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學習養成單元:之二 建立孩子的「問題感」!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平面設計
 
學習養成單元:之二   建立孩子的「問題感」?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第二課:提問/問題,傻傻分不清?
 
      所以,接著我們就優先來處理「提問」和「問題」之間的定義和關聯性吧!
      你認為,「提問」和「問題」的優先順序是什麼呢?
      到底是現有「提問」還是先遇到「問題」?
      我想答案「應該」非常清楚:
 
      ☆若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遭遇問題,又何須提問?
 
      但是,如果孩子們是以下幾種情形,事情就複雜多了:
 
      ☆缺乏問問題的問題意識(根本不知道哪裡“需要”有問題)
      ☆缺乏發掘問題的技巧(無法發現問題)
      ☆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明明有問題,卻覺得沒有)
      ☆不知道哪裡有問題(表示沒意識到可能會有問題)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表示出了問題,卻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如果是這樣,他們又怎麼會有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時候,老師或家長們一句:「你們有沒有問題?」,孩子們會沈默不語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缺乏「問題感」,以至於老師與家長會在各種測驗之後發出驚訝:「你不是說沒有問題?為什麼考試成績卻一蹋糊糊。」
     也因為站在「沒有問題,考試卻不盡理想」的基礎上,家長們便普遍選擇「補習」來作為補強的手段:「一定是不夠熟悉的問題!」卻忽視了「協助孩子發現問題」的重要。因此,到最後,孩子們便在學校和補習班兩端,都做著同樣的事:「聽老師上課」,老師的教法或許不同,但唯一的相同就是:「大大小小不同卻重複的考試」。
     
     彷彿考試考多了,自然就能解決孩子那些「根本不知道在哪裡的問題」了。
 
     在這個階段,學好閱讀認為,關鍵是幫助孩子「建立問題感」,宋代.張載於《義理篇》曾有言:「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所益,則學進矣。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進而又說:「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是疑。」意思是說:學習就是解決疑惑,每次都能將自己疑惑的地方、自己不足的地方補強起來,在沒有疑惑的地方找出疑惑來思考,在別人不懷疑的地方進行探索,如此才會進步。
     站在這種「不疑處有疑」學習思考上,我們建議老師與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點方式,有效提升孩子的「問題感」:
 
     1.避免使用「廣泛的疑問句」
       諸如:「哪裡有問題」可改成「關於□□□□的地方,你們有□□□□的問題嗎?」
     
     2.不只單純「鼓勵問問題」,更要「向孩子提問」(PS.不是考試的那種試探)
       諸如:「剛剛那裡是什麼意思?」可改成「這邊其實我看得有點不明白,你覺得他是什麼意思?」
     
     3.不要太過「躁進」、「質疑」,容易讓孩子心生「沒問題反而不對」的反效果
       諸如:「為什麼你不問問題?一定是你沒讀懂」可改成「針對剛剛幾個□□□□的重點,可能的問題有□□□□□,這幾個問題,你有有興趣的嗎?」
     
     4.不要對孩子的問題冷嘲熱諷,僅此一次,孩子可能記一輩子
       諸如:「這個問題那麼簡單,你竟然不會?」可改成「嗯,這是屬於比較基礎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哪個地方的基礎需要補強」
     
     5.不要明知故問,造成孩子被貶抑的感覺,可根據文章中的可疑段落請孩子提出「反論」
        諸如:「這裡明明很複雜,你怎麼可能沒問題?」可改成「 這裡比較複雜,我們來想想看,最有可能不懂的地方在哪裡?」
     
     當孩子經由家長、師長的引導而有了「學習共同陣線感」,進而打開自己的心房,那麼當他們的心中浮現「問題感」時,自然就不會選擇逃避、遮掩和欺瞞,而會更加主動地提出和建立討論機制了。
     而當孩子們懂了「問題是什麼」「問題在哪裡」時,下一步才終於進入比較技術層次的:
     「提問」,也就是「該如何問對的/準確的問題」
 
