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國中會考】108年會考模擬試題--寫作分析

題型分析師資/郭靜如
字數:1315
 
108年第三次國中會考模擬考--國文科昨天剛結束
 
這次的國文寫作題目是:「關於計畫與變化,我的想法是....」
簡單來說,屬於「衝突型寫作」(計畫派 vs. 變化派)
而寫作說明中的甲、乙、丙三方,剛好各自表述了對於這兩端點的想法:
 
甲:計畫有用論,還可用計畫支持變化
乙:計畫無用論,變化往往超出計畫
丙:折衷派,計畫變化都要考量在內。(小編呢喃:不是廢話嗎?)
 
這三個暗樁(?),就那麼恰好,
暗合了黑格爾的「正/反/合」邏輯推導觀
而替沒有頭緒的學生們,建立了能夠切入的基本書寫架構,
簡言之,就是替學生從原本的「申論題」變成了「選擇題」
 
學生只需要從三者中任選比較貼近自己(狀態或想法)的角度來發揮即可。
 
(小編呢喃: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小編呢喃:對....真的這樣就結束了。)
 
所以,這其實是個「封閉型的寫作題目」,
基本上學生會寫出怎樣的「結果」、「內容」
閱卷老師們大抵也都瞭然於心
因此,一旦真的三選一,
想要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和注意力,並寫出脫穎而出的內容
難度就變得很高了
因為,你很難再既有的框架中,在「思考角度上有所突破」,
(小編怒吼:難道你要寫: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計畫,無招勝有招?)
也因為差異化被寫作說明提供的選項侷限了,
使得這次的練習,又可能從觀點的陳述,
被拉回到了「比看誰詞藻華美、名言佳句、無病呻吟」的老路。
(其實更多的是出題老師擔心學生沒有依規可循而躊躇難以下筆吧?)
 
 
那麼,就真的沒招了嗎?
真的只能寫這種老師們愛看的陳腔濫調嗎?
首先,簡單分析一下,
像這類封閉型寫作題目的出題方向,到底要考驗學生哪些能力:
 
(1)是否具備「分析能力」
分析兩照(計畫存廢/變化有無)各自對於達成目標的「影響」。
 
(2)是否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自我剖析,我(學生)是屬於哪一種類型,乖乖對號入座
要嘛,自我批判,因為一篇作文而從此洗心革面(所謂的寫作文心靈改革大法)
要嘛,落井下石,沒計畫一遇到變化就容易全盤盡墨(同上)
要嘛,上帝視角,有計劃很好,但也彈性調整也很重要的空間(小編暴走:會有人不知道嗎??)
 
(3)是否具備「情境具現化能力」
幾乎每年作文,都會希望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生活周遭的觀察」
(其實也就是兩個字:「舉例」)
因此,這種封閉型題目的舉例,也會因為架構問題,
而顯得死板老套:
事前計畫--順利完成,計畫好棒棒
事前計畫--變化來襲,計畫被衝擊
事前計畫--變化來襲,要懂得適時調整(小編疑惑:難道不調整嗎?)
沒有事前計畫--所以做事漫無章法,事倍功半
 
大概很難有的五種樣板文章可以想了。
 
除非,除非,我們還能把「深度模式」(Depth Model)寫出來。
那麼,關於這類題目,可以思考出怎樣的深度模式呢?
──────
(以下寫作請注意,部分批改老師未必能夠接受跳出框架思考,請酌量服用)
──────
1.計畫用來因應各種變化
切入點:鍛鍊「擬訂計畫的完整度、細節力」
 
2.變化難以避免,無需太多計畫
切入點:鍛鍊「能預期變化發展方向的嗅覺」
 
3.要保持彈性,適時調整
切入點:鍛鍊「原則」「執行計畫的果決力」
 
當全國15萬考生都在甲、乙、丙三者之間作選擇,而且乍看之下「結論」早已昭然若揭之時,我們則改從「執行計畫的過程」、「面對變化的反應」去嘗試跳脫框架,寫出全新的見識與角度,如此一來,就不容易被既有的框架侷限了!
 
關鍵就在於「開啟思考的深度模式」。
 
然而,無論是對原本就害怕寫作的同學、詞藻華麗見長的同學、擅長寫老師愛看的內容的同學,「深度模式」往往最難以駕馭,原因無他,因為部分學生根本缺乏「深度理解文意的能力」。
 
所以,想要學好寫作,並且練就思考的深度模式,可供練習的方向之一是,當題目拿到手時,第一件事,不應是去思考「題目要我寫什麼」,而該是「我能站在題目的基礎上寫出什麼」,如此一來,就不會輕易掉入題目預設的框架中,而是能寫出自己的視野與觀點,而開闢出較為新穎的角度與深度了!
 
好了,解析就到這邊。希望對各位國中九年級準考生的寫作有所助益唷!
 
