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關於108年課綱,一位家長的來電

【學好閱讀 x 108年課綱的幾點小問題】
撰文/石廷宇   對象:國小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地區:士林/天母
 
108年課綱的相關資訊
 
  隨著108年課綱即將上路,許多家長也紛紛展開「新一季」的恐慌與焦慮,彷彿課綱的風吹草動,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天搖地動的影響.日前,便有一位為了孩子學習可能遭遇的困境而焦急的家長,打電話來學好閱讀,尋求解答.正值此時,許多新聞媒體其實已經陸陸續續大肆地報導了與課綱有關的內容,希望能多少解決家長們們的疑惑與不安,包括:
 
 
  算一算上面,全部的資料讀下來,光看標題,那麼多個五分鐘,全部讀完少說也得花個45分鐘,才可能將裡頭的資料全都讀完,若是再扣掉「重複的專有名詞」、「生澀高妙的形容詞」、「讓人覺得眼花撩亂意味不明的敘述語句」,真正能夠一言以蔽之回答108年課綱的核心精神的,到底是什麼?
 
  說真的,還真的沒辦法一言以蔽之.但是卻可能影響7、80萬考生孩子?
 
  「凡是將簡單的事情講得複雜的,通常就是個騙子.
  
  我們接下來就來好好分析,108年課綱中三大家長們需要格外留心的重點事宜:
 
「閱讀素養」是什麼?言人人殊
 
  好比說,引文中一位學者對於素養的解釋是:「素養結合知識、能力與態度,是一種持續的自我學習改變的能力」,並且,「是一種「成人」或「全人」的教育,強調學習必須連結真實的生活情境,而非零碎的知識或特定的能力」.
  又有學者將素養分成三大塊:主要涵蓋「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與價值」(attitudes & values)三大範疇,認為他們應該交織成為「素養能力」(competencies),最後成為某種「行動」(action).
  但凡一個詞彙,這樣解釋也對、那樣解釋也對,那就極度容易出現:「這樣教也行、那樣教也行,反正只要「說得通」,看起來很厲害,都行」的狀況(註:是不是像極了近年全世界掀起的膨風潮呢?)
 
  因此,學好閱讀試著用比較樸拙的、生活化的詞彙來形容,所謂的「素養」,簡單來來說,就是「一個人(這個人通常指的是學生)讀了很多書,而且懂得融會貫通,實踐在生活之中」呢?
(註:以上這句,連大人們能確實做到的尚且少之又少,我們當今的教育家們卻期望正在學習啟蒙的孩子們能從小就擁有?)
 
  不行!不行!
  這樣子不就沒有賣點了?這樣子不就沒有聲浪了?這樣子不就沒有話題性了嗎?
 
  假設,大人需要閱讀素養,而在學生學生也需要,那這樣的教育就沒有「差異性」,因為這是一輩子的事,總有一些更重要的事需要在學校裡完成.
 
  假設,在校學生需要強調閱讀素養,可是有些需要閱讀素養的大人卻並沒有閱讀素養,那這樣的差異性也很奇怪,因為怎麼會讓沒有閱讀素養的人來教育那些學生呢?
 
  換言之,加上,每個人對於這個詞的教育實踐方式又各有不同,以至於出現:教的人不會教、說的人說不清、看得人看不懂、想的人想不明白,卻又煞有其事地標榜這個詞彙,這樣一來不是挺矛盾的嗎?
 
