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教育】別傻了!YOUTUBER才是孩子的老師!

別傻了!YOUTUBER才是孩子的老師!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3038
 
KOL世代來臨!孩子的選擇變多了
 
  你一定聽過「網紅」,那你可能也就會聽過「KOL」(KEY OPINION Leader),關於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網路上已經有許多不同的分析,然而,在這裡不厭其煩地多做說明一下:
 
◎網紅:
  因為特定行為、話題、說話風格、特殊事件等,造成瞬間討論度、話題性、攻佔媒體版面,造成一定程度流量的「人(當然也可能是非人)或者團體」。
由於網紅的型態各異,又必須持續搶占版面(為保持流量以爭取業配),因此很難有特定的類型,也必須要因應炒作流量的需求,時時更新議題或大膽挑戰禁忌。
 
◎KOL:
  這種意見領袖,閱聽受眾通常有特定的年齡層、性別、職業、興趣,甚至特定的階層、出身、學養等等。他們通常鎖定特定範圍,典型的如:美妝、穿搭、烹飪、美食、旅遊、網購、或是知識介紹、語言教學等等,鮮少跨領域到別的項目去。(除非涉及:政治、性別、環保等意識形態)
  
  等等!這跟孩子的老師有什麼關係?
  
  大有關係!YOUTUBER成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後,為孩子們的學習帶來的最大衝擊是:「選擇增加」。這種選擇,不僅是知識學習上的選擇,也意味著注意力上的選擇
  比起枯燥乏味的課堂(背後還夾帶著記誦和考試),我寧可選擇不用花腦筋又搞笑的YOUTUBE內容;
  比起那些看膩了的臉孔(又不好笑),我寧可選擇常常搞很多噱頭、挑戰禁忌的YOUTUBER內容;
  比起學校中不能選擇自己想學習的內容,我寧可上網去尋找那些我覺得有趣的內容(即使那些內容是YOUTUBE演算法餵給我的,即使那些內容大部分並不營養)
  退一百步,連youtube上的影音平台、抖音等等媒體,都可能是餵養我們孩子知識與資訊的來源,對吧?
  當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學校(班級)老師的被比較基準,不再是隔壁班的同科目老師、不再是隔壁學校的老師,也不再是哪間補教名師,而是必須跟所有網路上看得見的、搜尋得到「網紅與KOL」比較:
  同樣,老師們的知識體系也被迫(往好的方面想)必須接受學生們的集體檢視--老師說的是對的嗎?老師的觀念是正確的嗎?老師提出的論點有根據嗎?等等。然而,最根本的挑戰是:
  「老師,為什麼你都吸引不了(不再吸引)學生的注意?」
  「老師,你應該向那些網紅一樣,讓孩子覺得你有趣啊!」
  「老師,為什麼你不像那些網紅一樣,去準備一些梗呢?」
  孩子走進學校,看著台上的老師,今天老師和昨天仍舊一樣,今天的課程也仍舊延續昨天的段落。「好無聊喔」(而且還要考試...)
  無法吸引學生,成為了老師會不會教的重要指標。
  只不過,孩子的選擇,真的變多了,但是,學習品質有變好嗎?
 
選擇變多,選擇背後的陷阱卻加倍複雜
 
  最近一則十分火紅的冷新聞,是關於一位網紅團體的主要人員,被粉絲尾隨繼而引發糾紛的新聞,大意是:該網紅遭粉絲糾纏,以至於最後發生肢體衝突,需要直播道歉(兼發動公審)。(由於本站之教育性質,詳細情形請參考連結
  其中一段非常值得人深省的內容是,這位網紅在直播上的一段話,大意是:「網紅是一種工作,會在影片中塑造出一個角色特色,也因為大家愛看和愛聽,而必須要變成大家所期待的人格特質,做大家喜歡看他們做的事,但並不代表他們私底下也是這樣。」(他舉的例子是:包括他們在影片中聞他人的內褲之類的...)
  (本文無意興起YOUTUBER道德檢查)只不過,問題來了,當YOUTUBER為了爭取「流量」而做出了一些挑戰禁忌與尺度的舉止時,誰來幫助家長們過濾這些內容的「真實性」、「虛構性」、「合理性」甚至是「荒謬性」?又有誰能再一旁提醒孩子這些內容可能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包括價值觀的、行為尺度的、意識形態的、言行舉止的?
  我們總不能在孩子開始模仿並且犯錯之後,(網紅們或KOL)才輕挑告訴這些把網路表演當真實/事實)的觀眾(大部分都是學生):
  「拜託~有誰分辨不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怎麼知道他們會把這個當真?」
  「拜託!我們又不是學校老師!這種事應該交給學校老師吧?」
  「都幾歲了還分不清楚真假喔?」
  「拜託,這本來就不是給"他們"看的啊!」
  
  一旦網紅或KOL的內容有爭議、訛誤或虛構成分時,我們最常聽到的通常都是:
  「其實我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啊!」
  「我們只是做效果的而已...」
  「好吧~那我們道歉,對不起,誤導大家...」
  
  然後呢?
 
