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投書】是早期治療還是超速教養?家長對於幼兒發展認知的幾點觀察

 
撰稿人/石廷宇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關於愛因斯坦幼年時的經典故事吧!發明「相對論」、發現「重力波」的20世紀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語言能力要比其他兒童發展得更遲緩,直到4歲才開始說話。這個經典「教育成功學」案例,多少讓部分家長如釋重負──「原來,我的孩子並沒有問題啊……」
  也因此衍生出「愛因斯坦綜合症」(Einstein syndrome):由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所提出,指的是「智力超常的兒童說話能力形成明顯晚於正常兒童」,做為兒童成長時的某一發展特徵。
  近年來同樣蔚為風行的「幼兒成長徵候」還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情緒障礙、學習障礙等等。無獨有偶,這些病徵的背後分析,卻似乎都指向了幾個非常奇特的解釋,就是:
 
1.病徵的確切成因皆尚未釐清
2.此類病徵目前都沒有確切治療方法
3.這些病徵都不傾向被視為是「疾病」,而視為是一種「認知差異」
4.擁有這些病徵的人往往都被歸類為擁有超乎常人的優點
 
一夕之間,大家都急於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發現什麼了嗎?當過去多被視為負面的「成長徵狀」,因為巧妙的思維翻轉(就是「這類孩子通常比較聰明」這個被化約理解的特徵),突然「正名」成為某種肯定的價值判斷時,似乎對於家長和孩子,甚至是親/師/生之間,產生了某些連動影響。
 
首先,就是「標籤除罪化」現象。
 
上述孩子成長過程中諸多原本解讀為負面的「行為與反應」,隨著數位網路普及化的快速傳遞,家長間道德量尺的擴大效應(或者說道德量尺的過於主觀化),加之家長親身經驗型部落客、親子型youtuber、親子醫學型youtuber、知識型youtuber等等因為點閱率需求而快速消耗「親子話題」的推波助瀾,過去被視為較私密的親子互動與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細節,一夕之間,被翻轉為信手捻來便能大肆在檯面上討論的「教育時尚」。
 
當家長觀察到自己孩子的某種發展而上網查找資料時,往往能輕易查找到一堆與自己孩子有相同困擾的家長,並且因此產生漣漪效應。也因此為孩子的行為貼上不同標籤,從以往的負面觀感,因為「大家都和我一樣」而轉瞬變成為認識孩子、定義孩子的絕佳管道。
 
而當眾家youtuber透過親子關係這個「議題藍海」爭相招徠人氣與點閱率時,一定聳動程度的話題性、添加等比例的綜藝娛樂效果、必要強化家長的恐懼心理、適時放大孩子問題的嚴重性,都成為了必要的吸睛手段;也因為要讓「平常忙碌的家長」快速理解,而不得不將本來就比較複雜的教養互動,簡化為單調制式、淺顯易懂的「教養公式」。
 
正因如此,親子互動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細膩操作是否「一體適用」?眾家教養天規究竟是歸納法抑或是演繹法?從琳瑯滿目的「○○型孩子怎麼教」、「教養☆☆型孩子的五大妙招」、「N型人格學」等標題中,或許不難發現,一切教養的邏輯正在被簡約化、教條化與速食化。
 
長期被避之唯恐不及的一張張「標籤」,如今反倒成了家長認識孩子、介紹孩子時,琅琅上口的身份證明!
 
我的孩子有問題,我最清楚!
 
近日,在和某位媽咪洽談中得知,她帶著孩子去診所進行了語言方面的早期治療,經醫師診斷後,認為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
 
經過藥物和職能治療後,總算勉強符合了「標準」,但也引發了新的教養困擾:因為孩子的狀況「達標」了,所以無法再進一步接受「治療」。不過,雖然達標,卻仍舊離家長覺得孩子應有的成長發展步調,有一定的距離,套句媽媽的說法:「相較於同齡孩子來說,明顯要落後許多。為什麼大家都會,她卻不會?」
 
但一問之下,媽媽也真的沒有比較過到底大家有多「大」,只是從成績單上的數字上來理解,感覺起來是如此。
乍聽「孩子送去早療」,再比較根據近年來自己專注於理解力教育的現場經驗,若教育部或衛生部真的要統計,近十年,無論是「學習障礙」、「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語言發展遲緩」等症狀,如無意外,應該是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吧?果不其然。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統計,從2009年至2018年,光是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就從原本的16,167人,增長至26,471人。
 
為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數字暴增了將近一倍?
 