 
第三課:從「問題感」到「敢問題」
 
      在孩子明白「問題在哪裡?」和「其實自己有問題」之後,下一個步驟是什麼?就是學習如何「問出好問題」。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說:「要判斷一個人,看他怎麼回答問題,不如看他提出的問題。Judge a man by his questions rather than his answers)這件事情,相信每一位家長或多或少都在工作場合中體會到其重要性。
      問題問得越準確,得到的答案也相對「具有解決問題的適切性」。但是往往,普遍孩子在學校,比起「問問題」,孩子更習慣的是坐等接受問題之後的「答案」:
      不知道答案?沒關係,反正老師等一下會公布。
      不知道問題在問什麼?沒關係,反正答案正確就好。
      不知道答案怎麼來的,沒關係,反正下次考同樣的題目,我就不會錯了。
      不知不覺之中,學習如何問「好的問題」,不再是孩子學習中的習慣性的任務,更不是孩子學習中應該肩負的責任,所有問題的來源,都來自老師「由上而下」的質詢、測驗、試探,以及背後伴隨著的價值批判、情緒性歧視,我們要怎麼可能學好「問問題」這件事呢?
     所以,當孩子一旦培養起「問題感」之後,也應該同時教育他們「敢問題」的勇氣,問問題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權利、只可以說是義務--因為學習不該只是單向,而應該是雙向的溝通與給予:老師從孩子的問題中,發現知識的新的可能性;孩子從老師的知識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與成長,至於,該如何培養孩子問一個好的問題呢?我們建議老師與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點方式,有效提升孩子的「敢問題」:
 
     1.心中只要有問題,就是好問題。
 
     有些孩子處於學習害羞型的個性,一方面深怕自己出錯、出糗,擔心同學們笑他的問題不過有深度甚至過於簡單,這時候,師長扮演的角色是「平衡問題的難易」,甚至是邀請其他同學,共同來為這位同學所提的簡單提問,思考可能的解釋方式。當作是一種重複練習的機會。如此一來,既可以養成孩子的同學表達問題的勇氣、也可以建立班級同學共同面對問題的團隊默契。
 
    2.在問問題之前,先預設答案
     
     孩子在問問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答案其實就在眼前」、「稍加思考就能明白」的階段,這個時候,學好會建議,不必急著給予孩子答案,也不必用質疑和尖銳的言語反諷,而是從「你覺得答案可能有哪些?」如此引導似的方針來切入。有時孩子需要的,只是多一點緩衝的思考時間,當時間充裕時,或是有足夠的答案彈性時,他們通常就能夠自己從預設的答案中找出最適切的版本。
   
    3.永遠都要給孩子問錯問題的寬容度
     
     孩子問問題難免問得不著邊際、天馬行空,甚至有時候去脈絡的跳躍化思考,使得問題的力道不夠集中,無法擊中要害,無法正確得到孩子所需要的答案。此時,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去質疑孩子「為什麼問題」,而是去協助孩子「釐清問題的細節」---「你是要問□□□□嗎?」、「你想得到的是□□□□的答案嗎?」、「你是因為□□□□,所以有這個問題嗎?」在反覆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磋商和條理化後,孩子就會逐漸地明白問問題的架構與層次,以及如何問出「有效的問題」
     當我們的孩子知道問問題的訣竅,能夠從提問中得到「好處」(profit),他自然就會更進一步地從原本的被動回答問題,成為主動追問問題,到了這個階段,他們也大致已經成為個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習者」了!

下課:從「不愛」到「愛」的親子關係

     要讓孩子從愛講話變成不愛講話,只需要潑兩三次冷水就能辦到。
     要讓孩子從敢問問題到不願意提問,只需要兩三次譏刺與比較。
     然而,
     要讓孩子學習從不懂問題、知道問題、接受問題、找出提問的方式,到最後,尋求最適切的解答,卻可能需要花費漫長的陪伴與時光。其背後的隱藏成本與損失是不可言喻的。
 
    「孩子不愛問問題」,可以說是學習過程中的「果」(consequence),而真正的原因,這是來自學習過程中各種可能遭遇到的挫折與環境、人為成「因」(cause)。
 
     本篇撰寫的目的,不在於追究孩子之所以不愛問問題的成因,而在於提供教師與家長如何建立與孩子之間的「知識啟蒙手段」,孩子越是勇於提問,家長越容易認識到孩子生出的內心世界,進而參與他們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容易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最大程度地成為他們學習共同陣線的最佳戰友,這麼說來,不是親子之間一件很美妙的事嗎!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平面設計
 
學習養成單元:之二   建立孩子的「問題感」?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第二課:提問/問題,傻傻分不清?
 