  說白了,今天這起糾紛的成因,或許就是網紅(老師)自己一手教養出來的「學生」的回饋,不是嗎?
  然而,事實上,這也就是我們的孩子目前所接觸到的大部分媒體環境。也就是孩子在學校老師以外,最重要的知識與資訊接觸來源。
  這些,還不包括我們觸目所及的新聞媒體、電視傳播媒體中的各種「綜藝化現實」,在在都使得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不是那麼容易分清楚真實與虛構的環境中。
  偏偏,家長們又無法時時扮演督導者、過濾者,甚至環境封鎖的角色:
  「難道真的要完全禁止孩子上網嗎?」
  「難道真的要完全不讓孩子使用手機嗎?」
  「難道真的要封鎖孩子使用社群軟體嗎?」
  面對「眾多參差不齊的學習選擇」,當孩子睜開眼睛,觸目所及的媒體環境全都可能是孩子的「老師」時,我們該怎麼陪伴並協助孩子,「成為自己的老師」,養成一定程度的判斷力,「有效慎選所接觸到的資訊」?
 
答案可能是悲觀的:辦不到,除非...
 
  網路媒體是一把雙面刃(以前覺得不以為然的作文題目,今日寫起來,卻格外諷刺),一方面,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要想關起來,已絕無可能;二來,既然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善用網路資源,打開無遠弗屆的知識之門,同樣就必須承擔網路世界中可能挾帶的資訊陷阱與黑洞。
  再者,相較於「有用的知識」,「無用的資訊」往往以各種粉飾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的孩子眼前:可能是搞笑的行為、大膽的言談、誇張的意見、譁眾取寵的理念甚至是虛構與缺乏驗證的知識、以訛傳訛的現實等等,被包裝成孩子們的「師者」的樣貌。
  當孩子們可以選擇輕鬆、無負擔的學習對象時,誰願意去看那些需要思考、甚至可能面對一而再再而三挫折的學習過程呢?有遊戲玩,誰願意讀那些硬派的知識?有網路搞笑影片可看,誰要看那些需要更多背景知識、更多實踐驗證的開放式課程呢?
  有,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也因此,我們不得不真正冷靜下來思考,或許面對多媒體時代的包圍與圍剿,真正適合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或許不是越來越多,反而是越來越少。除非,身為家長的我們,開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從改變學習的輪廓開始。並且認真的問自己:「面對現在這種資訊環境,我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
 
改變學習的輪廓:不是學什麼,而是「用什麼來學什麼」
 
  探索知識的鑰匙在網路世代已經被打開了。
  知識也不再只是被死死地鎖在圖書館裡。
  知識不再局限於文字,不只影像,甚至可以觸摸、品聞、聆聽,甚至以VR或AR的形式身歷其境。
  知識的傳遞,自然也不該只是「一呼百諾式」的,只侷限在課堂中,「聽老師講知識」。
  這是否和早期的「理解聖經爭議」有點似曾相識?
  到底接觸知識,是否一定要透過老師?
  又或是,我們要培養孩子能夠直接接受、理解知識的能力?
  當我們的孩子被迫只能依靠老師來理解知識時?我們的孩子懂得學習了嗎?還是他只是個知識的接受者?
  當我們的孩子能夠不再依賴老師的傳授,而是能夠透過自己的學習,開啟與老師的互動,並且演繹出更多可能性,我想我們的孩子不只懂得了知識,他們也已經懂得了學習。
  闔上書本,
  您的孩子是轉頭目不轉睛地盯著YOUTUBE看嗎?
  離開教室,
  您的孩子是開啟一個又一個遊戲,直到下一次學習開始嗎?
  當YOUTUBE快速地取代老師在學生心中的知識地位與資訊來源時,我們(孩子們)真的已經建立好「學習的方法與認知」嗎?我們如何才能確保孩子不被這種知識與資訊雜訊的洪流沖刷?
 
