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教養】師者,所以「觀察」、「品味」、「引導」也!

成為孩子眼中稱職的「師長」?
撰寫者:郭靜如
撰寫日期:2021/3/10
關鍵詞:親子教養/閱讀理解/國文/情緒管理/台北閱讀教育/國小
字數:2867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在從事閱讀教育的過程中,常遇到學生提出「老師~為什麼學校的老師都不像學好閱讀的老師一樣?」又或是有家長會提出教育大哉問:「老師~你認為怎樣才算是一個好老師呢?」(SHOCK!!)聽到問題後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不是別的,就是韓愈的千古箴言!
  韓愈的〈師說〉曾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1200年後的今天看來,究竟還適用嗎?今天筆者就要來好好帶大家思考思考!(哇~大逆不道的言論!!)
 
教學,「不再能」只是「老師教,學生學」
 
  教師,一直以來在眾人的認知中,大多扮演了「傳授知識」的主要角色,當這個印象與「功能」緊密相連時,多數的教師在面對孩子時,也自然容易單向地以「老師教、學生學」的互動模式相處。
不過,顯而易見,這種傳統教學互動模式,事實上很難針對每位孩子的特性和個別需求,予其適切的協助和引導,無形中其實也很容易衍生出以下幾點盲點,造成學習現場的侷限與僵化的困境。諸如:
 
1.教師的教學手段
2.教學的準確性
3.對學生的適切性
4.學生學習的效應
 
  但,如果不是這樣,那能怎麼辦?
  學生人數那麼多(即使少子化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進度快慢有別,如過不是用「一體適用的教法」,老師該怎麼全面照顧孩子的學習需求呢?
  答案是,不要照顧。
 
比起教,更重要的是「觀察」
 
  網路上有個非常棒的教育口號,叫做「先懂孩子再懂教」,意思是:「先搞懂孩子的狀況,再來因材施教」但至於方法是什麼?通常仍是「言人人殊」、眾說紛紜,根據不同的經驗有不同的實施方式。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教師再施教之前,一定得做的功課,便是「先觀察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分析孩子「學習現象背後可能的動力循環」,針對學生個別可能遭遇的學習問題(有時根本是其他問題的影響,才導致學習出問題),擬定「教學方向」或「教養方法」。
  最要緊的,是避免為了貪快、為了便宜行事,簡化了「教育的步驟」,只想一股腦兒「教課」,或是抱持著「銀貨兩訖」、公事公辦的態度,一副「交差了事」的教育買辦心態(聽到來自家長訴苦的真實個案,筆者有時真的是不敢置信),不僅許多補教機構如此,尤有甚者,學校體系內更不乏「教育買辦」,任由孩子自生自滅的老師大有人在。
  觀察?不要盡觀察孩子的缺點就好!
  那麼,雖說知道要觀察,但是觀察的核心概念究竟是什麼呢?
  顧名思義,就是「外在的觀看」及「內在的覺察」。身為一位教師,不只要懂得「外在的看」,也該隨實鍛鍊自己「看到裡面」的功夫,因為,有時候孩子的外在問題,是源自於內在的困境(筆者可以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各位:真的大多數是源自於內在的問題!)
如果教師(無論什麼科目),或是家長們,能夠藉由觀察,去串聯學生源自於內或是顯現於外的困境,自然就能更加準確地掌握孩子的實際「現狀」,也就較能準確針對孩子研擬教育對策,在與學生接觸時,也才較為能「有方向」、「有目的性」的進行言談和互動,精準地給予協助或引導。
 
 
觀察、品味、引導
 
  上述的「觀察」,說起來簡單(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工作坊,寧可開設「師資班」,也不願意直接第一現場去教授學生的原因──因為實務操作上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困難不知道三百萬倍!),當中卻隱藏著許多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無法掌握這些重點要素,「觀察」不只很容易淪為毫無目的性的「觀看」,更糟糕的是,會流於成為「主觀評斷」或「恣意貼標籤」!
以下,筆者便以自身的經驗為例,提供讀者進行「觀察」的一些角度:
 
