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寫作】西松高中113年下學期第一次段考國文寫作試題分析

 

【學好寫作】台北市西松高中
[11年級]段考國文作文寫作範例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5.4.6
字數/2763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演算法與「扁平時代」的影響——作文分析與範文

【導言】
  這類諭示「科技發展的負面影響」的思考,將會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類寫作題目;在演算法深入日常生活的當下,從社群媒體推薦到網購平台的推播,它正以難以估量的深度影響改變人們接觸資訊、選擇內容的方式,並塑造了愈來愈殊異、特化的文化品味。
  引文探討演算法如何導致「扁平時代」的形成,並分析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時,針對這種趨勢,提出思考扁平化負面影響的架構,提出相應的策略,提醒讀者能讓文化發展保有多元性與深度。也因此,書寫者在下筆時,首先要注意的是,是否讀出作者的「提醒」,其次,如何「寫出觀點」,而不只是「重複觀點」。(這也算是對高中生來說非常有挑戰的思考訓練了!)(光是這一點,就是出得極佳的題目!)

【引文分析】
1.演算法對文化消費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
  透過篩選與推播,演算法決定了人們能夠接觸的內容,形成單一化的品味。常因平台推薦爆紅,導致大量模仿與同質化現象。
2.扁平時代的特徵
  文化內容變得易於理解、快速傳播、容易改造;消費者的選擇趨於一致,審美與興趣被主流趨勢引導,逐漸喪失個人探索的可能性。
3.演算法的影響層面
   a.個人:影響消費行為,使人沉浸於「推薦內容」,降低主動探索的機會。
   b.社會:形成趨勢壟斷,使少數掌控技術的企業影響文化生態。
   c.創作者:為了符合演算法機制,創作趨於迎合市場需求,導致文化內容趨於單一。
 
都架構化分析完之後,寫作的第一題[分析題型]也就算完成了,差異只在於書寫者能否在題目指定的「字數」內完成罷了!
 
很多同學平時習慣用「湊字數」的方式,經由大量廢話、似是而非的句子堆疊出乍看頗有一回事,實則空泛的內容,在這種分析題型中就會非常吃虧;在有限字數中,盡是廢話,等到要寫出「好料」時,不是太少,就是已經沒有字數可以用了,到時候,通常也來不及了!(不可不慎!)

【寫作結構建議】
題目要求書寫者探討「拒絕扁平化的方法」,學好閱讀教學團隊建議可採以下寫作架構:
 
第一段:開頭——數位/扁平化的現象
  簡述演算法對生活、文化層面的影響,提出「扁平」的狀況有哪些。例:「在演算法主導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精準推薦與高度相似的文化體驗。」(但學好閱讀教學團隊並不打算這麼寫,這個版本就留給下筆尚未找到結構與方式的同學用吧~)(出狠招?!)
第二段:重點段——提出分析與對策
  2-1.演算法帶來的挑戰(結合個人、社會、創作者的角度)
   a.人們的品味受演算法影響,視野變狹隘,失去主動探索的樂趣。
   b.創作內容趨於迎合市場,文化生態失去多樣性。
  2-2.拒絕扁平化的策略
    a.建立個性化的網路識別
         b.不要囫圇吞棗,對網路的一切現象照單全收
  2-3.提升媒體素養:意識到演算法的運作方式,避免被動、無腦接受/轉發資訊。
  2-4.主動探索多元文化:刻意接觸不同風格的內容,拓展視野。
  2-5.支持原創與小眾創作:購買獨立出版物、關注非主流藝術家,以行動支持文化多樣性。
結尾:結論——警醒與自覺
  a.強調文化應保有多元性與深度,拒絕單一化與同質化。
  b.呼籲人們在享受演算法帶來的便利時,也要保持思考與選擇的自由。
 
但,在看完這份架構之後,請注意!
如果你照單全收,是不是其實也是另類的「扁平化」呢?而且,又會有多少人會理所當然地會書寫這種「方向」?
 

