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新創教育來臨,「STEAM」真的可行?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學好觀點】新創教育來臨,「STEAM」真的可行?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7057
互動文章:
 
到底什麼是「STEAM
 
  現在,若你立刻上GOOGLE搜尋關鍵字「STEM」或「STEAM」,再加上「教育」兩個詞,十之八九,會找到非常多相關討論文章(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而歸納那些討論,不外乎提及STEAM的兩個核心結構:
 
  1.說明什麼是「STEAM」
   S= Science(科學)
   T= Technology(科技)
   E= Engineering(工程)
   A= Art(藝術)
   M= Mathematics(數學)
 
  2.「STEAM教育」的目的:
   科技將大大改變工作的型態。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工作大未來」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將產生200萬個新工作,都在電腦、數學、建築和工程等STEM領域。同時,700萬個工作將被機器取代。STEAM能培養孩子為全人,駕馭、超越改變、不被機器人取代,成為全球教改的關鍵目標。(節錄自:〈STEAM新素養的五大精神〉)
 
  以下,則是這個移植來自「美國K12教育系統的核心教育理念:
 
   培養孩子動手做(hands-on)、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專案取向的教學(project-based)的綜合性能力發展,並在過程中整合包括:「探究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意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能力。
 
  但是,在屏除所有美化的詞藻、經過理念包裝後,所謂的「STEAM教育」,到底是什麼?說穿了,就是「美式教育」(也包括加拿大)。所以,強調「STEAM教育」,也就是強調橫向平行輸入美國的「12年國民教育」(從國小到國、高中)。
  而若身為家長的您仔細搜尋網路上各種相關資料,就會更進一步發現,在台灣,關於STEAM教育在「教材內容」以及「方法論」、「師資系統」的幾個特色:
 
  1.大多針對低齡孩子
  2.多以「營隊式」的「短期」操作為主
  3.內容多是強調「遊戲性」、「操作性」、「玩樂性」
  4.搭配教具(甚至是玩具)
  5.師資多半沒有美國教育的學習(被教育)與教授(教美國人)經驗
 
  為什麼會延伸出這種「特色」呢?大概也可以區分為5點:
 
  1.低齡的孩子,學習影響不明顯,主打「過程好玩」
  2.沒有延續性,也沒有學習深度
  3.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製造出歡樂學習的表象)
  4.玩具更具有操作性,也就更有視覺的號召力
  5.這些老師本來就在別的地方有別的專業,只需要利用假期照steam教育包授課即可
  
  那麼,扣掉複雜與花俏的行銷術語後,這個詞彙會剩下什麼呢?唯一剩下的,就是被包裝提煉(化約)出來,比較容易讓人傳頌與記憶的,最近新創的教育關鍵詞「核心素養」了── 一個目前還沒有人能清楚說明的教育新創詞彙。
 
「美國的STEAM教育」和「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的差異
 
  既然是移植來的教育觀念,我們當然有必要理解STEAM的核心概念為何:
 
  「將學科結合在一起的教育,不再只是學習各自獨立發展的知識,而是能發展應用數理以及動手做、判斷與解決問題的相關技能」,以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
 
  換言之,建立在「目前學生所經歷的台灣國民義務教育」和「美國國民義務教育」(其實也是2012年才開始改革推動)的相互比較下,美國教育較能培養「未來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
  對於這點,其實我們是抱持著高度懷疑的態度。
  推動STEAM教育的糖衣之外,究竟是「設計及銷售玩具的廠商得利」、強調有符合STEAM精神的教育機構得利,還是「玩(這套教育整體發展並不完整的)STEAM的孩子得利」(就目前可查得的資料,最多只到小學的中低齡孩子)?
  或是,我們正在進行一場眾人全輸的教育賭注?
 
  因此,我們更必須嚴肅地思考,現今台灣的「國民教育」真的「無法培養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還是,「培養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這件事,從來都不該是國民義務教育的首要工作?
  又或是,其實,任何教育都沒辦法保證我們的孩子能夠培養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要的競爭力?(只是大多數家長們不願面對這個真相而已?)
  如果不審慎釐清上述這個拗口卻真實的疑問,徬徨的家長們不只將掉入:「貪心」、「貪新」的教育商品化陷阱,更可能會斲害我們每位尚在累積階段的孩子的學習進程,甚而至於影響孩子面對世界、投入世界時的「狀態」。
  怎麼說?
 
  STEAM到底是什麼?前面已經有清楚的說明,翻譯成中文,也就是「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發現了嗎?咦?換成英文,內容就變得比較厲害?我們過去的「課本」就瞬間「貶值」了嗎?
 