從抗拒、接納到過度接納
 
一旦親子互動的模式被各種媒體、KOL大量標準化、速食化,首當其衝的,便是認知出現了慣性反應與滑坡效應:
 
Step1孩子出現問題
Step2放大孩子的問題
Step3這個問題誰誰曾經提到過
Stpe4這個問題是○○○造成的
Step5我的孩子有○○○的問題
Step6○○○的問題要□□□才能解決。
 
所以,當家長們認真蒐羅、「集結眾家的說法之大成」,再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測」,各(大)診療機構量表的交叉評斷,再把google和facebook演算法造成的回聲室效應也算進去,這麼一系列推波助瀾之下孩子通常鮮少只會有單一「徵狀」,而是非常不意外的會特例地出現「複數徵候」(更別提有時候這些徵候彼此之間還可能是相互牴觸或衝突的)。
 
但無論如何,「我的孩子有問題」這一點是絕對沒問題的。
 
至於過去多傾向拒絕接受或絕口不提孩子「在發展上可能有問題」的家長態樣,現在不只是一改前非,轉而張開雙臂大方「接納」,甚至可能為了他人眼中彰顯自己是懂得愛與包容的家長,而出現了「過度接納」的情形──也就是「過早接納(承認)孩子是有問題的,並且積極尋找大量治療方法」的效應。
 
但實際情況是,孩子的發展節奏和一般的孩子可能並無二致,只是因為「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的影響,促使家長提早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這種過度接納的情形,使得孩子成長過程中階段性會遭遇的問題,越來越提早、也越來越被放大,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並且,都不允許只依靠親子互動來尋求解決(因為年齡過小的孩子尚不到可以「說理」或是「溝通」的階段),而是跳過「親子試錯」,直接尋求及仰賴職能治療或親子諮商,否則就極有可能被旁人視為「失職」!
 
誰在失速?誰又急著超速?
 
拋開愛因斯坦4歲以前仍不善於言詞的教育成功學案例,我們進入和煦的陽光午後,這位媽咪是從下面這句話開始的:
 
「我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第一時間就聽懂我的命令。」
「媽媽,為什麼孩子第一時間就要聽懂命令呢?」老師問。
「因為跟他哥哥比起來,他就是慢很多啊!」
「還有呢?」
「我總覺得,她在很多地方都不是敏銳,我常常說一些比較難的詞,她都還會問我是什麼意思……」「可是這不是她這個年級本來就該知道的嗎?」
 
媽媽的眼神露出些為倦意,對於孩子成長的焦急也全寫在臉上。
 
「嗯,您還有哪些近距離觀察呢?」
「對了!她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意思!就算要表達,也表達得不夠完整。」
「有多不完整呢?」老師試著釐清狀況。
「就是不完整!一件事情,如果你繼續追問,她就什麼都說不出來了!而且她用字遣詞都超級幼稚的!用來用去就是那些字,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為什麼不能幼稚呢?」老師不放棄的追問。
「小孩子總是要長大啊!整天說話那麼幼稚怎麼可以?」家長這時有點被問急了,卻也沒感受到特別的慍意。
我抓準時機,緩慢地吐出陳年老調:「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和成長步調,我們最擔心的,是家長拚命要孩子早一點學會這個、早一點學會那個,以至於孩子在很多學習的環節都還沒有站穩腳步、打穩基礎,就被逼得東先修、西趕進度,而失去了他們原有理解事物的節奏……」
果然,沒等我說完,「老師你說的這個我都知道!但是,她還是要長大啊!不趕快進步,整天渾渾噩噩,也不是辦法吧?況且,其他小孩都……」
 
家長的聲音在耳邊慢慢褪去,腦中響起的,是孩子的追不上家長腳步時的哭喊與迷惘;是孩子追不上家長的期待而在後頭徘徊和流浪的身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究竟是要「依著自己的經驗與腳步帶領孩子前進」?抑或是「以孩子的速度為速度」?
 
