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教育】身為家長,您有給孩子好好把想法說清楚的機會嗎?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學齡前/國小/國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3320
 
怎麼可能沒有?
 
  相信看到這個問題,家長們多半會本能地脫口而出「怎麼可能沒有!」,對吧?
  然而,若您仔細回想,那些孩子試圖表達想法的場景、試圖闡述觀點的片刻,還有那些孩子努力想要試著回答問題的畫面,有多少次,他們總是保持忐忑的心情「先看看家長」「先看看老師」,然後才支吾其詞地講出些什麼?(我們先不要管內容到底有多少成分是家長們愛聽、想聽、建議他們講的...)(腦波建議?)
 
之一  發言「前」的孩子小劇場
 
  教學現場中,我們最常遇到的狀況是--「喜歡拿自己和孩子比較的家長」、「喜歡拿自己和學生比較的老師」,尤其在各種公開曝光的場合,這種情形尤其嚴重。一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們的表達,彷彿就瞬間變成了「家長代言人」,只要一字之差,往往就直接「被等於」「家長不會教」、「家教不好」;「被等於」「讓老師沒面子」、「故意破壞班級秩序」、「故意和老師做對」。
  因此,只要一遇到有需要「孩子表達意見/表現自我的時候」,往往也就成為了家長們的「顏面競技場」,唯恐孩子表現不好,「削了爸媽的面子」(回家肯定沒好受的...),而孩子當然不會是第一次吃到這個苦頭,未了避免表達結束後的煎熬(無論是精神上或是言行上),回答問題前,自然先看看苗頭、觀察觀察「顏色」,或套句現在流行的「閱讀空氣」一番。當氣氛對了,或是回答投家長或師長所好、正中長輩的脾胃,博得了滿堂彩,長輩們吃飽了眾人羨艷的眼神後,回頭自然有一頓甜投可吃。否則的話.....嘿嘿嘿
  有啊!家長們當然有讓孩子好好把想法說清楚,但,那是孩子真正想說的嗎?又或只是孩子揣摩上意的「產物」?
 
之二    發言「後」的孩子小劇場
 
  第二種情況比較複雜。
  許多孩子不是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抱持著一種「反正說了也等於沒說」、「說了也沒用」的消極心態。當這種心態延續久了,也就衍生出「其實不太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的「變形款式」,怎麼說呢?
  最常聽到學好的老師問問題時,同學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你想聽什麼?」的狐疑眼神;好一點的,會拐著彎說「師長們最愛的那種論調」,差一點的,則乾脆「放棄表達」.....(痾....「下一位同學」!)
  追根究柢之下,才釐清孩子們面對發言的恐懼,除了上場前,還有下場後呀!
  「不管說什麼,家長都覺得我們說得不夠好...,還可以更好...」
  「不管說什麼,老師都覺得我們書都白讀了,不會活用...」(當然口氣都是負面的那種..)
  「不管說什麼,反正最後都會由老師"總結"出老師(家長)自己的版本」
  表面上是用「你還可以....這樣說」或是「.....這樣想其實也不錯」,但實際上,可說是一點也沒有討論的餘地,而是所謂的「反正你聽我的就對了」的態勢。
  「那這樣我幹嘛白費唇舌?都給你講就好啦!」學生們不客氣地說。
 
當我們希望孩子發表看法時,我們希望孩子????
 
  在學好閱讀的課堂間,高年級課程總會隨堂進行生活議題的探討和各自表述。
  近日,進行到「對於環保吸管的看法」時,某位高年級的男生隨口發問:「老師,這些問題我都不知道要答什麼,能不能問一些有答案問題?這些問題既沒有標準答案,和我也沒有什麼關係,真的不知道要答什麼...」聽完這個問題,老師笑著鼓勵說:「這種議題式的問題正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你只要將自己的想法清楚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反而比較簡單,不是嗎?」
  於是孩子半推半就、邊輕聲嘟囊著「可是這些問題又不重要,平時學校也不會考……」
  最終,您猜,孩子回答了嗎?
  他還是沒回答。理由也相當簡單--既然沒有標準答案,回答什麼都可以,那就等於不回答也沒差,所以他選擇這題跳過。
  反倒是放棄作答後,他聽著別的同學作答時,拚了命反駁別人「你這個答案很爛耶!」「你這樣回答不行啦!」更有case study的價值。
  從孩子的這一連串反應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看見了「答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影響力。
  當我們在希望孩子回答問題、提出觀點或看法時,家長或師長本身的「意向」其實至關重要。如果身為家長,重視的「答案」,孩子自然會趨於「答案主義」;如果家長們重視的是「理路」,孩子自然也就會趨於「理路主義」。
  然而,當我們希望孩子回答問題時,更注意的是「不要讓我難堪!」「你可不要給我漏氣」時,孩子自然也就會趨於「不要讓父母難堪」「不要讓父母漏氣」的反應。不是嗎?
  那麼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是希望孩子透過回答問題,學到什麼?學到勇氣?學到穩健的台風?學到思考的邏輯?學到清晰的口條?學到和人論辯的禮節、捍衛論點的堅持,還是.....
  學到「凡事都要注意師長(家長)的顏面」?
  到了這個時候,在孩子心中,回答什麼早已不再重要,從過程中究竟學到什麼也不再重要,一顆心全都只掛記著一件事:不要讓父母親難堪了!
  這就是我們讓孩子把想法好好說清楚的最後訓練目的嗎?
 