  唯有學好閱讀。
 
  
 
別傻了!YOUTUBER才是孩子的老師!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3038
 
KOL世代來臨!孩子的選擇變多了
 
  你一定聽過「網紅」,那你可能也就會聽過「KOL」(KEY OPINION Leader),關於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網路上已經有許多不同的分析,然而,在這裡不厭其煩地多做說明一下:
 
◎網紅:
  因為特定行為、話題、說話風格、特殊事件等,造成瞬間討論度、話題性、攻佔媒體版面,造成一定程度流量的「人(當然也可能是非人)或者團體」。
由於網紅的型態各異,又必須持續搶占版面(為保持流量以爭取業配),因此很難有特定的類型,也必須要因應炒作流量的需求,時時更新議題或大膽挑戰禁忌。
 
◎KOL:
  這種意見領袖,閱聽受眾通常有特定的年齡層、性別、職業、興趣,甚至特定的階層、出身、學養等等。他們通常鎖定特定範圍,典型的如:美妝、穿搭、烹飪、美食、旅遊、網購、或是知識介紹、語言教學等等,鮮少跨領域到別的項目去。(除非涉及:政治、性別、環保等意識形態)
  
  等等!這跟孩子的老師有什麼關係?
  
  大有關係!YOUTUBER成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後,為孩子們的學習帶來的最大衝擊是:「選擇增加」。這種選擇,不僅是知識學習上的選擇,也意味著注意力上的選擇
  比起枯燥乏味的課堂(背後還夾帶著記誦和考試),我寧可選擇不用花腦筋又搞笑的YOUTUBE內容;
  比起那些看膩了的臉孔(又不好笑),我寧可選擇常常搞很多噱頭、挑戰禁忌的YOUTUBER內容;
  比起學校中不能選擇自己想學習的內容,我寧可上網去尋找那些我覺得有趣的內容(即使那些內容是YOUTUBE演算法餵給我的,即使那些內容大部分並不營養)
  退一百步,連youtube上的影音平台、抖音等等媒體,都可能是餵養我們孩子知識與資訊的來源,對吧?
  當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學校(班級)老師的被比較基準,不再是隔壁班的同科目老師、不再是隔壁學校的老師,也不再是哪間補教名師,而是必須跟所有網路上看得見的、搜尋得到「網紅與KOL」比較:
  同樣,老師們的知識體系也被迫(往好的方面想)必須接受學生們的集體檢視--老師說的是對的嗎?老師的觀念是正確的嗎?老師提出的論點有根據嗎?等等。然而,最根本的挑戰是:
  「老師,為什麼你都吸引不了(不再吸引)學生的注意?」
  「老師,你應該向那些網紅一樣,讓孩子覺得你有趣啊!」
  「老師,為什麼你不像那些網紅一樣,去準備一些梗呢?」
  孩子走進學校,看著台上的老師,今天老師和昨天仍舊一樣,今天的課程也仍舊延續昨天的段落。「好無聊喔」(而且還要考試...)
  無法吸引學生,成為了老師會不會教的重要指標。
  只不過,孩子的選擇,真的變多了,但是,學習品質有變好嗎?
 
選擇變多,選擇背後的陷阱卻加倍複雜
 
  最近一則十分火紅的冷新聞,是關於一位網紅團體的主要人員,被粉絲尾隨繼而引發糾紛的新聞,大意是:該網紅遭粉絲糾纏,以至於最後發生肢體衝突,需要直播道歉(兼發動公審)。(由於本站之教育性質,詳細情形請參考連結
  其中一段非常值得人深省的內容是,這位網紅在直播上的一段話,大意是:「網紅是一種工作,會在影片中塑造出一個角色特色,也因為大家愛看和愛聽,而必須要變成大家所期待的人格特質,做大家喜歡看他們做的事,但並不代表他們私底下也是這樣。」(他舉的例子是:包括他們在影片中聞他人的內褲之類的...)
  (本文無意興起YOUTUBER道德檢查)只不過,問題來了,當YOUTUBER為了爭取「流量」而做出了一些挑戰禁忌與尺度的舉止時,誰來幫助家長們過濾這些內容的「真實性」、「虛構性」、「合理性」甚至是「荒謬性」?又有誰能再一旁提醒孩子這些內容可能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包括價值觀的、行為尺度的、意識形態的、言行舉止的?
  我們總不能在孩子開始模仿並且犯錯之後,(網紅們或KOL)才輕挑告訴這些把網路表演當真實/事實)的觀眾(大部分都是學生):
  「拜託~有誰分辨不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怎麼知道他們會把這個當真?」
  「拜託!我們又不是學校老師!這種事應該交給學校老師吧?」
  「都幾歲了還分不清楚真假喔?」
  「拜託,這本來就不是給"他們"看的啊!」
  