看著媽咪在面前慣性的深鎖著眉頭,我想,這道題,永遠不會有明確的標準答案。
 
我才不是你所說的「那種家長」
 
根據過往的經驗,看(說)到這裡,通常會有許多家長趕忙在心裡澄清:
 
「我才不會這樣,我平常根本不管她的好嗎!」
「我和這位媽媽不一樣啦!」
「你又沒跟他生活過!我每天跟我的孩子生活,我最清楚了!」
「我的孩子我最了解了!他啊……」
「我只是擔心孩子的未來而已!有錯嗎?」
 
或者把愛因斯坦搬出來:
「那是因為他是愛因斯坦好嗎!我的孩子又不是……」
 
不過,如果我們試著找出一些判斷「孩子學習歷程發展的研究報告」,屬於最嚴重的極端值,多半是「生理性的病徵」,而非尚且無法找出明確成因與治療方法的「認知差異上的病徵」(因為這未必是病,最多,只能說「孩子與普遍平均值的孩子來說有所不同」)。
 
整理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鄭玲宜的所列舉的報告,早療的發展問題大致可分為5項:
 
1.兒童青少年福利法:相較於同齡在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行為上有能力發展落後的現象。
2.衛福部發展鑑定準則:認知、溝通語言、動作、情緒調節、自閉類群、其他(感官、注意不足/執行功能、感覺統合、學習障礙等)六大類
3.異質性:不是「一種」疾病診斷,包含多種不同診斷(如智能不足、腦性麻痺、自閉症等等發展異常);以及其他雖無確切診斷、但能力落後,而在學習或適應上有特殊需求的孩童的總稱。
4.成因複雜。
5成找不到原因。(50%是找不出原因的比例,其實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真的那麼多不確定性,為什麼家長們會急於將孩子貼上「早療」的標籤呢?其實,這多半源自於家長「以愛為名」的不安全感:擔心他們以後趕不上其他人、擔心他們日後在學校會被欺負、擔心他們無法有璀璨的未來……
 
也由於這些發展過程中的諸多不確定性,鄭醫師提出了「早期介入」的方法論:
 
1.多數發展遲緩源於不可逆轉神經發展問題,或環境、教導、經驗因素。
2.提供孩子醫療、復健、教育資源,以及協助家庭提昇親職功能、因應危機、尋求資源的能力,可以降低發展遲緩衝擊、提高生活品質。
 
同時,她並針對親/師/生三端提出了專業建議:早期介入不等於做復健!兒童端需要的是能力促進、行為改變;家長端需要能夠正確理解、建立接納態度與有效能的教養;學校端則要調整教學的方法、結構環境與教室經營。畢竟,對孩子來說,真正的關鍵或許不在於「醫師如何治療」,而在於「父母如何判斷與應對」。
舉個簡單但卻值得深思的例子。針對1歲6個月(1歲5個月16天~1歲11個月15天)的孩子評測關於他們的認知反應的題目,其中幾項是:
 
.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能聽懂並遵從日常活中半數以上的口頭指令
.通常自顧自玩,大人反覆叫喚名字多次仍然不理會
針對4歲11個月16天~5歲11個月15天的孩子,評測題目有幾個和認知有關的題目是:
.能夠向別人述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能夠說出4種顏色的名稱
.能夠有「7」這個數量概念
 
但,如果孩子的生活與成長過程中,沒有提供她「足以擴充詞彙的環境與條件」,使得她沒有充足的詞彙表達己意,我們該用這個評測結果定義孩子嗎?
 
如果孩子所接受的指令,來自於無法準確表達指令或傳達訊息的家長(或是家長自己覺得表達得夠清楚、覺得孩子理所當然就應該聽懂,實際上則否)的時候,我們該用這項評測結果定義孩子嗎?
 
孩子正在全神貫注地玩樂時,大人們卻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干擾他們,並定義孩子是有問題的嗎?(如果換個場景,孩子們在讀書,大人們也會抱怨他們太專心部不好嗎?)只因場景的不同,就可能對評測帶來全然不同的結果時,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捩點)來說公平嗎?
 
顯然,這樣的評測題目,仍有諸多值得反思和斟酌之處,但是,當家長牽著孩子踏入機構時,我們是否早就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一定有問題」呢?
 