  科學,不該立基在最基礎的「自然科」教學上嗎?
  科技,不該立基在最基礎的「自然科」教學上嗎?
  工程,不該立基在最基礎的「自然科」教學上嗎?
  因為科學,物理可以偏廢?因為科技,化學可以偏廢?因為工程,所以生物可以偏廢?
  好像不是這樣。
  藝術,我們現今的教育機制,本來就有人文教育類的文學、美術、音樂和其他綜合美育課程了,不是嗎?(那些因為依附升學制度而不確實執行的教育機構和家長、教師,使得孩子的學習偏食的狀況,不在我們的討論範疇中)
  「數學」就更不必提了,有多少孩子從小學就開始透過各種方式學習數學了呢?
  為何一旦濃縮成一個看似專業的「STEAM」,就突然成為了全新的教育思維了呢?
  還是,其實我們目前觸目所及的「STEAM」,不過是一個「STEAM」教育,眾家教育機構與新創教育家各自表述?各自詮釋?
 
當STEAM遇上分科與分階段教育
 
  我們常常聽到,「教育,應該要向下紮根」,但是,曾幾何時,家長們越挖越深、老師們和教育制度們越掘越赤裸,多少孩子甚至在連根都還沒長成的時候,就因為一群「對未來過度恐慌的大人們」的集體開鑿過程中,提早枯萎、壞死了?
  過度上對下的教育包袱、超齡的教育期待與內容,會不會反而變成了看似合理的「揠苗助長」?
  原本該是善意的「STEAM」教育,最後反而因為不當的教育實踐與思維,成為提早「STEAM」(蒸熟)孩子學習熱忱與方式的最後一哩路?
  近日,看到網路上族繁不及備載的各類教育機構,以及群起推廣STEAM的教育工作者夸夸而談:
 
  讓STEAM成為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
 
(仔細分析,這句話更像是對那些要推廣課程的老師們的行銷話術?)
 
  看到這句教育金句,學好閱讀的教師們頓時都好替現在的孩子擔心。因為靜下心想想,如此漂亮的教育行銷術語,放在社會上的各個年齡層,乃至於「上班族們」,好像也都一體適用(就是個套板金句的概念?),不是嗎?如此公式化的教育名言,真的適合還在知識累積與學習發展階段的孩子們嗎?
  舉個例子來說吧~!
 
◎金融業
  讓STEAM成為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讓金融從業人員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
 
◎科技業
  讓STEAM成為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讓金融從業人員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
 
  (其他領域讀者可自行套用)
 
  冒昧地詢問各位讀者,在您所接觸過的就業生涯中,究竟又曾遇到過多少「真正擁有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能力,能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能力」的「自己」、「同事」、「主管」?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所接觸過的「師者」中,又有多少(無論是校內也好、校外也罷)能「真正擁有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能力,能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好了,正是因為(我們這一代的大人)沒有,所以(我們的)孩子要及早開始「培養」?
  還是,其實我們都搞錯重點了?
 
  在這裡,還必須要問的另一個問題是:這些坊間教授STEAM的所謂的新創教育師資們,自身真的就有切身做到他們所標榜的:「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嗎?
  他們在自己專長的領域做得夠好了嗎?他們是「什麼時候」才漸漸做好的?
  他們自己在什麼時候才「真正擁有」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後,他們又真的已經嫻熟了這套(而且只針對低齡學生的)教學方法嗎?
  這麼多不確定因素摻雜其中的新創教育模式(與內容),現在卻突然重新掀起一股熱潮,使得許多教育機構紛紛群起開設相關課程,有時,我們真擔心前線的孩子所受到的,究竟是「教育」,還是打著教育旗幟的「實驗」?
  偏偏,放眼望去,我們觸目所及的新創教育團隊們,無不趁著教育商品化話題的熱潮,決心要將這樣子的「前衛教育」,不由分說地單憑「話術」往下推廣:
 
  如果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在小的時候,就能「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那該有多好?
 
  ARE YOU SURE?你確定嗎?
 
  我們只要仔細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在操作上述這整個過程時,究竟需要:
 
  1.具備多少紮實基礎(專業)知識
  2.累積多少專業經驗
  3.複雜/重複的實務操作
  4.各種外部(非專業)知識
  5.各種需要經過知識與能力考核與應用的階段
  6.學習與應用方法論的培養與建構
  7.心智年齡的啟蒙
  8.人生閱歷的鍛鍊
 