Ans:
  教育,究竟是「創新」好?還是「守舊」好?答案當然見仁見智,關鍵在什麼?在於「教育」中那些不須撼動、也無法撼動的部分,是不是遭到扭曲與質變了?是不是有一些教育的邏輯、方法與內容,其實是無須創新,也不必舊瓶裝新酒的「硬道理」?
  比如:孩子缺乏「知識」,就該用適性的方式補強知識;孩子需要增進與磨練「技能」,當然要強化和供給他適當的環境和條件;孩子的「態度」需要磨練與考驗,一定也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挑戰,這不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怎麼會換了一個課綱,這些就全都有了?
  那在108年以前的孩子都學了些什麼?我們這些家長(更早期的課綱)又都學了些什麼?
  所以,最大的癥結,不是我們對於教育的期待太高,就是我們對於教育的功能不夠理解.
  教育是一場人生的旅行,本來就一定有很多東西,是課綱(某一趟旅程)中無法囊括,教學現場無法教授,而必須仰賴整體社會環境(所提供的不同旅程)來共同達成支援教育作用的地方.
  而現在,我們卻因為要符合某種潮流,而決定透過課綱,「什麼都要囊括」,在有限的時間、人力資源、升學競爭條件必不可免的情況下,所謂的108年課綱,最後當然不免成為僅做為「參考用」,除了「口號」,其實什麼也無法真正改變,不是嗎?
(註:因為事實是,要「改變成什麼」,其實也沒人說得清楚....)
  這是不是也可以呼應,為什麼「教改越改,私校越爆滿」的潛在原因呢?
  不是家長們真的變得多有錢了、也不是學生們更有企圖心了、更並非私校群「以不變應萬變」,而是我們在掌握教育是什麼的時候,越來越強調「表面功夫」--要有話題性、要有記憶點、要能跟得上時代潮流--從而忽略了教育本身所具有基本限制:他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趟旅程,這趟旅程既有時限、也有邊界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這趟旅程還必須兼顧「篩選」的功能.
(註:看過電影〈大逃殺〉或是〈飢餓遊戲〉嗎?)
  當家長和孩子最終仍得面對的大魔王,仍必須面對冷酷無情的考試與成績機制時﹑中間的過程究竟歡樂與否,自然無關緊要,誰又有心情留
 
「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立論謬誤
 
  說到這裡,被批評是正常的事.
  只要有人跟你說:「學生喜歡去學校上課」,這個人不是沒生養過小孩,要不他的職業一定就是騙子.
【學好閱讀 x 108年課綱的幾點小問題】
撰文/石廷宇   對象:國小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地區:士林/天母
 
108年課綱的相關資訊
 
  隨著108年課綱即將上路,許多家長也紛紛展開「新一季」的恐慌與焦慮,彷彿課綱的風吹草動,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天搖地動的影響.日前,便有一位為了孩子學習可能遭遇的困境而焦急的家長,打電話來學好閱讀,尋求解答.正值此時,許多新聞媒體其實已經陸陸續續大肆地報導了與課綱有關的內容,希望能多少解決家長們們的疑惑與不安,包括:
 
 
  算一算上面,全部的資料讀下來,光看標題,那麼多個五分鐘,全部讀完少說也得花個45分鐘,才可能將裡頭的資料全都讀完,若是再扣掉「重複的專有名詞」、「生澀高妙的形容詞」、「讓人覺得眼花撩亂意味不明的敘述語句」,真正能夠一言以蔽之回答108年課綱的核心精神的,到底是什麼?
 
  說真的,還真的沒辦法一言以蔽之.但是卻可能影響7、80萬考生孩子?
 
  「凡是將簡單的事情講得複雜的,通常就是個騙子.
  
  我們接下來就來好好分析,108年課綱中三大家長們需要格外留心的重點事宜:
 
「閱讀素養」是什麼?言人人殊
 
  好比說,引文中一位學者對於素養的解釋是:「素養結合知識、能力與態度,是一種持續的自我學習改變的能力」,並且,「是一種「成人」或「全人」的教育,強調學習必須連結真實的生活情境,而非零碎的知識或特定的能力」.
  又有學者將素養分成三大塊:主要涵蓋「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與價值」(attitudes & values)三大範疇,認為他們應該交織成為「素養能力」(competencies),最後成為某種「行動」(action).
  但凡一個詞彙,這樣解釋也對、那樣解釋也對,那就極度容易出現:「這樣教也行、那樣教也行,反正只要「說得通」,看起來很厲害,都行」的狀況(註:是不是像極了近年全世界掀起的膨風潮呢?)
 