【教師範文】
拒絕扁平化:在演算法時代尋找多元文化
  
  只要上網,我們就被演算法牢牢地包圍著,而這個現象,還有個響噹噹的名稱,叫做「過濾泡泡」,意思是:演算法會刻意餵養我們喜歡的事物,而使我們即使想要接觸豐富多樣的世界倍加困難。如此周而復始只活在自己的興趣與意識型態的同溫層中,人們的文化消費模式自然會逐漸趨於扁平。
  社群媒體、影音平台與電商網站為了廣告和銷售的需要,依著使用者的偏好推送大量相似重複的內容,無形中塑造了單一的品味與習慣。當人們的閱讀、觀影、購物行為都受到演算法影響時,文化也就變得難以保持多元與深度,並且這一切如此自然,渾然不覺。
  扁平化的時代裡,網路上流行的文化也愈加變得容易理解、快速複製,無意間的分享、按讚,擴大了雷同的審美與潮流,不僅影響個人選擇,也改變了創作者的生存環境;大家都無形中為了符合演算法的推薦機制,選擇迎合市場需求,使內容趨於單一,缺乏深度與獨特性。當模式一致、內容互相模仿的流行歌曲、影視作品、服飾潮流不斷重複出現,加上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人們的選擇空間當然變得愈來愈狹窄而不自知。
  然而,要掙脫這層層枷鎖也並非難事,當你意識到這個狀況,便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我們其實不是只能被動接受,而應該更清醒地認識並爭取更多選項,培養媒體素養,理解演算法的運作原理,思索自己參與網路世界的意圖,意識到眼前所見所聞並非世界的全面,而不過是平台投其所好的「精選」。其次,我們必須要面對痛苦,刻意逼自己拓展不同的文化視野,大膽嘗試接觸非主流、非喜好的內容。
  演算法的負面發展,是它正面作用帶來的副產品,既無法逆轉,也無法輕易遏止,但我們可以選擇在與它共存時,多一份清醒的自我控制。拒絕扁平化,是一場與「從眾效應」相抗衡的過程,不意味需要放棄科技帶來的便利,而是要在享受科技好處的同時,保有自身對文化多元性的刻意追求。逼自己展開視野,才能真正在數位時代中,維持對世界的廣闊視野與深度思考。

【範文結構分析】
開頭段
先提出問題,說明演算法如何影響文化,並引導讀者思考扁平化的問題。
重點段
第一段:分析演算法對文化的影響(品味趨於一致、創作趨於單一)。
第二段:具體說明如何拒絕扁平化(提升媒體素養、主動探索多元文化、支持原創與小眾創作)。
結論段
強調拒絕扁平化的重要性,並提出與演算法共存的方式,鼓勵讀者積極行動。

【結語】
  本題探討演算法對文化的影響,並要求書寫者提出因應對策(但若太直接一一「反抗」,就容易寫出和其他人很像的內容,對吧?),在採取「問題分析+解決方案」的寫作模式時,特別要注意如何加入自己的生命經驗,社群媒體使用時的切身觀察。
  下筆時也應避免單純批評演算法的不是,而應著重於分析其正/反影響,提出具體可行對策。此外,論述應兼顧邏輯性與說服力,舉例時可結合實際案例(教師範文這次刻意省略,是因為篇幅顯然是超過太多了....),如社群媒體推薦機制、網購平台的推播策略等,使論點更具說服力。透過清晰的結構與有力的論述,考生將能展現出色的思辨與表達能力。
 
  這次西松高中的題目出得既具有「深度」,也考驗同學平時的課外知識儲備,如果只局限於課內的學習範疇,是很難向下挖掘、向外擴展的,如果同學在書寫的時候感到侷促或無法寫出深度模式,就表示你目前的學習觸角太過狹隘,已經無法招架目前的學測題型,請格外注意,把握時間進行額外的閱讀規劃唷!