  然而,這一連串的經歷與碰撞的「最終目的」(並且是用適當的方式,正確地解決正確的問題),真的在孩提階段能夠被培養?被訓練?被啟蒙?
  想通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新創教育機構打算簡單地用「STEAM」(英文縮寫總是比較炫?)、用漂亮繁複的話術、用華美的詞藻,包裝並販賣一套孩子們階段性來說根本難以企及(甚至大人能做到的也微乎其微)的「能力」,真的可能?或是兜售泡沫?
  於此同時,我們就更不必考慮這些教育買辦為了要消泯家長們的戒心,增加孩子的投入度,同時,所作的「用遊戲學習和用快樂學習」包裝的教育外衣了。
  在「教育方法論」尚未完備(因為說穿了就是「美國國民教育」)、師資尚未完整成熟、內容也未見清晰的脈絡與延續性,單憑高蹈且華麗的描述詞彙,就號召我們的孩子轉而接受並學習這套教育理念與系統,真的適當嗎?
  我們真的抱持相當懷疑的態度。
 
不是內容的問題,是教法的問題
 
  撰寫本文,並不是決心要挑起與「美國國民教育」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戰爭,(畢竟諸多家長無不嚮往自己的孩子能夠遠渡重洋,習取他山之石),而是在引渡這套教育知識體系之際,諸多師者們真的已經清楚掌握「STEAM」的核心理念與操作細節了嗎?
  一套完善、且能切實執行,普及於學童的教育體制,豈是可以用「且戰且走」、「虛有其表」的外包裝就輕易實踐的呢?退一步說,拆開每個字背後的意義,我們既有的分科教育系統中,早已全都囊括其中了,(只是我們是用中文書寫,這標題是用英文),又何須厚彼薄此、妄自菲薄?
  還是,其中有我們關注不到的面向,需要前仆後繼的教育者們孜孜矻矻地調整與修正?如果有,學好閱讀認為,關鍵在「學習方法」、或者可以說,是「教法」出了問題。
 
  知識的目的,是應用;學習的目的,是建立認識世界的邏輯。
  
  但在目前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時候遭遇的是「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考試;學習的目的,是取得高分的技巧」,以至於,比起探索知識的可延伸性,他們被訓練得更在乎「知識的對錯」,以至於,比起思考知識的複雜所得到的延遲性快感,他們更期待「對答案一翻兩瞪眼的直效快感」;比起能從錯誤中得到什麼寶貴的經驗,他們更需要的是「下次不會再犯錯了」的應試保證。
  這麼說來,我們的孩子其實並不是無法「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並不是無法活用,而是在學習過程中疏忽了「知識的活用價值」。
  這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在現行的學習體制下,對家長和孩子來說,老師所教授的隱形知識與成長,若是無法具體量化為可感的「分數」,這種學習成長便容易被評價為「無效」;再者,在許多分數至上主義的相關議題推波助瀾中,也增添了學生與家長服膺「分數」,一切以分數是瞻的學習結果論的思維慣性,這既是長久社會風氣造成的,也是社會競爭條件下的不得已結果。
 
(雖然筆者同樣認為,「分數」雖不等於能力,但卻乎有其必要!)
 
  然而,相同的內容,仍然可以因為「學習方法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結果;同樣的路徑,也可以因為教學方法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影響。關鍵就在於,處在教學現場的師生,是否站在相同的認知平台上,共同面對「新時代的知識讀解環境」。
 
  換言之,知識的目的不變、知識的結果不變(就是上述那一段反覆出現的魔咒),卻是在知識的應用與學習的方法上,有了需要調整與修正的必要。
  原因無他,我們早已經進入「知識流動化」的時代。
  這一秒被印在書上的知識,下一秒就成為了歷史;這一秒被教授的知識,下一秒有可能已經被更新更準確的結果替代。如果是這樣,我們是否還需要強迫孩子記憶與背誦書本知識?強迫他們認識知識?還是,他們更需要的是「認識知識的方法」。
  在這個前提下,重點不只是「老師的認知與教法」,更必須從孩子們的「學習方法」改變起!
 
比起教法,學好閱讀更在乎「學法」
 
  回過頭來,舉凡所有複雜知識與技術的運用,首重「理解」,沒有準確且確實的理解,何來精準且適當的應用?理念再高妙、教法再新潮,孩子沒有跟著修正、調整,找出適合不同個性與能力的差異性學習方式,終究無法有效融合跨領域知識。
  更簡單地說,單一領域的知識尚且學習得踉踉蹌蹌、漏洞百出,現在竟然還要求孩子們進一步要學習「跨領域學習與應用」的技能,可能嗎?
  複數(不交互跨科)科別的學習與鑽研尚且令許多孩子應接不暇、步履維艱了,教育新創者們現在卻還要求孩子必須具備「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知識與應用力」?
 
How it posiible?
 