當孩子被斷定有問題,起碼我們可以將孩子不符合期待的表現,歸因於「他們生病了」;當孩子被診斷出有問題,至少醫生會告訴我們治療的方法(通常責任都不在家長),將孩子持續不符合期待的表現,歸因於「治療卻沒有改善」。所以,相較於需要花費時間與氣力「摸索」的親子關係,相較於需要大量「試錯」與「修復」的親子互動,簡單的用「醫療」的方式認識孩子,會不會是相對之下比較可以接受選擇?
我們真的不願意這麼想。
 
慢慢認識孩子,原來那麼難
 
如今,網路的普及讓正處於成長中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問題)越來越無所遁形,過去沒有特定標準答案和一致方法的教養模式,在速食化的網路生態中,越來越被形塑為「標準化的認識與解決模組」。孩子也越來越缺乏可以「依照自己的生長節奏逐步蛻變」的時間。
 
不僅如此,當爭相輩出的各路學者專家媽媽爸爸們群起各據媒體山頭時,為了網路聲浪、點閱率、分享、小鈴鐺等互動,滿坑滿谷的教養手段、教養專有名詞、有理論根據的、沒理論根據的、泛經驗論的,都因此而蓬勃地被創造與演繹出來。
 
然後,這些「標籤」輾轉成為了家長們認識孩子的速食管道。
然後,孩子身上的標籤越來越多、腳步越來越重,父母則是隨著話題的網路聲浪和演算法,越來越焦急、越來越疲乏。
 
當父母的教養列車越開越快,孩子的步伐跟不上了(卻又因此被視為是發展遲緩而多貼上一張標籤時),親子之間到底如何才能看得清楚,共同開往的目標途中的美麗風景呢?
 
突然想起莫文蔚的歌曲〈慢慢喜歡你〉中,有這樣幾句話:
 
慢慢喜歡你
慢慢的親密
慢慢聊自己
慢慢和你走在一起
慢慢我想配合你
慢慢把我給你
 
如今,「慢慢」是真的如此遙不可及?
家長,一個個以愛之名,赤裸裸地超速教養中。
孩子,一個個在退縮中失速成長。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早就發現了,卻不願面對?又或是仍要振振有詞地美化這難以復返的超速青春?
 
(作者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與媒體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
 
撰稿人/石廷宇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關於愛因斯坦幼年時的經典故事吧!發明「相對論」、發現「重力波」的20世紀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語言能力要比其他兒童發展得更遲緩,直到4歲才開始說話。這個經典「教育成功學」案例,多少讓部分家長如釋重負──「原來,我的孩子並沒有問題啊……」
  也因此衍生出「愛因斯坦綜合症」(Einstein syndrome):由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所提出,指的是「智力超常的兒童說話能力形成明顯晚於正常兒童」,做為兒童成長時的某一發展特徵。
  近年來同樣蔚為風行的「幼兒成長徵候」還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情緒障礙、學習障礙等等。無獨有偶,這些病徵的背後分析,卻似乎都指向了幾個非常奇特的解釋,就是:
 
1.病徵的確切成因皆尚未釐清
2.此類病徵目前都沒有確切治療方法
3.這些病徵都不傾向被視為是「疾病」,而視為是一種「認知差異」
4.擁有這些病徵的人往往都被歸類為擁有超乎常人的優點
 
一夕之間,大家都急於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發現什麼了嗎?當過去多被視為負面的「成長徵狀」,因為巧妙的思維翻轉(就是「這類孩子通常比較聰明」這個被化約理解的特徵),突然「正名」成為某種肯定的價值判斷時,似乎對於家長和孩子,甚至是親/師/生之間,產生了某些連動影響。
 
首先,就是「標籤除罪化」現象。
 
上述孩子成長過程中諸多原本解讀為負面的「行為與反應」,隨著數位網路普及化的快速傳遞,家長間道德量尺的擴大效應(或者說道德量尺的過於主觀化),加之家長親身經驗型部落客、親子型youtuber、親子醫學型youtuber、知識型youtuber等等因為點閱率需求而快速消耗「親子話題」的推波助瀾,過去被視為較私密的親子互動與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細節,一夕之間,被翻轉為信手捻來便能大肆在檯面上討論的「教育時尚」。
 