      所以,接著我們就優先來處理「提問」和「問題」之間的定義和關聯性吧!
      你認為,「提問」和「問題」的優先順序是什麼呢?
      到底是現有「提問」還是先遇到「問題」?
      我想答案「應該」非常清楚:
 
      ☆若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遭遇問題,又何須提問?
 
      但是,如果孩子們是以下幾種情形,事情就複雜多了:
 
      ☆缺乏問問題的問題意識(根本不知道哪裡“需要”有問題)
      ☆缺乏發掘問題的技巧(無法發現問題)
      ☆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明明有問題,卻覺得沒有)
      ☆不知道哪裡有問題(表示沒意識到可能會有問題)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表示出了問題,卻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如果是這樣,他們又怎麼會有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時候,老師或家長們一句:「你們有沒有問題?」,孩子們會沈默不語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缺乏「問題感」,以至於老師與家長會在各種測驗之後發出驚訝:「你不是說沒有問題?為什麼考試成績卻一蹋糊糊。」
     也因為站在「沒有問題,考試卻不盡理想」的基礎上,家長們便普遍選擇「補習」來作為補強的手段:「一定是不夠熟悉的問題!」卻忽視了「協助孩子發現問題」的重要。因此,到最後,孩子們便在學校和補習班兩端,都做著同樣的事:「聽老師上課」,老師的教法或許不同,但唯一的相同就是:「大大小小不同卻重複的考試」。
     
     彷彿考試考多了,自然就能解決孩子那些「根本不知道在哪裡的問題」了。
 
     在這個階段,學好閱讀認為,關鍵是幫助孩子「建立問題感」,宋代.張載於《義理篇》曾有言:「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所益,則學進矣。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進而又說:「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是疑。」意思是說:學習就是解決疑惑,每次都能將自己疑惑的地方、自己不足的地方補強起來,在沒有疑惑的地方找出疑惑來思考,在別人不懷疑的地方進行探索,如此才會進步。
     站在這種「不疑處有疑」學習思考上,我們建議老師與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點方式,有效提升孩子的「問題感」:
 
     1.避免使用「廣泛的疑問句」
       諸如:「哪裡有問題」可改成「關於□□□□的地方,你們有□□□□的問題嗎?」
     
     2.不只單純「鼓勵問問題」,更要「向孩子提問」(PS.不是考試的那種試探)
       諸如:「剛剛那裡是什麼意思?」可改成「這邊其實我看得有點不明白,你覺得他是什麼意思?」
     
     3.不要太過「躁進」、「質疑」,容易讓孩子心生「沒問題反而不對」的反效果
       諸如:「為什麼你不問問題?一定是你沒讀懂」可改成「針對剛剛幾個□□□□的重點,可能的問題有□□□□□,這幾個問題,你有有興趣的嗎?」
     
     4.不要對孩子的問題冷嘲熱諷,僅此一次,孩子可能記一輩子
       諸如:「這個問題那麼簡單,你竟然不會?」可改成「嗯,這是屬於比較基礎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哪個地方的基礎需要補強」
     
     5.不要明知故問,造成孩子被貶抑的感覺,可根據文章中的可疑段落請孩子提出「反論」
        諸如:「這裡明明很複雜,你怎麼可能沒問題?」可改成「 這裡比較複雜,我們來想想看,最有可能不懂的地方在哪裡?」
     
     當孩子經由家長、師長的引導而有了「學習共同陣線感」,進而打開自己的心房,那麼當他們的心中浮現「問題感」時,自然就不會選擇逃避、遮掩和欺瞞,而會更加主動地提出和建立討論機制了。
     而當孩子們懂了「問題是什麼」「問題在哪裡」時,下一步才終於進入比較技術層次的:
     「提問」,也就是「該如何問對的/準確的問題」
 