  最終可以預見的結果,將是一批又一批被新創教育者當作理念犧牲品的孩子們,被輕描淡寫地用「孩提時期就該好好玩」帶過,而完全避而不談當初這些教育理念買辦們曾經賦予這些理念多麼深刻且沉重的企圖?
  而過程中只要有一兩個能力足堪負荷的孩子,幸運地在這新創教育的理念實驗中脫穎而出,這樣的新創教育理念就會被大張旗鼓地渲染成為一種「不得不跟進」的教育熱潮(或曰:教育成功學?),至於那些能力尚待啟蒙的孩子呢?那些更需要深度與階段性累積訓練的孩子們呢?(這不就仍是另類極端的菁英主義?就像補習班們口永遠只貼著考上前三志願的孩子?而更多那些積極努力想要向前爭取的孩子們呢?誰在乎過他們的需要?)
 
  數年來,從PISA到PIRLS,在到現在的STEAM,究竟是我們的教育機構笨重且愚駑、冥頑不靈地霸佔著既有的教育資源不肯「更新」,抑或是我們其實都忽略了更重要的教育細節,只好換湯不換藥地一直輪轉著不同的「教育名詞」,而其實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教法」,是在「學法」?
  
  不管教育系統如何遞嬗、教育制度如何更迭,我們的孩子是否真正學習到了適合自己、能夠持續延展與深化的學習方法?還是家長與孩子們只是被迫在一套又一套不同的教育體制中做選擇?然後花費時間和經費,承擔一次次摸索與嘗試後的衝擊,而最終,孩子仍舊無法真正養成自己應具備的學習能力?
  
  還記得筆者就讀研究所時,受過一位自哈佛大學學習歸國的教授前輩的教誨,內容是這樣說的:
 
  一旦開啟了學習機制,到哪裡都可以持續不斷學習。
 
  再回頭看看現在台灣教育現場的諸多「體制」,孩子們所面臨的,究竟是老師們賣弄「教法」的實驗場?還是真正「學習學習方法」的「學校」?
 
脫下教育商品化的外衣,回歸學習本質
 
  很可惜,偏偏過於簡單(卻重要)的事,一向沒什麼吸引人的魅力。一個教育機構,只單純的說「我們正在努力地教會孩子學習方法」,非但乏人問津,甚至被教育同業鄙夷為「只會做那麼基本的事」;但若是換上了「英文」的新衣,今天PISA一下、明天PIRLS一下,後天STEAM一下,不只網路流量瞬間暴增、話題倍出,還能因此博得個「教育與時俱進的美名」,至於這些名詞背後的實際執行準確度?教師水平?孩子們是否適應?教材?內容的深淺?又有誰敢挑戰?又有誰肯正視這股熱潮背後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與後續問題?
  在這個「不變」就是保守、頑固、守舊的新創教育市場浪潮中,是否有真正顛撲不破的教育價值需要守護?還是索性大家一起沉淪,共同賣弄教育新創名詞,交互買辦,反正「玩都玩別人家的孩子」?
  寫到這裡,真心為台灣學童目前所經歷的教育環境感到疑惑。
  究竟什麼才是學習的本質?
  用正確的心態學習、用適當的方式閱讀、學好閱讀的方法、學好思考的架構,並進一步學好從閱讀理解到表達的完整流程,真正為孩子的學習知識的基礎能力紮根,到那個時候,「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才有真正可能被實踐的一天。
  為什麼?
  在我們不斷期待孩子能跨領域習得各種活用知識的方法前,請讓我們先問問自己:
  孩子學好閱讀科學知識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技術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工程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藝術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數學的方法了嗎?
  如果我們的孩子們在「分科學習的方法」上都尚未完全成熟,我們又怎麼能汲汲營營要求訓練他們,只為了滿足大人們以吸睛、賺流量為目的的前衛教育理念,一步登天地立刻學習並懂得「跨學科的知識實踐方法」?
  此時,身為教育現場的第一線教師們,是否也該捫心自問,究竟該為了話題和流行,持續販賣教育術語與兜售浮面的教育標語,還是該回到真正的教育核心,為了累積孩子的實際能力而耕耘?
 
結語
 
  教育的本質,不只是知識供給,更是協助孩子們建立「學習與認識知識的方式」,競逐口號式、標語式的教育議題,卻沒有提供實質完整的教育實踐內容,使得前線老師被批評為「跟不上時代」,使得既有(相對之下)完善的體制被批評為「不符合時代」,使得正在學習的孩子被迫承受一改再改、一變再變、充滿詮釋彈性和實施模糊地帶的教育內容,最後受害的,是整個國家,是一整個世代的孩子的思想、行為甚至後續的國家文化,豈可輕忽?
  別忘了,STEAM就是美國國民教育,然後,現在引進台灣的版本,真的已經「在地化」(Localized)了嗎?在地化了的STEAM還是STEAM嗎?
  還是,我們終究需要建立根植於自己社會文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論,以及教育內容?
  拋開複雜與花俏的話術,讓孩子專心學好閱讀吧!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學好觀點】新創教育來臨,「STEAM」真的可行?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7057
互動文章:
 
