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寫作】成淵高中113年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國文寫作試題分析

 
【學好寫作】台北市成淵高中
[10年級]段考國文作文寫作範例及解析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5.5.21
字數/2252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會考、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導言】
  在每次寫作練習時,學好閱讀教學團隊非常講究的觀念之一,就是要能與寫作題目的引文進行「適當互動」,也就是要「將引文中的核心重點畫記起來」,如此一來,在下筆書寫時,才不致失焦、或者著墨錯力道,簡言之,也就是「劃錯重點,聊錯天」!
  因此,每次看到同學們提供這種全部都是「白紙一張」的題目卷,心裡多少還是難免嘀咕幾句,覺得同學也未免太不負責任(?)結果卻常聽到同學說:還不是因為要提供給老師們,所以特別不在上面畫記?
  但筆者總覺得,會不會是同學擔心自己畫錯重點被發現,所以索性不劃記?弄個順理成章?(算了算了!)
  總之,新型態的學測國文寫作已經越來越靈活多變,不再能靠傳統作文模式──光看題目,就開始自由發揮──而必須要能夠仔細「審題」、「層次化」、「架構化」!
  特別是那些原本寫作能力就偏弱、或者比較書寫資源庫較貧乏的同學,妄想要題目就天馬行空寫得洋洋灑灑,並且還能得到閱卷老師青睞,在現在這個出題趨勢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好吧,贅敘完一堆,也叮嚀完了,就來看看這一次題目設計吧!
 
【引文分析】
  看這張寫作試卷,應該是出版社出的「成卷」,因此在題目設計也好,引文選材也好,自然比較「框架感」;好處是,如果連有限框架的寫作練習都無法駕馭,面對未來學測可能出現的「超限」題型,同學們無異是更難掌握
  本次引文,是透過角色投射的方式,要求同學們揣摩情境,在故事中作為「麥蒂的朋友」,並且針對麥蒂對自己做的事──「跟著同學一起嘲笑戴牙套的我」,選擇接受道歉、或者是拒絕接受道歉,並寫出理由。
  原則上,這終究還是篇「議論說理型」寫作,只要能明確聚焦「(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麥蒂對自己做的事」並在麥蒂道歉後提出自己的「反應」:
  1.情緒性反應
  2.理性思考後回應
  3.麥蒂道歉的理由
  其實並不算非常難下筆,也都是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經驗,換言之,就算同學們打著馬虎的心態閱讀、書寫,勉強調動自己日常的經驗,應該也能寫出不錯的內容
  所以重點會是:
  針對題目所提供給的兩個立場,同學們是否都有了解背後的思考,這並不能全然照著自己的觀點和經驗描述,而必須依照題目所給的條件限制,進行擴充。只要掌握這個重點,基本上就得到基本分了,餘下,則看同學們駕馭詞彙和文句的能力了,考驗的不外乎是表述能力。
 
【教師範文】(字數:590)
  我想,我不會接受麥蒂的道歉,因為對我來說,既然我會戴牙套,就表示我應該原本就有需要「調整容貌」的需要,而一旦帶起了牙套,自然就是更加在意外表,也就是對容貌最焦慮、最沒有自信和自卑的時候,既然如此,身為朋友,麥蒂應該是最了解我的人,同時也應該是最力挺我的人,原因不是別的,因為她與我,顯然要比她與其他朋友來說更加親近、密切,有著不同於班上其他同學的友誼。因此,就算我沒有特別反應、甚至面露不悅,她都應該要能理解我的難言之隱,適度關心我、理解我的自卑,而不是與其他朋友一起嘲笑我,然後輕描淡寫地說出那種,一聽起來就像是藉口的脫罪之詞。
  因此,這當然讓我可以合理推測,比起和我相處,麥蒂可能更需要其他朋友的接納,更在乎其他同學對她的看法,甚至為求自保,不被嘲笑所波及,所以選擇加入其他同學的嘲笑陣營,再私底下尋求原諒,這只能說麥蒂有著想要兩邊都討好的個性,而非尊重實際上的「對錯」,既然彼此對於友誼的價值觀如此不同,又何必勉強我們兩個人的友誼,一定要維繫下去呢?
  雖然經過這次事件後,她選擇了跟我道歉,但這也就說明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或許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密切與親暱,而仍然被擺在和其他同學的比較的天平上。又或者,可能是我誤判了我們彼此之間的情誼距離,說不定,在她心中,我不過也就是普通朋友的程度而已,無論哪個,似乎都導向不必勉強彼此繼續深交的選擇。那麼,選擇不原諒她,好像也就無可厚非了!
 