 
第三課:從「問題感」到「敢問題」
 
      在孩子明白「問題在哪裡?」和「其實自己有問題」之後,下一個步驟是什麼?就是學習如何「問出好問題」。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說:「要判斷一個人,看他怎麼回答問題,不如看他提出的問題。Judge a man by his questions rather than his answers)這件事情,相信每一位家長或多或少都在工作場合中體會到其重要性。
      問題問得越準確,得到的答案也相對「具有解決問題的適切性」。但是往往,普遍孩子在學校,比起「問問題」,孩子更習慣的是坐等接受問題之後的「答案」:
      不知道答案?沒關係,反正老師等一下會公布。
      不知道問題在問什麼?沒關係,反正答案正確就好。
      不知道答案怎麼來的,沒關係,反正下次考同樣的題目,我就不會錯了。
      不知不覺之中,學習如何問「好的問題」,不再是孩子學習中的習慣性的任務,更不是孩子學習中應該肩負的責任,所有問題的來源,都來自老師「由上而下」的質詢、測驗、試探,以及背後伴隨著的價值批判、情緒性歧視,我們要怎麼可能學好「問問題」這件事呢?
     所以,當孩子一旦培養起「問題感」之後,也應該同時教育他們「敢問題」的勇氣,問問題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權利、只可以說是義務--因為學習不該只是單向,而應該是雙向的溝通與給予:老師從孩子的問題中,發現知識的新的可能性;孩子從老師的知識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與成長,至於,該如何培養孩子問一個好的問題呢?我們建議老師與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點方式,有效提升孩子的「敢問題」:
 
     1.心中只要有問題,就是好問題。
 
     有些孩子處於學習害羞型的個性,一方面深怕自己出錯、出糗,擔心同學們笑他的問題不過有深度甚至過於簡單,這時候,師長扮演的角色是「平衡問題的難易」,甚至是邀請其他同學,共同來為這位同學所提的簡單提問,思考可能的解釋方式。當作是一種重複練習的機會。如此一來,既可以養成孩子的同學表達問題的勇氣、也可以建立班級同學共同面對問題的團隊默契。
 
    2.在問問題之前,先預設答案
     
     孩子在問問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答案其實就在眼前」、「稍加思考就能明白」的階段,這個時候,學好會建議,不必急著給予孩子答案,也不必用質疑和尖銳的言語反諷,而是從「你覺得答案可能有哪些?」如此引導似的方針來切入。有時孩子需要的,只是多一點緩衝的思考時間,當時間充裕時,或是有足夠的答案彈性時,他們通常就能夠自己從預設的答案中找出最適切的版本。
   
    3.永遠都要給孩子問錯問題的寬容度
     
     孩子問問題難免問得不著邊際、天馬行空,甚至有時候去脈絡的跳躍化思考,使得問題的力道不夠集中,無法擊中要害,無法正確得到孩子所需要的答案。此時,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去質疑孩子「為什麼問題」,而是去協助孩子「釐清問題的細節」---「你是要問□□□□嗎?」、「你想得到的是□□□□的答案嗎?」、「你是因為□□□□,所以有這個問題嗎?」在反覆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磋商和條理化後,孩子就會逐漸地明白問問題的架構與層次,以及如何問出「有效的問題」
     當我們的孩子知道問問題的訣竅,能夠從提問中得到「好處」(profit),他自然就會更進一步地從原本的被動回答問題,成為主動追問問題,到了這個階段,他們也大致已經成為個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習者」了!

下課:從「不愛」到「愛」的親子關係

     要讓孩子從愛講話變成不愛講話,只需要潑兩三次冷水就能辦到。
     要讓孩子從敢問問題到不願意提問,只需要兩三次譏刺與比較。
     然而,
     要讓孩子學習從不懂問題、知道問題、接受問題、找出提問的方式,到最後,尋求最適切的解答,卻可能需要花費漫長的陪伴與時光。其背後的隱藏成本與損失是不可言喻的。
 
    「孩子不愛問問題」,可以說是學習過程中的「果」(consequence),而真正的原因,這是來自學習過程中各種可能遭遇到的挫折與環境、人為成「因」(cause)。
 
     本篇撰寫的目的,不在於追究孩子之所以不愛問問題的成因,而在於提供教師與家長如何建立與孩子之間的「知識啟蒙手段」,孩子越是勇於提問,家長越容易認識到孩子生出的內心世界,進而參與他們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容易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最大程度地成為他們學習共同陣線的最佳戰友,這麼說來,不是親子之間一件很美妙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