到底什麼是「STEAM
 
  現在,若你立刻上GOOGLE搜尋關鍵字「STEM」或「STEAM」,再加上「教育」兩個詞,十之八九,會找到非常多相關討論文章(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而歸納那些討論,不外乎提及STEAM的兩個核心結構:
 
  1.說明什麼是「STEAM」
   S= Science(科學)
   T= Technology(科技)
   E= Engineering(工程)
   A= Art(藝術)
   M= Mathematics(數學)
 
  2.「STEAM教育」的目的:
   科技將大大改變工作的型態。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工作大未來」報告指出,未來5年,全球將產生200萬個新工作,都在電腦、數學、建築和工程等STEM領域。同時,700萬個工作將被機器取代。STEAM能培養孩子為全人,駕馭、超越改變、不被機器人取代,成為全球教改的關鍵目標。(節錄自:〈STEAM新素養的五大精神〉)
 
  以下,則是這個移植來自「美國K12教育系統的核心教育理念:
 
   培養孩子動手做(hands-on)、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專案取向的教學(project-based)的綜合性能力發展,並在過程中整合包括:「探究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意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能力。
 
  但是,在屏除所有美化的詞藻、經過理念包裝後,所謂的「STEAM教育」,到底是什麼?說穿了,就是「美式教育」(也包括加拿大)。所以,強調「STEAM教育」,也就是強調橫向平行輸入美國的「12年國民教育」(從國小到國、高中)。
  而若身為家長的您仔細搜尋網路上各種相關資料,就會更進一步發現,在台灣,關於STEAM教育在「教材內容」以及「方法論」、「師資系統」的幾個特色:
 
  1.大多針對低齡孩子
  2.多以「營隊式」的「短期」操作為主
  3.內容多是強調「遊戲性」、「操作性」、「玩樂性」
  4.搭配教具(甚至是玩具)
  5.師資多半沒有美國教育的學習(被教育)與教授(教美國人)經驗
 
  為什麼會延伸出這種「特色」呢?大概也可以區分為5點:
 
  1.低齡的孩子,學習影響不明顯,主打「過程好玩」
  2.沒有延續性,也沒有學習深度
  3.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製造出歡樂學習的表象)
  4.玩具更具有操作性,也就更有視覺的號召力
  5.這些老師本來就在別的地方有別的專業,只需要利用假期照steam教育包授課即可
 
  那麼,扣掉複雜與花俏的行銷術語後,這個詞彙會剩下什麼呢?唯一剩下的,就是被包裝提煉(化約)出來,比較容易讓人傳頌與記憶的,最近新創的教育關鍵詞「核心素養」了── 一個目前還沒有人能清楚說明的教育新創詞彙。
 
「美國的STEAM教育」和「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的差異
 
  既然是移植來的教育觀念,我們當然有必要理解STEAM的核心概念為何:
 
  「將學科結合在一起的教育,不再只是學習各自獨立發展的知識,而是能發展應用數理以及動手做、判斷與解決問題的相關技能」,以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
 
  換言之,建立在「目前學生所經歷的台灣國民義務教育」和「美國國民義務教育」(其實也是2012年才開始改革推動)的相互比較下,美國教育較能培養「未來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
  對於這點,其實我們是抱持著高度懷疑的態度。
  推動STEAM教育的糖衣之外,究竟是「設計及銷售玩具的廠商得利」、強調有符合STEAM精神的教育機構得利,還是「玩(這套教育整體發展並不完整的)STEAM的孩子得利」(就目前可查得的資料,最多只到小學的中低齡孩子)?
  或是,我們正在進行一場眾人全輸的教育賭注?
 
  因此,我們更必須嚴肅地思考,現今台灣的「國民教育」真的「無法培養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還是,「培養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的競爭力」這件事,從來都不該是國民義務教育的首要工作?
  又或是,其實,任何教育都沒辦法保證我們的孩子能夠培養符合未來的世界與工作所需要的競爭力?(只是大多數家長們不願面對這個真相而已?)
  如果不審慎釐清上述這個拗口卻真實的疑問,徬徨的家長們不只將掉入:「貪心」、「貪新」的教育商品化陷阱,更可能會斲害我們每位尚在累積階段的孩子的學習進程,甚而至於影響孩子面對世界、投入世界時的「狀態」。
  怎麼說?
 
  STEAM到底是什麼?前面已經有清楚的說明,翻譯成中文,也就是「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發現了嗎?咦?換成英文,內容就變得比較厲害?我們過去的「課本」就瞬間「貶值」了嗎?
 