當家長觀察到自己孩子的某種發展而上網查找資料時,往往能輕易查找到一堆與自己孩子有相同困擾的家長,並且因此產生漣漪效應。也因此為孩子的行為貼上不同標籤,從以往的負面觀感,因為「大家都和我一樣」而轉瞬變成為認識孩子、定義孩子的絕佳管道。
 
而當眾家youtuber透過親子關係這個「議題藍海」爭相招徠人氣與點閱率時,一定聳動程度的話題性、添加等比例的綜藝娛樂效果、必要強化家長的恐懼心理、適時放大孩子問題的嚴重性,都成為了必要的吸睛手段;也因為要讓「平常忙碌的家長」快速理解,而不得不將本來就比較複雜的教養互動,簡化為單調制式、淺顯易懂的「教養公式」。
 
正因如此,親子互動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細膩操作是否「一體適用」?眾家教養天規究竟是歸納法抑或是演繹法?從琳瑯滿目的「○○型孩子怎麼教」、「教養☆☆型孩子的五大妙招」、「N型人格學」等標題中,或許不難發現,一切教養的邏輯正在被簡約化、教條化與速食化。
 
長期被避之唯恐不及的一張張「標籤」,如今反倒成了家長認識孩子、介紹孩子時,琅琅上口的身份證明!
 
我的孩子有問題,我最清楚!
 
近日,在和某位媽咪洽談中得知,她帶著孩子去診所進行了語言方面的早期治療,經醫師診斷後,認為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
 
經過藥物和職能治療後,總算勉強符合了「標準」,但也引發了新的教養困擾:因為孩子的狀況「達標」了,所以無法再進一步接受「治療」。不過,雖然達標,卻仍舊離家長覺得孩子應有的成長發展步調,有一定的距離,套句媽媽的說法:「相較於同齡孩子來說,明顯要落後許多。為什麼大家都會,她卻不會?」
 
但一問之下,媽媽也真的沒有比較過到底大家有多「大」,只是從成績單上的數字上來理解,感覺起來是如此。
乍聽「孩子送去早療」,再比較根據近年來自己專注於理解力教育的現場經驗,若教育部或衛生部真的要統計,近十年,無論是「學習障礙」、「過動」、「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語言發展遲緩」等症狀,如無意外,應該是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吧?果不其然。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統計,從2009年至2018年,光是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就從原本的16,167人,增長至26,471人。
 
為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數字暴增了將近一倍?
 
從抗拒、接納到過度接納
 
一旦親子互動的模式被各種媒體、KOL大量標準化、速食化,首當其衝的,便是認知出現了慣性反應與滑坡效應:
 
Step1孩子出現問題
Step2放大孩子的問題
Step3這個問題誰誰曾經提到過
Stpe4這個問題是○○○造成的
Step5我的孩子有○○○的問題
Step6○○○的問題要□□□才能解決。
 
所以,當家長們認真蒐羅、「集結眾家的說法之大成」,再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測」,各(大)診療機構量表的交叉評斷,再把google和facebook演算法造成的回聲室效應也算進去,這麼一系列推波助瀾之下孩子通常鮮少只會有單一「徵狀」,而是非常不意外的會特例地出現「複數徵候」(更別提有時候這些徵候彼此之間還可能是相互牴觸或衝突的)。
 
但無論如何,「我的孩子有問題」這一點是絕對沒問題的。
 
至於過去多傾向拒絕接受或絕口不提孩子「在發展上可能有問題」的家長態樣,現在不只是一改前非,轉而張開雙臂大方「接納」,甚至可能為了他人眼中彰顯自己是懂得愛與包容的家長,而出現了「過度接納」的情形──也就是「過早接納(承認)孩子是有問題的,並且積極尋找大量治療方法」的效應。
 
但實際情況是,孩子的發展節奏和一般的孩子可能並無二致,只是因為「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的影響,促使家長提早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這種過度接納的情形,使得孩子成長過程中階段性會遭遇的問題,越來越提早、也越來越被放大,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並且,都不允許只依靠親子互動來尋求解決(因為年齡過小的孩子尚不到可以「說理」或是「溝通」的階段),而是跳過「親子試錯」,直接尋求及仰賴職能治療或親子諮商,否則就極有可能被旁人視為「失職」!
 
誰在失速?誰又急著超速?
 