 

【學好寫作】台北市西松高中
[11年級]段考國文作文寫作範例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5.4.6
字數/2763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演算法與「扁平時代」的影響——作文分析與範文

【導言】
  這類諭示「科技發展的負面影響」的思考,將會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類寫作題目;在演算法深入日常生活的當下,從社群媒體推薦到網購平台的推播,它正以難以估量的深度影響改變人們接觸資訊、選擇內容的方式,並塑造了愈來愈殊異、特化的文化品味。
  引文探討演算法如何導致「扁平時代」的形成,並分析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時,針對這種趨勢,提出思考扁平化負面影響的架構,提出相應的策略,提醒讀者能讓文化發展保有多元性與深度。也因此,書寫者在下筆時,首先要注意的是,是否讀出作者的「提醒」,其次,如何「寫出觀點」,而不只是「重複觀點」。(這也算是對高中生來說非常有挑戰的思考訓練了!)(光是這一點,就是出得極佳的題目!)

【引文分析】
1.演算法對文化消費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
  透過篩選與推播,演算法決定了人們能夠接觸的內容,形成單一化的品味。常因平台推薦爆紅,導致大量模仿與同質化現象。
2.扁平時代的特徵
  文化內容變得易於理解、快速傳播、容易改造;消費者的選擇趨於一致,審美與興趣被主流趨勢引導,逐漸喪失個人探索的可能性。
3.演算法的影響層面
   a.個人:影響消費行為,使人沉浸於「推薦內容」,降低主動探索的機會。
   b.社會:形成趨勢壟斷,使少數掌控技術的企業影響文化生態。
   c.創作者:為了符合演算法機制,創作趨於迎合市場需求,導致文化內容趨於單一。
 
都架構化分析完之後,寫作的第一題[分析題型]也就算完成了,差異只在於書寫者能否在題目指定的「字數」內完成罷了!
 
很多同學平時習慣用「湊字數」的方式,經由大量廢話、似是而非的句子堆疊出乍看頗有一回事,實則空泛的內容,在這種分析題型中就會非常吃虧;在有限字數中,盡是廢話,等到要寫出「好料」時,不是太少,就是已經沒有字數可以用了,到時候,通常也來不及了!(不可不慎!)

【寫作結構建議】
題目要求書寫者探討「拒絕扁平化的方法」,學好閱讀教學團隊建議可採以下寫作架構:
 
第一段:開頭——數位/扁平化的現象
  簡述演算法對生活、文化層面的影響,提出「扁平」的狀況有哪些。例:「在演算法主導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精準推薦與高度相似的文化體驗。」(但學好閱讀教學團隊並不打算這麼寫,這個版本就留給下筆尚未找到結構與方式的同學用吧~)(出狠招?!)
第二段:重點段——提出分析與對策
  2-1.演算法帶來的挑戰(結合個人、社會、創作者的角度)
   a.人們的品味受演算法影響,視野變狹隘,失去主動探索的樂趣。
   b.創作內容趨於迎合市場,文化生態失去多樣性。
  2-2.拒絕扁平化的策略
    a.建立個性化的網路識別
         b.不要囫圇吞棗,對網路的一切現象照單全收
  2-3.提升媒體素養:意識到演算法的運作方式,避免被動、無腦接受/轉發資訊。
  2-4.主動探索多元文化:刻意接觸不同風格的內容,拓展視野。
  2-5.支持原創與小眾創作:購買獨立出版物、關注非主流藝術家,以行動支持文化多樣性。
結尾:結論——警醒與自覺
  a.強調文化應保有多元性與深度,拒絕單一化與同質化。
  b.呼籲人們在享受演算法帶來的便利時,也要保持思考與選擇的自由。
 
但,在看完這份架構之後,請注意!
如果你照單全收,是不是其實也是另類的「扁平化」呢?而且,又會有多少人會理所當然地會書寫這種「方向」?
 