(一)觀察孩子的內在
  看到(watch)與看見 (see)真的不一樣。
  每位孩子都有不同的氣質和個性,家庭背景和教養脈絡也不盡相同,因為這些迥異的條件,才織就了孩子們不同的學習樣態。觀察孩子「外在的行為表現」只能說是身為師者的基本功,真要「教育」(educate),甚至「療癒」(heal)它們,非得走進孩子的心理狀況不可。
不要說走進了(touch),能夠多靠近一點(approach),都可能為孩子既有的傾斜世界帶來無限正向的改變!
  因此,孩子的表情、姿態、言語、聲調、行為(模式)、雷點、專心(分心)、緊張/放鬆、情緒反應,其實全都如同「密碼」一般,夾藏著孩子的思維模式、成長歷史。畢竟,他們的「現在」,是由不同的時間線、空間線所交織出來的,唯有針對他們所透露出的痕跡進行逆向解碼(decode),才「勉強可能」從課堂內的孩子,認識課堂外的孩子,再由課堂外的孩子,重建課堂內的孩子的模樣!
 
(很多老師根本開頭前300字就放棄了,能讀到這裡,恭喜你!)
 
(二)品味孩子的全部
 
  我們喜歡孩子,但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只喜歡「那些我們認可的部分」?
  身為家長也好,師者也好,真的問過自己:我們有把孩子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來「品味」嗎?又或是,我們非但只喜歡我們自己喜歡的部分(例如:好成績、好品行、好聽話),還會有意無意,未審先判,因為自己的好惡與成見,就厭棄了孩子身上那些「他們引以為傲,但師長們引以為惡」的部分?
  然後,下一步,自然是不由分說地否定與批評,然後是矯正與干涉;這樣的教育步驟與模式,相信在大家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不陌生吧?
  試著品味孩子,品味「全部的他們」,是否才是真正懂得「觀察」的開始?
  否則,我們充其量只是觀察我們想觀察的部分,觀察我們想批評與干涉的部分,而非觀察他們完整的身而為人的部分!不是嗎?
 
(三)引導孩子內外在接軌、自我與環境融合
 
  說真的,孩子們說不定根本不知道他們自己的外在問題,其實源自於內在的困擾!
  說真的,家長們與老師們根本也可能不在乎他們的內在困擾是什麼!
  那麼,這種只注重外在的教育,充其量仍然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既然筆者已經提出了「治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身為讀者的您也認同的話),那接下來就要試著再多走一哩路,來談談「自我與環境的融合」吧!
  很多師長也常常把「引導」掛口中,卻普遍是把孩子「引導到大人們想要他們成為的樣子」,但筆者要說,不要引導他們往我們想要的方向,而僅僅只要引導他們,令他們「內外在能更穩妥地融合」就好!
  當孩子們能夠以一個完整的自己學習與出發時,他們自然會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向,成為他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下一步,才是大人們真正要用心、用力的地方:協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環境,融入環境!
  有人問,「觀察」不是只要關注鎖定的「主體」就好了嗎?為什麼連「他者(別人、環境)」呢?那是因為我們誰都不可能只顧著自己,我們誰都要學習著如何與環境共存;怕是怕,孩子還沒好好地整合好自己的內外在,就被迫要踏入複雜紛擾的環境,那麼,迷失自我的機會豈不更大?繞路和走錯路的機會不是更多?
(這裡指的繞路與錯路,是花費更多人生的時間投注在其實並非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中)
  如果就這個角度思考,想要適切地引導孩子,自然不僅要從觀察個體、環境著手,還必須要透過了解「他者」的狀況,比對孩子目前的情境,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教育的質量與深度。
 
下一步,陪伴與傾聽
 
  孩子不是我們的產品。
  孩子不是另一個我們。
  孩子甚至不可能永遠只是孩子。
  身為師者,我們終將越來越遠離時代、被趨勢的浪潮追逐與拍打,我們所乘載的經驗與知識都將有過時與被迫淘汰的臨界點。(在怎麼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我們終將有「師者極限」,如果不想承認,那你可能也不適合當老師...)唯一不會被淘汰的,就是心態。那個永遠張開雙臂,用心接納的狀態。
  孩子們會知道的!他們會曉得,誰真正願意放下身份與成見陪伴他們:
  陪伴他們失敗、陪伴他們挫折、陪伴他們苦悶、陪伴他們與可能永遠也改不掉的缺點共存。
  然後,孩子們也會知道:誰才是真正值得訴說的對象。
  到時候,身為家長的你,是嗎?
  到時候,身為師者的你,是嗎?
 