距離109國中會考,還有一次模擬考,同學們!一起打開你們的寫作深度模式吧!
題型分析師資/郭靜如
字數:1315
 
108年第三次國中會考模擬考--國文科昨天剛結束
 
這次的國文寫作題目是:「關於計畫與變化,我的想法是....」
簡單來說,屬於「衝突型寫作」(計畫派 vs. 變化派)
而寫作說明中的甲、乙、丙三方,剛好各自表述了對於這兩端點的想法:
 
甲:計畫有用論,還可用計畫支持變化
乙:計畫無用論,變化往往超出計畫
丙:折衷派,計畫變化都要考量在內。(小編呢喃:不是廢話嗎?)
 
這三個暗樁(?),就那麼恰好,
暗合了黑格爾的「正/反/合」邏輯推導觀
而替沒有頭緒的學生們,建立了能夠切入的基本書寫架構,
簡言之,就是替學生從原本的「申論題」變成了「選擇題」
 
學生只需要從三者中任選比較貼近自己(狀態或想法)的角度來發揮即可。
 
(小編呢喃: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
(小編呢喃:對....真的這樣就結束了。)
 
所以,這其實是個「封閉型的寫作題目」,
基本上學生會寫出怎樣的「結果」、「內容」
閱卷老師們大抵也都瞭然於心
因此,一旦真的三選一,
想要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和注意力,並寫出脫穎而出的內容
難度就變得很高了
因為,你很難再既有的框架中,在「思考角度上有所突破」,
(小編怒吼:難道你要寫: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計畫,無招勝有招?)
也因為差異化被寫作說明提供的選項侷限了,
使得這次的練習,又可能從觀點的陳述,
被拉回到了「比看誰詞藻華美、名言佳句、無病呻吟」的老路。
(其實更多的是出題老師擔心學生沒有依規可循而躊躇難以下筆吧?)
 
 
那麼,就真的沒招了嗎?
真的只能寫這種老師們愛看的陳腔濫調嗎?
首先,簡單分析一下,
像這類封閉型寫作題目的出題方向,到底要考驗學生哪些能力:
 
(1)是否具備「分析能力」
分析兩照(計畫存廢/變化有無)各自對於達成目標的「影響」。
 
(2)是否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自我剖析,我(學生)是屬於哪一種類型,乖乖對號入座
要嘛,自我批判,因為一篇作文而從此洗心革面(所謂的寫作文心靈改革大法)
要嘛,落井下石,沒計畫一遇到變化就容易全盤盡墨(同上)
要嘛,上帝視角,有計劃很好,但也彈性調整也很重要的空間(小編暴走:會有人不知道嗎??)
 
(3)是否具備「情境具現化能力」
幾乎每年作文,都會希望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生活周遭的觀察」
(其實也就是兩個字:「舉例」)
因此,這種封閉型題目的舉例,也會因為架構問題,
而顯得死板老套:
事前計畫--順利完成,計畫好棒棒
事前計畫--變化來襲,計畫被衝擊
事前計畫--變化來襲,要懂得適時調整(小編疑惑:難道不調整嗎?)
沒有事前計畫--所以做事漫無章法,事倍功半
 
大概很難有的五種樣板文章可以想了。
 
除非,除非,我們還能把「深度模式」(Depth Model)寫出來。
那麼,關於這類題目,可以思考出怎樣的深度模式呢?
──────
(以下寫作請注意,部分批改老師未必能夠接受跳出框架思考,請酌量服用)
──────
1.計畫用來因應各種變化
切入點:鍛鍊「擬訂計畫的完整度、細節力」
 
2.變化難以避免,無需太多計畫
切入點:鍛鍊「能預期變化發展方向的嗅覺」
 
3.要保持彈性,適時調整
切入點:鍛鍊「原則」「執行計畫的果決力」
 
當全國15萬考生都在甲、乙、丙三者之間作選擇,而且乍看之下「結論」早已昭然若揭之時,我們則改從「執行計畫的過程」、「面對變化的反應」去嘗試跳脫框架,寫出全新的見識與角度,如此一來,就不容易被既有的框架侷限了!
 
關鍵就在於「開啟思考的深度模式」。
 
然而,無論是對原本就害怕寫作的同學、詞藻華麗見長的同學、擅長寫老師愛看的內容的同學,「深度模式」往往最難以駕馭,原因無他,因為部分學生根本缺乏「深度理解文意的能力」。
 
所以,想要學好寫作,並且練就思考的深度模式,可供練習的方向之一是,當題目拿到手時,第一件事,不應是去思考「題目要我寫什麼」,而該是「我能站在題目的基礎上寫出什麼」,如此一來,就不會輕易掉入題目預設的框架中,而是能寫出自己的視野與觀點,而開闢出較為新穎的角度與深度了!
 
好了,解析就到這邊。希望對各位國中九年級準考生的寫作有所助益唷!
 
距離109國中會考,還有一次模擬考,同學們!一起打開你們的寫作深度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