  一旦網紅或KOL的內容有爭議、訛誤或虛構成分時,我們最常聽到的通常都是:
  「其實我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啊!」
  「我們只是做效果的而已...」
  「好吧~那我們道歉,對不起,誤導大家...」
  
  然後呢?
  說白了,今天這起糾紛的成因,或許就是網紅(老師)自己一手教養出來的「學生」的回饋,不是嗎?
  然而,事實上,這也就是我們的孩子目前所接觸到的大部分媒體環境。也就是孩子在學校老師以外,最重要的知識與資訊接觸來源。
  這些,還不包括我們觸目所及的新聞媒體、電視傳播媒體中的各種「綜藝化現實」,在在都使得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不是那麼容易分清楚真實與虛構的環境中。
  偏偏,家長們又無法時時扮演督導者、過濾者,甚至環境封鎖的角色:
  「難道真的要完全禁止孩子上網嗎?」
  「難道真的要完全不讓孩子使用手機嗎?」
  「難道真的要封鎖孩子使用社群軟體嗎?」
  面對「眾多參差不齊的學習選擇」,當孩子睜開眼睛,觸目所及的媒體環境全都可能是孩子的「老師」時,我們該怎麼陪伴並協助孩子,「成為自己的老師」,養成一定程度的判斷力,「有效慎選所接觸到的資訊」?
 
答案可能是悲觀的:辦不到,除非...
 
  網路媒體是一把雙面刃(以前覺得不以為然的作文題目,今日寫起來,卻格外諷刺),一方面,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要想關起來,已絕無可能;二來,既然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善用網路資源,打開無遠弗屆的知識之門,同樣就必須承擔網路世界中可能挾帶的資訊陷阱與黑洞。
  再者,相較於「有用的知識」,「無用的資訊」往往以各種粉飾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的孩子眼前:可能是搞笑的行為、大膽的言談、誇張的意見、譁眾取寵的理念甚至是虛構與缺乏驗證的知識、以訛傳訛的現實等等,被包裝成孩子們的「師者」的樣貌。
  當孩子們可以選擇輕鬆、無負擔的學習對象時,誰願意去看那些需要思考、甚至可能面對一而再再而三挫折的學習過程呢?有遊戲玩,誰願意讀那些硬派的知識?有網路搞笑影片可看,誰要看那些需要更多背景知識、更多實踐驗證的開放式課程呢?
  有,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也因此,我們不得不真正冷靜下來思考,或許面對多媒體時代的包圍與圍剿,真正適合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或許不是越來越多,反而是越來越少。除非,身為家長的我們,開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從改變學習的輪廓開始。並且認真的問自己:「面對現在這種資訊環境,我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
 
改變學習的輪廓:不是學什麼,而是「用什麼來學什麼」
 
  探索知識的鑰匙在網路世代已經被打開了。
  知識也不再只是被死死地鎖在圖書館裡。
  知識不再局限於文字,不只影像,甚至可以觸摸、品聞、聆聽,甚至以VR或AR的形式身歷其境。
  知識的傳遞,自然也不該只是「一呼百諾式」的,只侷限在課堂中,「聽老師講知識」。
  這是否和早期的「理解聖經爭議」有點似曾相識?
  到底接觸知識,是否一定要透過老師?
  又或是,我們要培養孩子能夠直接接受、理解知識的能力?
  當我們的孩子被迫只能依靠老師來理解知識時?我們的孩子懂得學習了嗎?還是他只是個知識的接受者?
  當我們的孩子能夠不再依賴老師的傳授,而是能夠透過自己的學習,開啟與老師的互動,並且演繹出更多可能性,我想我們的孩子不只懂得了知識,他們也已經懂得了學習。
  闔上書本,
  您的孩子是轉頭目不轉睛地盯著YOUTUBE看嗎?
  離開教室,
  您的孩子是開啟一個又一個遊戲,直到下一次學習開始嗎?
  當YOUTUBE快速地取代老師在學生心中的知識地位與資訊來源時,我們(孩子們)真的已經建立好「學習的方法與認知」嗎?我們如何才能確保孩子不被這種知識與資訊雜訊的洪流沖刷?
 
  唯有學好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