 
 

 

成為孩子眼中稱職的「老師」?
撰寫者:郭靜如
撰寫日期:2021/3/10
關鍵詞:親子教養/閱讀理解/國文/情緒管理/台北閱讀教育/國小
字數:2867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在從事閱讀教育的過程中,常遇到學生提出「老師~為什麼學校的老師都不像學好閱讀的老師一樣?」又或是有家長會提出教育大哉問:「老師~你認為怎樣才算是一個好老師呢?」(SHOCK!!)聽到問題後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不是別的,就是韓愈的千古箴言!
  韓愈的〈師說〉曾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1200年後的今天看來,究竟還適用嗎?今天筆者就要來好好帶大家思考思考!(哇~大逆不道的言論!!)
 
教學,「不再能」只是「老師教,學生學」
 
  教師,一直以來在眾人的認知中,大多扮演了「傳授知識」的主要角色,當這個印象與「功能」緊密相連時,多數的教師在面對孩子時,也自然容易單向地以「老師教、學生學」的互動模式相處。
不過,顯而易見,這種傳統教學互動模式,事實上很難針對每位孩子的特性和個別需求,予其適切的協助和引導,無形中其實也很容易衍生出以下幾點盲點,造成學習現場的侷限與僵化的困境。諸如:
 
1.教師的教學手段
2.教學的準確性
3.對學生的適切性
4.學生學習的效應
 
  但,如果不是這樣,那能怎麼辦?
  學生人數那麼多(即使少子化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進度快慢有別,如過不是用「一體適用的教法」,老師該怎麼全面照顧孩子的學習需求呢?
  答案是,不要照顧。
 
比起教,更重要的是「觀察」
 
  網路上有個非常棒的教育口號,叫做「先懂孩子再懂教」,意思是:「先搞懂孩子的狀況,再來因材施教」但至於方法是什麼?通常仍是「言人人殊」、眾說紛紜,根據不同的經驗有不同的實施方式。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教師再施教之前,一定得做的功課,便是「先觀察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分析孩子「學習現象背後可能的動力循環」,針對學生個別可能遭遇的學習問題(有時根本是其他問題的影響,才導致學習出問題),擬定「教學方向」或「教養方法」。
  最要緊的,是避免為了貪快、為了便宜行事,簡化了「教育的步驟」,只想一股腦兒「教課」,或是抱持著「銀貨兩訖」、公事公辦的態度,一副「交差了事」的教育買辦心態(聽到來自家長訴苦的真實個案,筆者有時真的是不敢置信),不僅許多補教機構如此,尤有甚者,學校體系內更不乏「教育買辦」,任由孩子自生自滅的老師大有人在。
  觀察?不要盡觀察孩子的缺點就好!
  那麼,雖說知道要觀察,但是觀察的核心概念究竟是什麼呢?
  顧名思義,就是「外在的觀看」及「內在的覺察」。身為一位教師,不只要懂得「外在的看」,也該隨實鍛鍊自己「看到裡面」的功夫,因為,有時候孩子的外在問題,是源自於內在的困境(筆者可以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各位:真的大多數是源自於內在的問題!)
如果教師(無論什麼科目),或是家長們,能夠藉由觀察,去串聯學生源自於內或是顯現於外的困境,自然就能更加準確地掌握孩子的實際「現狀」,也就較能準確針對孩子研擬教育對策,在與學生接觸時,也才較為能「有方向」、「有目的性」的進行言談和互動,精準地給予協助或引導。
 
 
觀察、品味、引導
 
  上述的「觀察」,說起來簡單(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工作坊,寧可開設「師資班」,也不願意直接第一現場去教授學生的原因──因為實務操作上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困難不知道三百萬倍!),當中卻隱藏著許多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無法掌握這些重點要素,「觀察」不只很容易淪為毫無目的性的「觀看」,更糟糕的是,會流於成為「主觀評斷」或「恣意貼標籤」!
以下,筆者便以自身的經驗為例,提供讀者進行「觀察」的一些角度:
 
