被強迫餵養各種「充滿瑕疵的知識與資訊」,甚至是背後充滿權謀與人為因素的偽資訊、偽事實,這對仍然在建立學習模式與認知標準的孩子們的思維,如何才能「真正相對健全」?
  近日,雖然教育界中不乏有識之士提出了「培養媒體閱讀素養」的意見,但若我們仔細思考其中的細節,卻不得不面對:到底是經營媒體的人該有素養?抑或是閱讀媒體的人該有素養?這不啻回到了「究竟是新聞媒體先綜藝化,還是觀眾喜歡綜藝化的新聞,所以新聞從業人員才製作綜藝化的新聞」這樣的思維陷阱中。
  接受現實吧!孩子們所接觸到的大量垃圾資訊,其比重早已遠勝他們接觸有效資訊的時間與分量,這絕對是不爭的事實。
  當各種譁眾取寵的資訊標題、各種浮誇無謂的偽資訊(偽事實)、各種難以篩選的youtuber內容、各種難以一一細讀的網路訊息、難以確認真偽的資訊,幾乎無所不包地充斥在孩子的生活周遭;只要能夠上網,基本上孩子便擁有接觸到「各種資訊」的能力時,誰來協助孩子辨識眼前的資訊是否真的有吸收與學習的價值?誰來幫他們吸收與過濾真正值得吸收的資訊?又或者,其實孩子們每天接收到的「垃圾資訊」,早已經排擠掉他們吸收「有效資訊」的時間了?
  你能想像,通過演算法的過濾,就算你的孩子正在使用youtube,底下的插播廣告,也可能是另一個聲光令人目眩神迷的手機遊戲嗎?
 
別讓孩子受困資訊的巴別塔
 
  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的孩子正身處的「閱讀環境」。
  無論如何,這就是孩子們的理解力正遭遇的嚴峻挑戰。
  眼下,孩子們所經歷的網路世界,彷彿是巴別塔一樣,雖然大家面對一樣的知識體系,卻怎麼也無法真正達成有效的溝通,自然也無法達成真正的相互理解。
  正因為如此,學好閱讀才希望透過教育孩子適性且多樣性的閱讀理解模式,包括:閱讀層次、閱讀方式、技巧、辨識資訊的能力、掌握重點的敏銳度、察覺資訊內含的瑕疵、擷取資訊的效率,讓孩子們能在身陷網路資訊泥淖之際,能擁有與之抵抗的理解武器,甚而至於能夠真正做到駕馭網路資訊,並且妥善運用的能力。
  別忘了,相較於網路上稀缺的「有效資訊」,更多的是那些汲汲營營流量而想方設法佔據搜尋排名的「垃圾資訊」呢!當我們的孩子手指一滑就能投身網路世界,面對垃圾資訊的洪流、資訊雜質的衝擊,各位家長們,我們的孩子做好準備了嗎?
 
 
註1:本文部分涉及網路文化研究與自媒體之相關觀察,如有疑義,煩請留言告知,以利修正。
註2:本文部分用語為撰稿人個人之觀察,如有疑義,煩請留言告知,以利討論、改進,謝謝。
面對「自媒體時代」,我們的孩子有能力過濾資訊雜質嗎?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4957
 
  常常聽說,這個世代的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高中老師推給國中老師沒教好,國中老師認為國小老師沒盡責,國小老師覺得是家長沒認真參與;家長怪罪學校老師沒把關;等到上了大學,教授看著課堂報告問:「你們之前都在學些什麼?」在座同學鴉雀無聲。出了社會,企業又質疑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在教些什麼.......
 
  到底我們的孩子們在這說短不短的12年間發生了什麼事?
 
  明明學校老師們似乎都各自在崗位上不遺餘力地教學實踐,網路上各種創新教育、實驗教育、線上教育平台也都戮力於為孩子們苦思更多元的教育模式,為什麼孩子們的理解力,卻似乎仍然逐年下滑?真的只要簡單都推給「教改有問題」就好?還是,其實「體制」一直以來都不是影響孩子們理解最關鍵原因,而是現今的「整體閱聽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發展並不友善?
 
  本文將集中針對「自媒體世代對孩子理解力的影響」為焦點,討論我們的孩子們目前身處的學習困境,以及可能的教育對應策略,以供每位家長思考。
 
什麼是自媒體?
 