還給孩子真正被訓練的機會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將視線從手機裡移開,花更多時間去思考生活的議題;更希望能透過一個又一個考驗,檢測出孩子的真實程度;所以,議題要多深有多深,要多重大就有多重大。此外,也不乏抱持著「連課內、課外補充內容都無暇準備,還管什麼生活議題?」想法的家長與老師。種種不同的「提問人的背景」,都或多或少影響了孩子表達想法時的「參與程度」。
  原本簡單說出自己思考理路的過程,被這麼一折騰,突然被拉長成了好漫長的一條「成長之路」,不覺得太過複雜嗎?
  您是否認真思考過,我們是為了什麼,決定傾聽孩子說的話?
      是為了樹立家長自身的權威,告訴他們,老師也好、家長也好,比他們更厲害?
      是為了糾正他們?為了滅他們的威風?是為了教訓他們?
      還是,其實只是想多多了解他們,與他們說說話?(說溝通太沉重...)
      「原本想聽聽他想法,怎麼知道突然火就上來了???」(是這樣嗎?)
  請各位家長們注意!
      正是因為從存在於生活中的小事或問題著手,原本乍看之下不值一提的問題,成為了家長與師長和孩子們建立共識平台的最好媒介。
      但也是因為共同探討這些存在於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們大人們,有機會能夠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理解他們的世界觀,認識他們思考世界的邏輯與角度,並在多數人可能共有的經驗和問題之中,尋求彼此之間的平衡點。
      然而,也因此更容易摻雜了我們的主觀情感,成為了「禁不住」批判孩子,將孩子推得更遠的重要交叉點!
  原本,這些看似平凡的問題,反而更能夠令孩子稍微放下防備、潛移默化地主動參與表述意願。
      可惜,我們的家長,常常將情緒與身段擺在傾聽之前;我們的孩子,早已被「考試」和各種來自外部的「人情壓力」所綁架,也可能被「得說出洋洋灑灑一番大道理」的壓力逼得喘不過氣,到最後,寧可選擇噤聲不語,也不要落得說完了之後再被師長們「打槍」的狼狽結局。
 
訓練孩子前,請先訓練自己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只要孩子用心與認真回應,其實或深或淺都可以呈顯出他們的思考的邏輯與想法,甚而是他們看世界的方式、看世界的角度與高度。當他們能夠屏除來自家長的「思想箝制」、老師的「思考指導」,從生活瑣事中、發現問題,進而思考問題、釐清現況、清楚表述,並體察彼此的互動過程,那麼,每一個表達想法的步驟,都將是累積深度學習的印記,也都是反覆演練思辯的機會,又哪裡非要追求「父母想要聽到的答案」不可呢?
  即便是再小的問題,都會在反覆的自我辯證中,將所學利用再更謹慎的態度上,並參與生活的細節,體驗生活的縫隙。
  反之,如果孩子連存在於生活周遭的小事和問題都必須要「等待家長的指示」、甚而選擇毫無感受和想法的這種「較為保險的參與社會的方式」「經過家長篩選的認識社會的方式」,他們又怎麼能夠在長大以後,對離自己更遙遠的「世界」提出獨到又具有洞見的思考呢?(就別提他還得有侃侃而談的表述能力呢!)
  忍一忍吧!
  在批評孩子的想法不夠成熟前,
  在指導孩子說出更有深度的說法前,
  在糾正孩子的想法謬誤前,
  在提醒孩子還有很多漏了沒講前,
  在威脅孩子一定要讓自己有面子之前,
  在對孩子的想法露出不屑的神情前,
  在給予孩子過度的苛責和情緒壓力前,
  在認為孩子的表達幼稚與粗淺前,
  
  請先訓練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能耐著性子,陪伴孩子試錯、從錯誤中修正自己、建立自己、認識自己、表達自己的,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長。
 
  行為上的尊重,只是基本款。
  當想法與意識上家長們也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真正開始準備好,走進家中孩子那不為(欲)人知的內心世界了!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學齡前/國小/國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3320
 
怎麼可能沒有?
 