(一)觀察孩子的內在
  看到(watch)與看見 (see)真的不一樣。
  每位孩子都有不同的氣質和個性,家庭背景和教養脈絡也不盡相同,因為這些迥異的條件,才織就了孩子們不同的學習樣態。觀察孩子「外在的行為表現」只能說是身為師者的基本功,真要「教育」(educate),甚至「療癒」(heal)它們,非得走進孩子的心理狀況不可。
不要說走進了(touch),能夠多靠近一點(approach),都可能為孩子既有的傾斜世界帶來無限正向的改變!
  因此,孩子的表情、姿態、言語、聲調、行為(模式)、雷點、專心(分心)、緊張/放鬆、情緒反應,其實全都如同「密碼」一般,夾藏著孩子的思維模式、成長歷史。畢竟,他們的「現在」,是由不同的時間線、空間線所交織出來的,唯有針對他們所透露出的痕跡進行逆向解碼(decode),才「勉強可能」從課堂內的孩子,認識課堂外的孩子,再由課堂外的孩子,重建課堂內的孩子的模樣!
 
(很多老師根本開頭前300字就放棄了,能讀到這裡,恭喜你!)
 
(二)品味孩子的全部
 
  我們喜歡孩子,但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只喜歡「那些我們認可的部分」?
  身為家長也好,師者也好,真的問過自己:我們有把孩子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來「品味」嗎?又或是,我們非但只喜歡我們自己喜歡的部分(例如:好成績、好品行、好聽話),還會有意無意,未審先判,因為自己的好惡與成見,就厭棄了孩子身上那些「他們引以為傲,但師長們引以為惡」的部分?
  然後,下一步,自然是不由分說地否定與批評,然後是矯正與干涉;這樣的教育步驟與模式,相信在大家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不陌生吧?
  試著品味孩子,品味「全部的他們」,是否才是真正懂得「觀察」的開始?
  否則,我們充其量只是觀察我們想觀察的部分,觀察我們想批評與干涉的部分,而非觀察他們完整的身而為人的部分!不是嗎?
 
(三)引導孩子內外在接軌、自我與環境融合
 
  說真的,孩子們說不定根本不知道他們自己的外在問題,其實源自於內在的困擾!
  說真的,家長們與老師們根本也可能不在乎他們的內在困擾是什麼!
  那麼,這種只注重外在的教育,充其量仍然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既然筆者已經提出了「治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身為讀者的您也認同的話),那接下來就要試著再多走一哩路,來談談「自我與環境的融合」吧!
  很多師長也常常把「引導」掛口中,卻普遍是把孩子「引導到大人們想要他們成為的樣子」,但筆者要說,不要引導他們往我們想要的方向,而僅僅只要引導他們,令他們「內外在能更穩妥地融合」就好!
  當孩子們能夠以一個完整的自己學習與出發時,他們自然會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向,成為他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下一步,才是大人們真正要用心、用力的地方:協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環境,融入環境!
  有人問,「觀察」不是只要關注鎖定的「主體」就好了嗎?為什麼連「他者(別人、環境)」呢?那是因為我們誰都不可能只顧著自己,我們誰都要學習著如何與環境共存;怕是怕,孩子還沒好好地整合好自己的內外在,就被迫要踏入複雜紛擾的環境,那麼,迷失自我的機會豈不更大?繞路和走錯路的機會不是更多?
(這裡指的繞路與錯路,是花費更多人生的時間投注在其實並非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中)
  如果就這個角度思考,想要適切地引導孩子,自然不僅要從觀察個體、環境著手,還必須要透過了解「他者」的狀況,比對孩子目前的情境,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教育的質量與深度。
 
下一步,陪伴與傾聽
 
  孩子不是我們的產品。
  孩子不是另一個我們。
  孩子甚至不可能永遠只是孩子。
  身為師者,我們終將越來越遠離時代、被趨勢的浪潮追逐與拍打,我們所乘載的經驗與知識都將有過時與被迫淘汰的臨界點。(在怎麼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我們終將有「師者極限」,如果不想承認,那你可能也不適合當老師...)唯一不會被淘汰的,就是心態。那個永遠張開雙臂,用心接納的狀態。
  孩子們會知道的!他們會曉得,誰真正願意放下身份與成見陪伴他們:
  陪伴他們失敗、陪伴他們挫折、陪伴他們苦悶、陪伴他們與可能永遠也改不掉的缺點共存。
  然後,孩子們也會知道:誰才是真正值得訴說的對象。
  到時候,身為家長的你,是嗎?
  到時候,身為師者的你,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