【範文結構分析】
  在解讀「引文」和「題目設計」時,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到「提升思考層次」、「變換切入角度」這兩個寫作要領,很多同學會覺得作文很難、頻頻卡關,大多是因為同學們只顧著回答題目設計、滿足題目需求,忽略了要將題目的思維打開、擴充題目的層次,甚至必要時需要「拉高思考題目的格局」
  這無疑是很好的一次思考訓練,讓自己雖然是高中的身分,卻已經開始鍛鍊大學、甚至是大人所需要的思維層次
  題目看起來像是在討論「道歉」,但對學好閱讀教學團隊的老師來說,其實比較像是自我審視,審視引文故事裡面的「友誼距離」(抽象提升),以及自我認知(誤判情誼深度),像這種情境模擬題,很考驗同學們的「投入感」(帶入感),你越能投入在情境中,就越能設身處地寫出具有影響閱卷老師判斷的內容,那麼,也就更能深刻地寫出與其他同學的模板文章不同的思考角度。
 
【結語】
  好了,情境模擬題可以說是許多高中寫作測驗的常見題型(基本款),很多同學常常會抱怨:自己若是沒有類似的情況,就沒有相關經驗可以投射,也就無法下筆,該怎麼辦?。
  但這其實不過是推托之詞罷了!我們不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經驗,所以才需要大量閱讀;不就是因為許多經驗寧可不要有,或者是在遇到的時候可以有所準備,所以要事先進行模擬演練嗎?
  既然如此,又怎麼可以因為沒有經驗,而就放棄嘗試思考呢?
  這次的高中學測寫作段考寫作分析就到這裡告一段落,別的學校想要練習的同學們,快點拿起筆來試試看,為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看看這題,你會怎麼下筆?!
 
【學好寫作】台北市成淵高中
[10年級]段考國文作文寫作範例及解析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5.5.21
字數/2252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會考、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導言】
  在每次寫作練習時,學好閱讀教學團隊非常講究的觀念之一,就是要能與寫作題目的引文進行「適當互動」,也就是要「將引文中的核心重點畫記起來」,如此一來,在下筆書寫時,才不致失焦、或者著墨錯力道,簡言之,也就是「劃錯重點,聊錯天」!
  因此,每次看到同學們提供這種全部都是「白紙一張」的題目卷,心裡多少還是難免嘀咕幾句,覺得同學也未免太不負責任(?)結果卻常聽到同學說:還不是因為要提供給老師們,所以特別不在上面畫記?
  但筆者總覺得,會不會是同學擔心自己畫錯重點被發現,所以索性不劃記?弄個順理成章?(算了算了!)
  總之,新型態的學測國文寫作已經越來越靈活多變,不再能靠傳統作文模式──光看題目,就開始自由發揮──而必須要能夠仔細「審題」、「層次化」、「架構化」!
  特別是那些原本寫作能力就偏弱、或者比較書寫資源庫較貧乏的同學,妄想要題目就天馬行空寫得洋洋灑灑,並且還能得到閱卷老師青睞,在現在這個出題趨勢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好吧,贅敘完一堆,也叮嚀完了,就來看看這一次題目設計吧!
 