  相信看到這個問題,家長們多半會本能地脫口而出「怎麼可能沒有!」,對吧?
   然而,若您仔細回想,那些孩子試圖表達想法的場景、試圖闡述觀點的片刻,還有那些孩子努力想要試著回答問題的畫面,有多少次,他們總是保持忐忑的心情 「先看看家長」「先看看老師」,然後才支吾其詞地講出些什麼?(我們先不要管內容到底有多少成分是家長們愛聽、想聽、建議他們講的...)(腦波建議?)
 
之一  發言「前」的孩子小劇場
 
   教學現場中,我們最常遇到的狀況是--「喜歡拿自己和孩子比較的家長」、「喜歡拿自己和學生比較的老師」,尤其在各種公開曝光的場合,這種情形尤其嚴 重。一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們的表達,彷彿就瞬間變成了「家長代言人」,只要一字之差,往往就直接「被等於」「家長不會教」、「家教不好」;「被等於」「讓 老師沒面子」、「故意破壞班級秩序」、「故意和老師做對」。
   因此,只要一遇到有需要「孩子表達意見/表現自我的時候」,往往也就成為了家長們的「顏面競技場」,唯恐孩子表現不好,「削了爸媽的面子」(回家肯定沒 好受的...),而孩子當然不會是第一次吃到這個苦頭,未了避免表達結束後的煎熬(無論是精神上或是言行上),回答問題前,自然先看看苗頭、觀察觀察「顏 色」,或套句現在流行的「閱讀空氣」一番。當氣氛對了,或是回答投家長或師長所好、正中長輩的脾胃,博得了滿堂彩,長輩們吃飽了眾人羨艷的眼神後,回頭自 然有一頓甜投可吃。否則的話.....嘿嘿嘿
  有啊!家長們當然有讓孩子好好把想法說清楚,但,那是孩子真正想說的嗎?又或只是孩子揣摩上意的「產物」?
 
之二    發言「後」的孩子小劇場
 
  第二種情況比較複雜。
  許多孩子不是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抱持著一種「反正說了也等於沒說」、「說了也沒用」的消極心態。當這種心態延續久了,也就衍生出「其實不太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的「變形款式」,怎麼說呢?
  最常聽到學好的老師問問題時,同學們的第一反應是「老師你想聽什麼?」的狐疑眼神;好一點的,會拐著彎說「師長們最愛的那種論調」,差一點的,則乾脆「放棄表達」.....(痾....「下一位同學」!)
  追根究柢之下,才釐清孩子們面對發言的恐懼,除了上場前,還有下場後呀!
  「不管說什麼,家長都覺得我們說得不夠好...,還可以更好...」
  「不管說什麼,老師都覺得我們書都白讀了,不會活用...」(當然口氣都是負面的那種..)
  「不管說什麼,反正最後都會由老師"總結"出老師(家長)自己的版本」
  表面上是用「你還可以....這樣說」或是「.....這樣想其實也不錯」,但實際上,可說是一點也沒有討論的餘地,而是所謂的「反正你聽我的就對了」的態勢。
  「那這樣我幹嘛白費唇舌?都給你講就好啦!」學生們不客氣地說。
 
當我們希望孩子發表看法時,我們希望孩子????
 
  在學好閱讀的課堂間,高年級課程總會隨堂進行生活議題的探討和各自表述。
   近日,進行到「對於環保吸管的看法」時,某位高年級的男生隨口發問:「老師,這些問題我都不知道要答什麼,能不能問一些有答案問題?這些問題既沒有標準 答案,和我也沒有什麼關係,真的不知道要答什麼...」聽完這個問題,老師笑著鼓勵說:「這種議題式的問題正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你只要將自己的想 法清楚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反而比較簡單,不是嗎?」
  於是孩子半推半就、邊輕聲嘟囊著「可是這些問題又不重要,平時學校也不會考……」
  最終,您猜,孩子回答了嗎?
  他還是沒回答。理由也相當簡單--既然沒有標準答案,回答什麼都可以,那就等於不回答也沒差,所以他選擇這題跳過。
  反倒是放棄作答後,他聽著別的同學作答時,拚了命反駁別人「你這個答案很爛耶!」「你這樣回答不行啦!」更有case study的價值。
  從孩子的這一連串反應中,我們看見了什麼?
  看見了「答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影響力。
  當我們在希望孩子回答問題、提出觀點或看法時,家長或師長本身的「意向」其實至關重要。如果身為家長,重視的「答案」,孩子自然會趨於「答案主義」;如果家長們重視的是「理路」,孩子自然也就會趨於「理路主義」。
  然而,當我們希望孩子回答問題時,更注意的是「不要讓我難堪!」「你可不要給我漏氣」時,孩子自然也就會趨於「不要讓父母難堪」「不要讓父母漏氣」的反應。不是嗎?
  那麼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是希望孩子透過回答問題,學到什麼?學到勇氣?學到穩健的台風?學到思考的邏輯?學到清晰的口條?學到和人論辯的禮節、捍衛論點的堅持,還是.....
  學到「凡事都要注意師長(家長)的顏面」?
  到了這個時候,在孩子心中,回答什麼早已不再重要,從過程中究竟學到什麼也不再重要,一顆心全都只掛記著一件事:不要讓父母親難堪了!
  這就是我們讓孩子把想法好好說清楚的最後訓練目的嗎?
 