  因此,學好閱讀試著用比較樸拙的、生活化的詞彙來形容,所謂的「素養」,簡單來來說,就是「一個人(這個人通常指的是學生)讀了很多書,而且懂得融會貫通,實踐在生活之中」呢?
(註:以上這句,連大人們能確實做到的尚且少之又少,我們當今的教育家們卻期望正在學習啟蒙的孩子們能從小就擁有?)
 
  不行!不行!
  這樣子不就沒有賣點了?這樣子不就沒有聲浪了?這樣子不就沒有話題性了嗎?
 
  假設,大人需要閱讀素養,而在學生學生也需要,那這樣的教育就沒有「差異性」,因為這是一輩子的事,總有一些更重要的事需要在學校裡完成.
 
  假設,在校學生需要強調閱讀素養,可是有些需要閱讀素養的大人卻並沒有閱讀素養,那這樣的差異性也很奇怪,因為怎麼會讓沒有閱讀素養的人來教育那些學生呢?
 
  換言之,加上,每個人對於這個詞的教育實踐方式又各有不同,以至於出現:教的人不會教、說的人說不清、看得人看不懂、想的人想不明白,卻又煞有其事地標榜這個詞彙,這樣一來不是挺矛盾的嗎?
 
Ans:
  教育,究竟是「創新」好?還是「守舊」好?答案當然見仁見智,關鍵在什麼?在於「教育」中那些不須撼動、也無法撼動的部分,是不是遭到扭曲與質變了?是不是有一些教育的邏輯、方法與內容,其實是無須創新,也不必舊瓶裝新酒的「硬道理」?
  比如:孩子缺乏「知識」,就該用適性的方式補強知識;孩子需要增進與磨練「技能」,當然要強化和供給他適當的環境和條件;孩子的「態度」需要磨練與考驗,一定也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挑戰,這不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怎麼會換了一個課綱,這些就全都有了?
  那在108年以前的孩子都學了些什麼?我們這些家長(更早期的課綱)又都學了些什麼?
  所以,最大的癥結,不是我們對於教育的期待太高,就是我們對於教育的功能不夠理解.
  教育是一場人生的旅行,本來就一定有很多東西,是課綱(某一趟旅程)中無法囊括,教學現場無法教授,而必須仰賴整體社會環境(所提供的不同旅程)來共同達成支援教育作用的地方.
  而現在,我們卻因為要符合某種潮流,而決定透過課綱,「什麼都要囊括」,在有限的時間、人力資源、升學競爭條件必不可免的情況下,所謂的108年課綱,最後當然不免成為僅做為「參考用」,除了「口號」,其實什麼也無法真正改變,不是嗎?
(註:因為事實是,要「改變成什麼」,其實也沒人說得清楚....)
  這是不是也可以呼應,為什麼「教改越改,私校越爆滿」的潛在原因呢?
  不是家長們真的變得多有錢了、也不是學生們更有企圖心了、更並非私校群「以不變應萬變」,而是我們在掌握教育是什麼的時候,越來越強調「表面功夫」--要有話題性、要有記憶點、要能跟得上時代潮流--從而忽略了教育本身所具有基本限制:他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趟旅程,這趟旅程既有時限、也有邊界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這趟旅程還必須兼顧「篩選」的功能.
(註:看過電影〈大逃殺〉或是〈飢餓遊戲〉嗎?)
  當家長和孩子最終仍得面對的大魔王,仍必須面對冷酷無情的考試與成績機制時﹑中間的過程究竟歡樂與否,自然無關緊要,誰又有心情留
 
「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立論謬誤
 
  說到這裡,被批評是正常的事.
  只要有人跟你說:「學生喜歡去學校上課」,這個人不是沒生養過小孩,要不他的職業一定就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