  科學,不該立基在最基礎的「自然科」教學上嗎?
  科技,不該立基在最基礎的「自然科」教學上嗎?
  工程,不該立基在最基礎的「自然科」教學上嗎?
  因為科學,物理可以偏廢?因為科技,化學可以偏廢?因為工程,所以生物可以偏廢?
  好像不是這樣。
  藝術,我們現今的教育機制,本來就有人文教育類的文學、美術、音樂和其他綜合美育課程了,不是嗎?(那些因為依附升學制度而不確實執行的教育機構和家長、教師,使得孩子的學習偏食的狀況,不在我們的討論範疇中)
  「數學」就更不必提了,有多少孩子從小學就開始透過各種方式學習數學了呢?
  為何一旦濃縮成一個看似專業的「STEAM」,就突然成為了全新的教育思維了呢?
  還是,其實我們目前觸目所及的「STEAM」,不過是一個「STEAM」教育,眾家教育機構與新創教育家各自表述?各自詮釋?
 
當STEAM遇上分科與分階段教育
 
  我們常常聽到,「教育,應該要向下紮根」,但是,曾幾何時,家長們越挖越深、老師們和教育制度們越掘越赤裸,多少孩子甚至在連根都還沒長成的時候,就因為一群「對未來過度恐慌的大人們」的集體開鑿過程中,提早枯萎、壞死了?
  過度上對下的教育包袱、超齡的教育期待與內容,會不會反而變成了看似合理的「揠苗助長」?
  原本該是善意的「STEAM」教育,最後反而因為不當的教育實踐與思維,成為提早「STEAM」(蒸熟)孩子學習熱忱與方式的最後一哩路?
  近日,看到網路上族繁不及備載的各類教育機構,以及群起推廣STEAM的教育工作者夸夸而談:
 
  讓STEAM成為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
 
(仔細分析,這句話更像是對那些要推廣課程的老師們的行銷話術?)
 
  看到這句教育金句,學好閱讀的教師們頓時都好替現在的孩子擔心。因為靜下心想想,如此漂亮的教育行銷術語,放在社會上的各個年齡層,乃至於「上班族們」,好像也都一體適用(就是個套板金句的概念?),不是嗎?如此公式化的教育名言,真的適合還在知識累積與學習發展階段的孩子們嗎?
  舉個例子來說吧~!
 
◎金融業
  讓STEAM成為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讓金融從業人員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
 
◎科技業
  讓STEAM成為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讓金融從業人員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
 
  (其他領域讀者可自行套用)
 
  冒昧地詢問各位讀者,在您所接觸過的就業生涯中,究竟又曾遇到過多少「真正擁有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能力,能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能力」的「自己」、「同事」、「主管」?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所接觸過的「師者」中,又有多少(無論是校內也好、校外也罷)能「真正擁有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能力,能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好了,正是因為(我們這一代的大人)沒有,所以(我們的)孩子要及早開始「培養」?
  還是,其實我們都搞錯重點了?
 
  在這裡,還必須要問的另一個問題是:這些坊間教授STEAM的所謂的新創教育師資們,自身真的就有切身做到他們所標榜的:「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嗎?
  他們在自己專長的領域做得夠好了嗎?他們是「什麼時候」才漸漸做好的?
  他們自己在什麼時候才「真正擁有」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後,他們又真的已經嫻熟了這套(而且只針對低齡學生的)教學方法嗎?
  這麼多不確定因素摻雜其中的新創教育模式(與內容),現在卻突然重新掀起一股熱潮,使得許多教育機構紛紛群起開設相關課程,有時,我們真擔心前線的孩子所受到的,究竟是「教育」,還是打著教育旗幟的「實驗」?
  偏偏,放眼望去,我們觸目所及的新創教育團隊們,無不趁著教育商品化話題的熱潮,決心要將這樣子的「前衛教育」,不由分說地單憑「話術」往下推廣:
 
  如果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在小的時候,就能「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那該有多好?
 
  ARE YOU SURE?你確定嗎?
 
  我們只要仔細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在操作上述這整個過程時,究竟需要:
 
  1.具備多少紮實基礎(專業)知識
  2.累積多少專業經驗
  3.複雜/重複的實務操作
  4.各種外部(非專業)知識
  5.各種需要經過知識與能力考核與應用的階段
  6.學習與應用方法論的培養與建構
  7.心智年齡的啟蒙
  8.人生閱歷的鍛鍊
 
  然而,這一連串的經歷與碰撞的「最終目的」(並且是用適當的方式,正確地解決正確的問題),真的在孩提階段能夠被培養?被訓練?被啟蒙?
  想通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新創教育機構打算簡單地用「STEAM」(英文縮寫總是比較炫?)、用漂亮繁複的話術、用華美的詞藻,包裝並販賣一套孩子們階段性來說根本難以企及(甚至大人能做到的也微乎其微)的「能力」,真的可能?或是兜售泡沫?
  於此同時,我們就更不必考慮這些教育買辦為了要消泯家長們的戒心,增加孩子的投入度,同時,所作的「用遊戲學習和用快樂學習」包裝的教育外衣了。
  在「教育方法論」尚未完備(因為說穿了就是「美國國民教育」)、師資尚未完整成熟、內容也未見清晰的脈絡與延續性,單憑高蹈且華麗的描述詞彙,就號召我們的孩子轉而接受並學習這套教育理念與系統,真的適當嗎?
  我們真的抱持相當懷疑的態度。
 