     你一定聽過「媒體」,但你聽過「自媒體」(self-media)嗎?
  自媒體,簡單來說,指的是在網路 2.0 的現代(意指網路速度夠快的時代),人人都能輕易地通過數位平台或軟體(諸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Wechat、Twitter...etc.),經營「屬於自己且未經審核/或經過審核的:品牌(包括產品)、理念和內容,並向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
     只要你擁有數位載具(手機、平板、電腦)和社群軟體帳號,你也就擁有了傳統定義上的媒體或傳媒的「功能」,甚至(如果你時間充裕的話),還能同時擁有「多家媒體」(帳號不同/屬性不同)。
  許多我們目前常見的網路紅人(簡稱:網紅),就常常在不同的平台上都有不同的帳號。(註:至少就筆者的教學經驗,擁有大帳、小帳、私帳的學生就族繁不及備載...)若您花點時間與孩子相處,說不定您的孩子也擁有不只一個「社群帳號」或「多個社群軟體帳號」呢!
  除了個人經營為主的「自媒體」,網路上也有許多以團體經營為主「自媒體」類型,諸如:政治型、知識型、科普型、歷史型、運動型、資訊型、環保型、娛樂型、論壇型、八卦型、消費型....etc.,幾乎你想得到的「內容」,都有相應的自媒體平台可以追蹤、關注。
  雖然媒體這種東西,就是你有看它才存在,你不看,它也就跟你毫無關係。不過,換成另一種說法則是:你不想看、不喜歡看,沒人逼你,你大可置之不理;你既然看了,也就代表你喜歡其中的內容、認同其中可能蘊含的價值觀。
  而這也變相造就了現在網路上大量自媒體,無所不用其極的譁眾取寵,意圖在茫茫「網海」中,藉由不同的「話題」打撈市場、取悅觀眾以獲得關注、流量、話題的(亂)現象。
  為什麼他們要無所不用其極地爭取「話題」與「曝光度」?
 
自媒體的運作邏輯
 
  既然提及「流量」,就必須從自媒體究竟有哪些發表的管道(或形式)來討論,以下就列出幾點比較常見的自媒體界面:
  1.FACEBOOK的帳號:個人帳號、粉絲團、社團
  2.YOUTUBE的影音頻道
  3.抖音帳號
  4.Instagram帳號
  5.微博帳號
  6.以「傳媒」形式表現的類媒體平台(或論壇)
  7.自有(架)網站
 
  除了自有(架)網站或傳媒論壇等媒體平台未必開放「互動」(有互動才有流量),基本上,上述這些平台共同的特性都包括:
 
  1.對大眾開放(一般來說如此)
  2.只要不特定涉及腥羶色基本上不會被封鎖管制(除非遭到檢舉,不然其實也有遊走邊緣地帶的內容)
  3.具互動性,也就是能夠發表,也能夠接收(視媒體屬性而定)
 
  但是,正是因為自媒體的經營門檻低、發表容易(不必經過審核與主題干預)、內容多為自主管理、內容生產的即時性(直播/錄製影音)、通俗性(話題性考量)、速食性(流量考量),因此「流量」背後的可觀商機與名利等等市場運作邏輯,往往也就在背後左右了經營者的營運方針。甚至在某些時候,所謂的「自媒體」,往往也肩負了「建立特定立場或論述」的競爭場或代言人。
  這就與早期受到「特定資本」影響(考量)所產生的「有限媒體力量」型塑出完全不同的「資訊力量」:更強調時效性、內容更加受到市場感受與反饋影響、更強調煽動性與話題性、更在乎內容所能帶來的「流量」。以至於,在「演算法」的特定加持下,我們能所接觸的「網路內容」,也越來越令人感到不安(或是在過濾泡泡底下,顯得更加舒適、同溫層)。
  眾聲喧嘩底下,誰是?誰非?誰以假亂真?誰似是而非?誰蒙蔽了誰?誰又被誰蒙蔽?其實全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歡就好;重要的是,反正這是你選的,又沒人逼你看。
  這些,都還不包括不期然可能隨著「網路討論聲浪」突然(真的是突然?)一炮而紅的各種「話題與內容」。
  一旦當自媒體內容意外(或意料之內)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時,其內容不只「反映」了部分社會的價值標準,也可能同時「型塑」了部分社會的價值標準。
  你或許會問,說了那麼多,這和我們的孩子們的理解力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我們的孩子真的知道這些自媒體背後的運作邏輯嗎?孩子們在知道之後,真的有資訊辨識能力來掙脫這些資訊雜質、建立正確的資訊認識觀念嗎?
  還是,我們能夠接受我們的孩子,永遠都只用一兩句話「看一下有什麼關係」「說一下又沒什麼關係」來粉飾這個影響的重要性?
 