【引文分析】
  看這張寫作試卷,應該是出版社出的「成卷」,因此在題目設計也好,引文選材也好,自然比較「框架感」;好處是,如果連有限框架的寫作練習都無法駕馭,面對未來學測可能出現的「超限」題型,同學們無異是更難掌握
  本次引文,是透過角色投射的方式,要求同學們揣摩情境,在故事中作為「麥蒂的朋友」,並且針對麥蒂對自己做的事──「跟著同學一起嘲笑戴牙套的我」,選擇接受道歉、或者是拒絕接受道歉,並寫出理由。
  原則上,這終究還是篇「議論說理型」寫作,只要能明確聚焦「(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麥蒂對自己做的事」並在麥蒂道歉後提出自己的「反應」:
  1.情緒性反應
  2.理性思考後回應
  3.麥蒂道歉的理由
  其實並不算非常難下筆,也都是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經驗,換言之,就算同學們打著馬虎的心態閱讀、書寫,勉強調動自己日常的經驗,應該也能寫出不錯的內容
  所以重點會是:
  針對題目所提供給的兩個立場,同學們是否都有了解背後的思考,這並不能全然照著自己的觀點和經驗描述,而必須依照題目所給的條件限制,進行擴充。只要掌握這個重點,基本上就得到基本分了,餘下,則看同學們駕馭詞彙和文句的能力了,考驗的不外乎是表述能力。
 
【教師範文】(字數:590)
  我想,我不會接受麥蒂的道歉,因為對我來說,既然我會戴牙套,就表示我應該原本就有需要「調整容貌」的需要,而一旦帶起了牙套,自然就是更加在意外表,也就是對容貌最焦慮、最沒有自信和自卑的時候,既然如此,身為朋友,麥蒂應該是最了解我的人,同時也應該是最力挺我的人,原因不是別的,因為她與我,顯然要比她與其他朋友來說更加親近、密切,有著不同於班上其他同學的友誼。因此,就算我沒有特別反應、甚至面露不悅,她都應該要能理解我的難言之隱,適度關心我、理解我的自卑,而不是與其他朋友一起嘲笑我,然後輕描淡寫地說出那種,一聽起來就像是藉口的脫罪之詞。
  因此,這當然讓我可以合理推測,比起和我相處,麥蒂可能更需要其他朋友的接納,更在乎其他同學對她的看法,甚至為求自保,不被嘲笑所波及,所以選擇加入其他同學的嘲笑陣營,再私底下尋求原諒,這只能說麥蒂有著想要兩邊都討好的個性,而非尊重實際上的「對錯」,既然彼此對於友誼的價值觀如此不同,又何必勉強我們兩個人的友誼,一定要維繫下去呢?
  雖然經過這次事件後,她選擇了跟我道歉,但這也就說明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或許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密切與親暱,而仍然被擺在和其他同學的比較的天平上。又或者,可能是我誤判了我們彼此之間的情誼距離,說不定,在她心中,我不過也就是普通朋友的程度而已,無論哪個,似乎都導向不必勉強彼此繼續深交的選擇。那麼,選擇不原諒她,好像也就無可厚非了!
 
【範文結構分析】
  在解讀「引文」和「題目設計」時,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到「提升思考層次」、「變換切入角度」這兩個寫作要領,很多同學會覺得作文很難、頻頻卡關,大多是因為同學們只顧著回答題目設計、滿足題目需求,忽略了要將題目的思維打開、擴充題目的層次,甚至必要時需要「拉高思考題目的格局」
  這無疑是很好的一次思考訓練,讓自己雖然是高中的身分,卻已經開始鍛鍊大學、甚至是大人所需要的思維層次
  題目看起來像是在討論「道歉」,但對學好閱讀教學團隊的老師來說,其實比較像是自我審視,審視引文故事裡面的「友誼距離」(抽象提升),以及自我認知(誤判情誼深度),像這種情境模擬題,很考驗同學們的「投入感」(帶入感),你越能投入在情境中,就越能設身處地寫出具有影響閱卷老師判斷的內容,那麼,也就更能深刻地寫出與其他同學的模板文章不同的思考角度。
 
【結語】
  好了,情境模擬題可以說是許多高中寫作測驗的常見題型(基本款),很多同學常常會抱怨:自己若是沒有類似的情況,就沒有相關經驗可以投射,也就無法下筆,該怎麼辦?。
  但這其實不過是推托之詞罷了!我們不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經驗,所以才需要大量閱讀;不就是因為許多經驗寧可不要有,或者是在遇到的時候可以有所準備,所以要事先進行模擬演練嗎?
  既然如此,又怎麼可以因為沒有經驗,而就放棄嘗試思考呢?
  這次的高中學測寫作段考寫作分析就到這裡告一段落,別的學校想要練習的同學們,快點拿起筆來試試看,為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看看這題,你會怎麼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