拋開愛因斯坦4歲以前仍不善於言詞的教育成功學案例,我們進入和煦的陽光午後,這位媽咪是從下面這句話開始的:
 
「我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第一時間就聽懂我的命令。」
「媽媽,為什麼孩子第一時間就要聽懂命令呢?」老師問。
「因為跟他哥哥比起來,他就是慢很多啊!」
「還有呢?」
「我總覺得,她在很多地方都不是敏銳,我常常說一些比較難的詞,她都還會問我是什麼意思……」「可是這不是她這個年級本來就該知道的嗎?」
 
媽媽的眼神露出些為倦意,對於孩子成長的焦急也全寫在臉上。
 
「嗯,您還有哪些近距離觀察呢?」
「對了!她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意思!就算要表達,也表達得不夠完整。」
「有多不完整呢?」老師試著釐清狀況。
「就是不完整!一件事情,如果你繼續追問,她就什麼都說不出來了!而且她用字遣詞都超級幼稚的!用來用去就是那些字,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為什麼不能幼稚呢?」老師不放棄的追問。
「小孩子總是要長大啊!整天說話那麼幼稚怎麼可以?」家長這時有點被問急了,卻也沒感受到特別的慍意。
我抓準時機,緩慢地吐出陳年老調:「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和成長步調,我們最擔心的,是家長拚命要孩子早一點學會這個、早一點學會那個,以至於孩子在很多學習的環節都還沒有站穩腳步、打穩基礎,就被逼得東先修、西趕進度,而失去了他們原有理解事物的節奏……」
果然,沒等我說完,「老師你說的這個我都知道!但是,她還是要長大啊!不趕快進步,整天渾渾噩噩,也不是辦法吧?況且,其他小孩都……」
 
家長的聲音在耳邊慢慢褪去,腦中響起的,是孩子的追不上家長腳步時的哭喊與迷惘;是孩子追不上家長的期待而在後頭徘徊和流浪的身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究竟是要「依著自己的經驗與腳步帶領孩子前進」?抑或是「以孩子的速度為速度」?
 
看著媽咪在面前慣性的深鎖著眉頭,我想,這道題,永遠不會有明確的標準答案。
 
我才不是你所說的「那種家長」
 
根據過往的經驗,看(說)到這裡,通常會有許多家長趕忙在心裡澄清:
 
「我才不會這樣,我平常根本不管她的好嗎!」
「我和這位媽媽不一樣啦!」
「你又沒跟他生活過!我每天跟我的孩子生活,我最清楚了!」
「我的孩子我最了解了!他啊……」
「我只是擔心孩子的未來而已!有錯嗎?」
 
或者把愛因斯坦搬出來:
「那是因為他是愛因斯坦好嗎!我的孩子又不是……」
 
不過,如果我們試著找出一些判斷「孩子學習歷程發展的研究報告」,屬於最嚴重的極端值,多半是「生理性的病徵」,而非尚且無法找出明確成因與治療方法的「認知差異上的病徵」(因為這未必是病,最多,只能說「孩子與普遍平均值的孩子來說有所不同」)。
 
整理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鄭玲宜的所列舉的報告,早療的發展問題大致可分為5項:
 
1.兒童青少年福利法:相較於同齡在知覺、認知、語言、動作和社會適應行為上有能力發展落後的現象。
2.衛福部發展鑑定準則:認知、溝通語言、動作、情緒調節、自閉類群、其他(感官、注意不足/執行功能、感覺統合、學習障礙等)六大類
3.異質性:不是「一種」疾病診斷,包含多種不同診斷(如智能不足、腦性麻痺、自閉症等等發展異常);以及其他雖無確切診斷、但能力落後,而在學習或適應上有特殊需求的孩童的總稱。
4.成因複雜。
5成找不到原因。(50%是找不出原因的比例,其實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真的那麼多不確定性,為什麼家長們會急於將孩子貼上「早療」的標籤呢?其實,這多半源自於家長「以愛為名」的不安全感:擔心他們以後趕不上其他人、擔心他們日後在學校會被欺負、擔心他們無法有璀璨的未來……
 
也由於這些發展過程中的諸多不確定性,鄭醫師提出了「早期介入」的方法論:
 
1.多數發展遲緩源於不可逆轉神經發展問題,或環境、教導、經驗因素。
2.提供孩子醫療、復健、教育資源,以及協助家庭提昇親職功能、因應危機、尋求資源的能力,可以降低發展遲緩衝擊、提高生活品質。
 