不是內容的問題,是教法的問題
 
  撰寫本文,並不是決心要挑起與「美國國民教育」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戰爭,(畢竟諸多家長無不嚮往自己的孩子能夠遠渡重洋,習取他山之石),而是在引渡這套教育知識體系之際,諸多師者們真的已經清楚掌握「STEAM」的核心理念與操作細節了嗎?
  一套完善、且能切實執行,普及於學童的教育體制,豈是可以用「且戰且走」、「虛有其表」的外包裝就輕易實踐的呢?退一步說,拆開每個字背後的意義,我們既有的分科教育系統中,早已全都囊括其中了,(只是我們是用中文書寫,這標題是用英文),又何須厚彼薄此、妄自菲薄?
  還是,其中有我們關注不到的面向,需要前仆後繼的教育者們孜孜矻矻地調整與修正?如果有,學好閱讀認為,關鍵在「學習方法」、或者可以說,是「教法」出了問題。
 
  知識的目的,是應用;學習的目的,是建立認識世界的邏輯。
  
  但在目前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時候遭遇的是「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考試;學習的目的,是取得高分的技巧」,以至於,比起探索知識的可延伸性,他們被訓練得更在乎「知識的對錯」,以至於,比起思考知識的複雜所得到的延遲性快感,他們更期待「對答案一翻兩瞪眼的直效快感」;比起能從錯誤中得到什麼寶貴的經驗,他們更需要的是「下次不會再犯錯了」的應試保證。
  這麼說來,我們的孩子其實並不是無法「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教學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並不是無法活用,而是在學習過程中疏忽了「知識的活用價值」。
  這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在現行的學習體制下,對家長和孩子來說,老師所教授的隱形知識與成長,若是無法具體量化為可感的「分數」,這種學習成長便容易被評價為「無效」;再者,在許多分數至上主義的相關議題推波助瀾中,也增添了學生與家長服膺「分數」,一切以分數是瞻的學習結果論的思維慣性,這既是長久社會風氣造成的,也是社會競爭條件下的不得已結果。
 
(雖然筆者同樣認為,「分數」雖不等於能力,但卻乎有其必要!)
 
  然而,相同的內容,仍然可以因為「學習方法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結果;同樣的路徑,也可以因為教學方法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影響。關鍵就在於,處在教學現場的師生,是否站在相同的認知平台上,共同面對「新時代的知識讀解環境」。
 
  換言之,知識的目的不變、知識的結果不變(就是上述那一段反覆出現的魔咒),卻是在知識的應用與學習的方法上,有了需要調整與修正的必要。
  原因無他,我們早已經進入「知識流動化」的時代。
  這一秒被印在書上的知識,下一秒就成為了歷史;這一秒被教授的知識,下一秒有可能已經被更新更準確的結果替代。如果是這樣,我們是否還需要強迫孩子記憶與背誦書本知識?強迫他們認識知識?還是,他們更需要的是「認識知識的方法」。
  在這個前提下,重點不只是「老師的認知與教法」,更必須從孩子們的「學習方法」改變起!
 
比起教法,學好閱讀更在乎「學法」
 
  回過頭來,舉凡所有複雜知識與技術的運用,首重「理解」,沒有準確且確實的理解,何來精準且適當的應用?理念再高妙、教法再新潮,孩子沒有跟著修正、調整,找出適合不同個性與能力的差異性學習方式,終究無法有效融合跨領域知識。
  更簡單地說,單一領域的知識尚且學習得踉踉蹌蹌、漏洞百出,現在竟然還要求孩子們進一步要學習「跨領域學習與應用」的技能,可能嗎?
  複數(不交互跨科)科別的學習與鑽研尚且令許多孩子應接不暇、步履維艱了,教育新創者們現在卻還要求孩子必須具備「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知識與應用力」?
 
How it posiible?
 