  以下,本文將分成兩個部分,思考孩子們觸目所及的「資訊雜質」的威力。
 
虛擬社群平台的使用慣性,嚴重影響孩子們現實的溝通與理解模式
 
  您曾經看過孩子的FB對話紀錄、留言嗎?LINE對話紀錄?Instgram發文與留言?
  如果您仔細咀嚼這些內容(甚至是大人們自己的相關發文留言紀錄),或許就會發現,我們(孩子們)的溝通模式、語法結構、思維層次,正在遭到網路社群軟體所設定的溝通方式所影響:不停堆砌來回的短句、意義簡陋的對話、表意功能越來越貧乏的溝通模式、越來越容易誤解的內容、表達邏輯越來越貧乏的詞語,加上「琳瑯滿目的小圖示」的輔助(或者說是「殘害」),無一不使得孩子們的表達越來越扁平、情緒反應越來越「罐頭」、越來越無法鋪陳有效的溝通與內容、越來越缺乏足夠鍛鍊語法的場域。
  所以,當他們一旦遇到需要延伸或擴充表達內容與深度的時候,往往掉入「表達貧乏的迴圈」:只能不斷說著同樣的話、表達同樣淺白的情緒層次;當他們想要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常常困窘於「因為沒有足夠的詞彙,所以只好屈就於一個雖然不夠準確,但迫於無奈,只好接受的詞彙」。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
  原因無他,無論是哪一種自媒體平台,為了要能爭取流量和關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建立「方便受眾記憶的模式」:可能是短劇、可能是撩妹金句、可能是聊天室模式、可能是具有高度衝擊性圖片或語法;為了流量及背後的商業模式,各家自媒體的小編、網路直播主無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設計出最能夠抓住瀏覽於各種平台中的觀眾的眼球注意力,深怕掉粉、退追蹤、觀眾的熱度退燒,而因此需要不停地炒熱媒體上的互動氣氛。
  也正因為如此,自媒體中的資訊含金量被快速稀釋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濃度的資訊雜質,以換取更多關注。
  (別忘了,當某一個梗被某網路直播主用過了,就意味著在討論聲浪上,又少了一個可供炒作話題的材料,這也可以由此觀察到,為什麼觸目所及的網路自媒體平台的內容,似乎有越來越走向「話題極端」的現象:套句比較庸俗的說法:就是「越玩越大」。)
 
  這一點,即使是成人如我們,都未必有所察覺、未必抵擋得了誘惑,更何況是正在智力發展正處成長階段、正在形塑學習模式與思考架構的孩子們?
 
當資訊雜質正滲透進我們的孩子的思維中...
 
  沒錯,很多人與我討論:「拜託,以前我們也很『屁孩』啊!」「這和我們以前差不多啦!」
  真的嗎?相對於過去資訊網路閉塞的成長與學習環境,如今的網路世界文化毫無禁忌地撲向尚未建立完整認知壁壘的孩子,一旦我們的孩子不慎著迷與某種甚至多種網路多層次文化(subcultrue)的交互作用中,卻缺乏建立一套「相對正確的文化觀」時,您能想像這會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造成哪些不可預期的學習干擾與思維扭曲嗎?
  上述這些,還只是「被動溝通」而已。
  若說要「主動溝通」,端看孩子們在各社群平台的經營模式、互動模式,對他們的表達模式的「慣性」便也可以略知一二:回家做個實驗吧!孩子最近一次「使用完整的句子或完整地以段落表達自己意見」是什麼時候?孩子最近一次「針對某個正經的事件提出具有一定程度思考力的表達」又是什麼時候?
  以往我們成長過程中常聽見的「無厘頭式的打嘴砲」,現在幾乎成為了孩子們溝通的「主要語法」,你能想像,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水肥車一般,無論對於什麼話題、什麼內容,不是鴉雀無聲,就是噴出來的全都是言不及義的「水肥」嗎?
  再者,則是因為手機載具的溝通習慣,孩子們不只被制約得再也無法「好好說話」,而只能是「碎片化的表現簡單的語句」,甚至,連情緒反應也都習慣於仰賴花錢購買的「小貼圖」來輔助,不用小貼圖,就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了。
  種種來自網路社群的溝通習慣的干擾,都在孩子學習理解與表達的過程中,變相層層弱化了他們的能力,而造成了集體「理解與表達扁平化」的現象。
  而這些,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早已不是隱藏的現象,而是在顯著不過的「生活日常」了。
 
當接觸「垃圾資訊」的時間大於「有效資訊」...
 