還給孩子真正被訓練的機會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將視線從手機裡移開,花更多時間去思考生活的議題;更希望能透過一個又一個考驗,檢測出孩子的真實程度;所以,議題要多深有多深,要多 重大就有多重大。此外,也不乏抱持著「連課內、課外補充內容都無暇準備,還管什麼生活議題?」想法的家長與老師。種種不同的「提問人的背景」,都或多或少 影響了孩子表達想法時的「參與程度」。
  原本簡單說出自己思考理路的過程,被這麼一折騰,突然被拉長成了好漫長的一條「成長之路」,不覺得太過複雜嗎?
  您是否認真思考過,我們是為了什麼,決定傾聽孩子說的話?
      是為了樹立家長自身的權威,告訴他們,老師也好、家長也好,比他們更厲害?
      是為了糾正他們?為了滅他們的威風?是為了教訓他們?
      還是,其實只是想多多了解他們,與他們說說話?(說溝通太沉重...)
      「原本想聽聽他想法,怎麼知道突然火就上來了???」(是這樣嗎?)
  請各位家長們注意!
      正是因為從存在於生活中的小事或問題著手,原本乍看之下不值一提的問題,成為了家長與師長和孩子們建立共識平台的最好媒介。
      但也是因為共同探討這些存在於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們大人們,有機會能夠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理解他們的世界觀,認識他們思考世界的邏輯與角度,並在多數人可能共有的經驗和問題之中,尋求彼此之間的平衡點。
      然而,也因此更容易摻雜了我們的主觀情感,成為了「禁不住」批判孩子,將孩子推得更遠的重要交叉點!
  原本,這些看似平凡的問題,反而更能夠令孩子稍微放下防備、潛移默化地主動參與表述意願。
      可惜,我們的家長,常常將情緒與身段擺在傾聽之前;我們的孩子,早已被「考試」和各種來自外部的「人情壓力」所綁架,也可能被「得說出洋洋灑灑一番大道理」的壓力逼得喘不過氣,到最後,寧可選擇噤聲不語,也不要落得說完了之後再被師長們「打槍」的狼狽結局。
 
訓練孩子前,請先訓練自己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只要孩子用心與認真回應,其實或深或淺都可以呈顯出他們的思考的邏輯與想法,甚而是他們看世界的方式、看世界的角度與高度。當他 們能夠屏除來自家長的「思想箝制」、老師的「思考指導」,從生活瑣事中、發現問題,進而思考問題、釐清現況、清楚表述,並體察彼此的互動過程,那麼,每一 個表達想法的步驟,都將是累積深度學習的印記,也都是反覆演練思辯的機會,又哪裡非要追求「父母想要聽到的答案」不可呢?
  即便是再小的問題,都會在反覆的自我辯證中,將所學利用再更謹慎的態度上,並參與生活的細節,體驗生活的縫隙。
   反之,如果孩子連存在於生活周遭的小事和問題都必須要「等待家長的指示」、甚而選擇毫無感受和想法的這種「較為保險的參與社會的方式」「經過家長篩選的 認識社會的方式」,他們又怎麼能夠在長大以後,對離自己更遙遠的「世界」提出獨到又具有洞見的思考呢?(就別提他還得有侃侃而談的表述能力呢!)
  忍一忍吧!
  在批評孩子的想法不夠成熟前,
  在指導孩子說出更有深度的說法前,
  在糾正孩子的想法謬誤前,
  在提醒孩子還有很多漏了沒講前,
  在威脅孩子一定要讓自己有面子之前,
  在對孩子的想法露出不屑的神情前,
  在給予孩子過度的苛責和情緒壓力前,
  在認為孩子的表達幼稚與粗淺前,
  
  請先訓練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能耐著性子,陪伴孩子試錯、從錯誤中修正自己、建立自己、認識自己、表達自己的,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長。
 
  行為上的尊重,只是基本款。
  當想法與意識上家長們也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真正開始準備好,走進家中孩子那不為(欲)人知的內心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