【教師範文】
拒絕扁平化:在演算法時代尋找多元文化
  
  只要上網,我們就被演算法牢牢地包圍著,而這個現象,還有個響噹噹的名稱,叫做「過濾泡泡」,意思是:演算法會刻意餵養我們喜歡的事物,而使我們即使想要接觸豐富多樣的世界倍加困難。如此周而復始只活在自己的興趣與意識型態的同溫層中,人們的文化消費模式自然會逐漸趨於扁平。
  社群媒體、影音平台與電商網站為了廣告和銷售的需要,依著使用者的偏好推送大量相似重複的內容,無形中塑造了單一的品味與習慣。當人們的閱讀、觀影、購物行為都受到演算法影響時,文化也就變得難以保持多元與深度,並且這一切如此自然,渾然不覺。
  扁平化的時代裡,網路上流行的文化也愈加變得容易理解、快速複製,無意間的分享、按讚,擴大了雷同的審美與潮流,不僅影響個人選擇,也改變了創作者的生存環境;大家都無形中為了符合演算法的推薦機制,選擇迎合市場需求,使內容趨於單一,缺乏深度與獨特性。當模式一致、內容互相模仿的流行歌曲、影視作品、服飾潮流不斷重複出現,加上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人們的選擇空間當然變得愈來愈狹窄而不自知。
  然而,要掙脫這層層枷鎖也並非難事,當你意識到這個狀況,便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我們其實不是只能被動接受,而應該更清醒地認識並爭取更多選項,培養媒體素養,理解演算法的運作原理,思索自己參與網路世界的意圖,意識到眼前所見所聞並非世界的全面,而不過是平台投其所好的「精選」。其次,我們必須要面對痛苦,刻意逼自己拓展不同的文化視野,大膽嘗試接觸非主流、非喜好的內容。
  演算法的負面發展,是它正面作用帶來的副產品,既無法逆轉,也無法輕易遏止,但我們可以選擇在與它共存時,多一份清醒的自我控制。拒絕扁平化,是一場與「從眾效應」相抗衡的過程,不意味需要放棄科技帶來的便利,而是要在享受科技好處的同時,保有自身對文化多元性的刻意追求。逼自己展開視野,才能真正在數位時代中,維持對世界的廣闊視野與深度思考。

【範文結構分析】
開頭段
先提出問題,說明演算法如何影響文化,並引導讀者思考扁平化的問題。
重點段
第一段:分析演算法對文化的影響(品味趨於一致、創作趨於單一)。
第二段:具體說明如何拒絕扁平化(提升媒體素養、主動探索多元文化、支持原創與小眾創作)。
結論段
強調拒絕扁平化的重要性,並提出與演算法共存的方式,鼓勵讀者積極行動。

【結語】
  本題探討演算法對文化的影響,並要求書寫者提出因應對策(但若太直接一一「反抗」,就容易寫出和其他人很像的內容,對吧?),在採取「問題分析+解決方案」的寫作模式時,特別要注意如何加入自己的生命經驗,社群媒體使用時的切身觀察。
  下筆時也應避免單純批評演算法的不是,而應著重於分析其正/反影響,提出具體可行對策。此外,論述應兼顧邏輯性與說服力,舉例時可結合實際案例(教師範文這次刻意省略,是因為篇幅顯然是超過太多了....),如社群媒體推薦機制、網購平台的推播策略等,使論點更具說服力。透過清晰的結構與有力的論述,考生將能展現出色的思辨與表達能力。
 
  這次西松高中的題目出得既具有「深度」,也考驗同學平時的課外知識儲備,如果只局限於課內的學習範疇,是很難向下挖掘、向外擴展的,如果同學在書寫的時候感到侷促或無法寫出深度模式,就表示你目前的學習觸角太過狹隘,已經無法招架目前的學測題型,請格外注意,把握時間進行額外的閱讀規劃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