  好了,在孩子們透過網路接觸各種資訊已經是必然的情況下(筆者相信,應該不會有家長真正嚴格執行網路長城政策,讓孩子一輩子不接觸網路世界吧?),那麼,到底孩子們接觸的資訊都長得什麼樣呢?
  由於google演算法的不斷更新,各家網路媒體、自媒體的鑽營,為求曝光,許多網路上唾手可得的內容早已扭曲得出乎我們想像:標題殺人法、關鍵字洗版法、意識形態干擾、假研究報告、假採訪、假新聞、似是而非型資訊、偽專家說法,幾乎充塞在我們觸目所及的各種知識層面。
  上述這些,若再加上各種假傳媒之名卻未盡(或根本也不想肩負)媒體責任的「未經驗證」的「偽事實」、「後事實」,以及為了炒作風向而虛構的各類「綜藝化事實」「情緒化意識形態」,再再都逐步正在環繞我們周遭,並形塑出一個群魔亂舞、集體瘋狂的網路世界。
  試想想,我們的孩子們尚且連「吸收與解讀正確知識的能力」都尚未培養健全,就被強迫餵養各種「充滿瑕疵的知識與資訊」,甚至是背後充滿權謀與人為因素的偽資訊、偽事實,這對仍然在建立學習模式與認知標準的孩子們的思維,如何才能「真正相對健全」?
  近日,雖然教育界中不乏有識之士提出了「培養媒體閱讀素養」的意見,但若我們仔細思考其中的細節,卻不得不面對:到底是經營媒體的人該有素養?抑或是閱讀媒體的人該有素養?這不啻回到了「究竟是新聞媒體先綜藝化,還是觀眾喜歡綜藝化的新聞,所以新聞從業人員才製作綜藝化的新聞」這樣的思維陷阱中。
  接受現實吧!孩子們所接觸到的大量垃圾資訊,其比重早已遠勝他們接觸有效資訊的時間與分量,這絕對是不爭的事實。
  當各種譁眾取寵的資訊標題、各種浮誇無謂的偽資訊(偽事實)、各種難以篩選的youtuber內容、各種難以一一細讀的網路訊息、難以確認真偽的資訊,幾乎無所不包地充斥在孩子的生活周遭;只要能夠上網,基本上孩子便擁有接觸到「各種資訊」的能力時,誰來協助孩子辨識眼前的資訊是否真的有吸收與學習的價值?誰來幫他們吸收與過濾真正值得吸收的資訊?又或者,其實孩子們每天接收到的「垃圾資訊」,早已經排擠掉他們吸收「有效資訊」的時間了?
  你能想像,通過演算法的過濾,就算你的孩子正在使用youtube,底下的插播廣告,也可能是另一個聲光令人目眩神迷的手機遊戲嗎?
 
別讓孩子受困資訊的巴別塔
 
  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的孩子正身處的「閱讀環境」。
  無論如何,這就是孩子們的理解力正遭遇的嚴峻挑戰。
  眼下,孩子們所經歷的網路世界,彷彿是巴別塔一樣,雖然大家面對一樣的知識體系,卻怎麼也無法真正達成有效的溝通,自然也無法達成真正的相互理解。
  正因為如此,學好閱讀才希望透過教育孩子適性且多樣性的閱讀理解模式,包括:閱讀層次、閱讀方式、技巧、辨識資訊的能力、掌握重點的敏銳度、察覺資訊內含的瑕疵、擷取資訊的效率,讓孩子們能在身陷網路資訊泥淖之際,能擁有與之抵抗的理解武器,甚而至於能夠真正做到駕馭網路資訊,並且妥善運用的能力。
  別忘了,相較於網路上稀缺的「有效資訊」,更多的是那些汲汲營營流量而想方設法佔據搜尋排名的「垃圾資訊」呢!當我們的孩子手指一滑就能投身網路世界,面對垃圾資訊的洪流、資訊雜質的衝擊,各位家長們,我們的孩子做好準備了嗎?
 
 
註1:本文部分涉及網路文化研究與自媒體之相關觀察,如有疑義,煩請留言告知,以利修正。
註2:本文部分用語為撰稿人個人之觀察,如有疑義,煩請留言告知,以利討論、改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