同時,她並針對親/師/生三端提出了專業建議:早期介入不等於做復健!兒童端需要的是能力促進、行為改變;家長端需要能夠正確理解、建立接納態度與有效能的教養;學校端則要調整教學的方法、結構環境與教室經營。畢竟,對孩子來說,真正的關鍵或許不在於「醫師如何治療」,而在於「父母如何判斷與應對」。
舉個簡單但卻值得深思的例子。針對1歲6個月(1歲5個月16天~1歲11個月15天)的孩子評測關於他們的認知反應的題目,其中幾項是:
 
.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能聽懂並遵從日常活中半數以上的口頭指令
.通常自顧自玩,大人反覆叫喚名字多次仍然不理會
針對4歲11個月16天~5歲11個月15天的孩子,評測題目有幾個和認知有關的題目是:
.能夠向別人述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能夠說出4種顏色的名稱
.能夠有「7」這個數量概念
 
但,如果孩子的生活與成長過程中,沒有提供她「足以擴充詞彙的環境與條件」,使得她沒有充足的詞彙表達己意,我們該用這個評測結果定義孩子嗎?
 
如果孩子所接受的指令,來自於無法準確表達指令或傳達訊息的家長(或是家長自己覺得表達得夠清楚、覺得孩子理所當然就應該聽懂,實際上則否)的時候,我們該用這項評測結果定義孩子嗎?
 
孩子正在全神貫注地玩樂時,大人們卻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干擾他們,並定義孩子是有問題的嗎?(如果換個場景,孩子們在讀書,大人們也會抱怨他們太專心部不好嗎?)只因場景的不同,就可能對評測帶來全然不同的結果時,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捩點)來說公平嗎?
 
顯然,這樣的評測題目,仍有諸多值得反思和斟酌之處,但是,當家長牽著孩子踏入機構時,我們是否早就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一定有問題」呢?
 
當孩子被斷定有問題,起碼我們可以將孩子不符合期待的表現,歸因於「他們生病了」;當孩子被診斷出有問題,至少醫生會告訴我們治療的方法(通常責任都不在家長),將孩子持續不符合期待的表現,歸因於「治療卻沒有改善」。所以,相較於需要花費時間與氣力「摸索」的親子關係,相較於需要大量「試錯」與「修復」的親子互動,簡單的用「醫療」的方式認識孩子,會不會是相對之下比較可以接受選擇?
我們真的不願意這麼想。
 
慢慢認識孩子,原來那麼難
 
如今,網路的普及讓正處於成長中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問題)越來越無所遁形,過去沒有特定標準答案和一致方法的教養模式,在速食化的網路生態中,越來越被形塑為「標準化的認識與解決模組」。孩子也越來越缺乏可以「依照自己的生長節奏逐步蛻變」的時間。
 
不僅如此,當爭相輩出的各路學者專家媽媽爸爸們群起各據媒體山頭時,為了網路聲浪、點閱率、分享、小鈴鐺等互動,滿坑滿谷的教養手段、教養專有名詞、有理論根據的、沒理論根據的、泛經驗論的,都因此而蓬勃地被創造與演繹出來。
 
然後,這些「標籤」輾轉成為了家長們認識孩子的速食管道。
然後,孩子身上的標籤越來越多、腳步越來越重,父母則是隨著話題的網路聲浪和演算法,越來越焦急、越來越疲乏。
 
當父母的教養列車越開越快,孩子的步伐跟不上了(卻又因此被視為是發展遲緩而多貼上一張標籤時),親子之間到底如何才能看得清楚,共同開往的目標途中的美麗風景呢?
 
突然想起莫文蔚的歌曲〈慢慢喜歡你〉中,有這樣幾句話:
 
慢慢喜歡你
慢慢的親密
慢慢聊自己
慢慢和你走在一起
慢慢我想配合你
慢慢把我給你
 
如今,「慢慢」是真的如此遙不可及?
家長,一個個以愛之名,赤裸裸地超速教養中。
孩子,一個個在退縮中失速成長。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早就發現了,卻不願面對?又或是仍要振振有詞地美化這難以復返的超速青春?
 
(作者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與媒體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