  最終可以預見的結果,將是一批又一批被新創教育者當作理念犧牲品的孩子們,被輕描淡寫地用「孩提時期就該好好玩」帶過,而完全避而不談當初這些教育理念買辦們曾經賦予這些理念多麼深刻且沉重的企圖?
  而過程中只要有一兩個能力足堪負荷的孩子,幸運地在這新創教育的理念實驗中脫穎而出,這樣的新創教育理念就會被大張旗鼓地渲染成為一種「不得不跟進」的教育熱潮(或曰:教育成功學?),至於那些能力尚待啟蒙的孩子呢?那些更需要深度與階段性累積訓練的孩子們呢?(這不就仍是另類極端的菁英主義?就像補習班們口永遠只貼著考上前三志願的孩子?而更多那些積極努力想要向前爭取的孩子們呢?誰在乎過他們的需要?)
 
  數年來,從PISA到PIRLS,在到現在的STEAM,究竟是我們的教育機構笨重且愚駑、冥頑不靈地霸佔著既有的教育資源不肯「更新」,抑或是我們其實都忽略了更重要的教育細節,只好換湯不換藥地一直輪轉著不同的「教育名詞」,而其實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教法」,是在「學法」?
  
  不管教育系統如何遞嬗、教育制度如何更迭,我們的孩子是否真正學習到了適合自己、能夠持續延展與深化的學習方法?還是家長與孩子們只是被迫在一套又一套不同的教育體制中做選擇?然後花費時間和經費,承擔一次次摸索與嘗試後的衝擊,而最終,孩子仍舊無法真正養成自己應具備的學習能力?
  
  還記得筆者就讀研究所時,受過一位自哈佛大學學習歸國的教授前輩的教誨,內容是這樣說的:
 
  一旦開啟了學習機制,到哪裡都可以持續不斷學習。
 
  再回頭看看現在台灣教育現場的諸多「體制」,孩子們所面臨的,究竟是老師們賣弄「教法」的實驗場?還是真正「學習學習方法」的「學校」?
 
脫下教育商品化的外衣,回歸學習本質
 
  很可惜,偏偏過於簡單(卻重要)的事,一向沒什麼吸引人的魅力。一個教育機構,只單純的說「我們正在努力地教會孩子學習方法」,非但乏人問津,甚至被教育同業鄙夷為「只會做那麼基本的事」;但若是換上了「英文」的新衣,今天PISA一下、明天PIRLS一下,後天STEAM一下,不只網路流量瞬間暴增、話題倍出,還能因此博得個「教育與時俱進的美名」,至於這些名詞背後的實際執行準確度?教師水平?孩子們是否適應?教材?內容的深淺?又有誰敢挑戰?又有誰肯正視這股熱潮背後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與後續問題?
  在這個「不變」就是保守、頑固、守舊的新創教育市場浪潮中,是否有真正顛撲不破的教育價值需要守護?還是索性大家一起沉淪,共同賣弄教育新創名詞,交互買辦,反正「玩都玩別人家的孩子」?
  寫到這裡,真心為台灣學童目前所經歷的教育環境感到疑惑。
  究竟什麼才是學習的本質?
  用正確的心態學習、用適當的方式閱讀、學好閱讀的方法、學好思考的架構,並進一步學好從閱讀理解到表達的完整流程,真正為孩子的學習知識的基礎能力紮根,到那個時候,「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之跨學科方法,使得自己在面對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時,懂得善用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動手實踐想法、解決問題。」才有真正可能被實踐的一天。
  為什麼?
  在我們不斷期待孩子能跨領域習得各種活用知識的方法前,請讓我們先問問自己:
  孩子學好閱讀科學知識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技術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工程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藝術的方法了嗎?
  孩子學好閱讀數學的方法了嗎?
  如果我們的孩子們在「分科學習的方法」上都尚未完全成熟,我們又怎麼能汲汲營營要求訓練他們,只為了滿足大人們以吸睛、賺流量為目的的前衛教育理念,一步登天地立刻學習並懂得「跨學科的知識實踐方法」?
  此時,身為教育現場的第一線教師們,是否也該捫心自問,究竟該為了話題和流行,持續販賣教育術語與兜售浮面的教育標語,還是該回到真正的教育核心,為了累積孩子的實際能力而耕耘?
 
結語
 
  教育的本質,不只是知識供給,更是協助孩子們建立「學習與認識知識的方式」,競逐口號式、標語式的教育議題,卻沒有提供實質完整的教育實踐內容,使得前線老師被批評為「跟不上時代」,使得既有(相對之下)完善的體制被批評為「不符合時代」,使得正在學習的孩子被迫承受一改再改、一變再變、充滿詮釋彈性和實施模糊地帶的教育內容,最後受害的,是整個國家,是一整個世代的孩子的思想、行為甚至後續的國家文化,豈可輕忽?
  別忘了,STEAM就是美國國民教育,然後,現在引進台灣的版本,真的已經「在地化」(Localized)了嗎?在地化了的STEAM還是STEAM嗎?
  還是,我們終究需要建立根植於自己社會文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論,以及教育內容?
  拋開複雜與花俏的話術,讓孩子專心學好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