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教育】討論式教學,說得容易做得難!

如果「討論式教學」真的那麼好,為什麼確實執行的教師卻那麼少?
 
撰文/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閱讀、國文、國中、升學
字數/4406
 
從「一言堂」到「眾聲喧譁」
 
  現代教學形式變化萬千,大家也早已意識到「教學」不應是「教」與「學」分離,而逐漸在努力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模式。「互動式」的雙向教學,如今已成為許多學習階段中的教學主流。筆者身處教育前線,對於「討論式教學」的實際應用和目的,也抱持樂觀的態度。
  因為,在學好閱讀的課堂中,從學齡前、國小,乃至於國中、高中階段,學生們每次上課過程中最期待的,無非是能針對當次課程主題進行「深度討論」。
  在課堂裡,每一位孩子非但能暢所欲言,自在提出自己的觀察和論點,也能與大家進行意見交流。看見孩子們討論時沉浸於思考的專注神情、專注傾聽他人意見的模樣、為了共同目標精進的態度,種種學習過程中的驚喜,總讓穿梭其間的自己感動許久。
在一來一往的相互提問和回應中,他們不僅學到「表述技能」,也學到「觀看(事件)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自我實踐,反覆見習,也在無形中加深了學習的底藴。
  更令人驚艷的,是這種討論方式幾乎也可以有效突顯孩子在講台底下隱而不顯的學習盲點,例如:
 
   .哪些孩子缺乏知識廣度
   .哪些孩子在學習方法上有所侷限
   .哪些孩子在學習細節上有所疏失
   .哪些孩子無法有系統地統整
   .哪些孩子在輸出和輸入的技巧上有困難
 
  當然,能夠從討論細節中看到的,遠不只上述這些,還包括更重要的,能夠從中觀察到孩子們在過程中所透露出的「思考脈絡」與「價值體系」。
  所以,對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來說,「討論,可不只是討論」!
 
什麼是討論式教學?
 
  那麼,到底什麼是討論式教學法呢?
  討論式教學法,主要是採用「對話形式」,透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彼此交換意見和觀點,達到特定學習目的(目標)的教學方法。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定義:討論教學法內含兩種類型,即「指導型討論教學法」(directed discussion)和「省思型討論教學法」(reflective discussion)。
  指導型討論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研討的問題為引線,逐步指導學生理解觀念、歸納概念、到概括問題。
  省思型討論法,則是建立在指導型討論法的基礎之上,讓學生運用、發揮所學的知識,綜合和評判信息和觀點,靈活地批判性、創造性思考問題,各述己見。這種模式的教學法,能使學生確實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指導型討論法」和「省思型討論法」的帶領方式各有千秋(但在實戰的教學現場,大多是「混合型態討論居多」),多是根據教室裡學生們的程度、學習態度、脾氣,甚至是學習與教學目標,再決定使用何種討論法,讓「討論」能發揮最大效益。
  這種討論式教學法看似令人對現今的教育有了眼睛為之一亮的衝擊,然而,實戰的教學現場,更多的狀況卻是:老師們一頭熱地援引琳琅滿目的「教學武器」,台下的同學往往意興闌珊、百無聊賴;又或是對於學生組成成份的掌握不夠準確,使得教學方法的錯誤,平白蹉跎了孩子們寶貴的學習光陰。
  為什麼?
 
「教」與「學」的平衡
 
  「討論式教學」雖然優點眾多(甚至可說是瑕不掩瑜),但倘若沒有在教學前置作業階段做好事前規劃和預設的學習路徑,極有可能會在投注了大量時間後,最終讓「討論式教學」淪為「空談」、「瞎扯」,成為缺乏實質「教學成效」的無效花招(實話式如此)。
因此,要能實際貫徹討論式教學,並達到一定效果,便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一、學生的學習體質的掌握與拿捏
 
  不要自欺欺人了。許多孩子從小的教養環境、學習範示中,就從來不是那麼鼓勵討論(把討論當成是詭辯、頂嘴的家長或老師大有人在);又或是礙於學生自己的學習秉性,對於討論沒有足夠的認識與勇氣,常把自尊和討論的內容劃上等號。
遇到這些情況,最常見的,卻是老師「不由分說」,硬要「打鴨子上架」,逼著這類型的孩子「就範」,露出「這個方法那麼好!你為什麼不參與」的態勢,使得這類孩子們或許本來對討論還沒那麼排斥,卻因為師長們「過度積極」,而斲傷了他們對於「討論式學習」的認知與印象。
  因此,在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體質進行較合適的掌握與拿捏之前,貿然使用,其實反而是把孩子的學習體質「均質化」,不啻是過於魯莽的做法。
 
二、設定明確主題、範疇和預設目標
 
  要想讓討論式教學達到效果,非常仰賴授課老師的「課堂進度調控」能力。因為,這不僅關乎同學們學習節奏,也涉及老師對於討論範疇的拿捏技巧。否則,稍有不察,不是學生學習進度因此出現明顯落差,就是出現進度延宕遲滯的情形。
  因此,在課程進行之前,老師須先針對課程主題設定「精準的主題」、「嚴謹的討論範疇」以及「想要達到的討論目標」,並在課題討論進行前夕,確保孩子們都(已經事前)清楚理解主題內容、討論範疇和預計達到的里程碑。同時,討論過程的階段,也都應明確交代應有的步驟或查核點。
  如此一來,孩子們才能有所依準,集中火力針對議題闡述論點,避免討論失焦或是毫無目的的漫談。
  但上述這個環節,通常這也是討論式教學執行層面上最困難的一關:沒有考試,通常就缺乏足夠的推動力;沒有審核的強制性(例如:礙於時間控管,老師不見得會要求每位同學上台),難免出現消極學習的漏網之魚。
  加之許多學生在學習階段中,多受到的是「填鴨教育」,真要他們在讀完指定內容後進行具有深度的討論,其實無異是緣木求魚。(他們根本也不明白:有什麼好討論的?)
  無怪乎,更多老師們寧可選擇「填鴨式教育」。有時候仔細想想,或許不是老師們不想更好地操作課堂,而是在歸納長期課堂操作經驗中,得出了一套最便利也最單純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罷了。
 
三、指導與省思的比例配當
 
  雖說討論式教學著重於「學生的參與」,但教師的適時引導,卻是在「討論」中佔有極關鍵的份量。
  先前介紹討論教學法的定義時,特別提及「指導型」和「省思型」,都可能因為課程目標、訓練重點、學生程度等條件差異,使得教師在討論中的介入程度必須機動性調控。以下是筆者提供的教學建議:
 
.國小—中低年級
  由於他們尚處於知識累積期,甭説「問題意識」了,就連基礎知識的認知掌握度都可能還在建構階段,建議採取「指導型」和「省思型」(7:3)的課堂配時比例為宜。否則,常常遭遇的情形是,不管提到什麼,都有同學對其一知半解,這樣無形中學習效果也就打了不小折扣。(其實中間的折扣也可能出乎意料的大!)
 
.國小—高年級
  高年級進入了思考活性爆發期,較容易在討論過程中被其他延伸的事件吸引,進而偏離了預設討論重點。選用「指導型」,容易給予他們較好的「框架」(注意,不是天花板),著重於「理解資訊、歸納重點、提出問題」的訓練,並建立孩子們的「討論感」。
期間採取「指導型」和「省思型」的時間比例大約也是(7:3)。所不同的是,關鍵在於「預設問題的深入度」,要較前一階段可以「更加抽像」。
 
.國中—七、八年級
  進入國中,孩子的學習大致會分成三類:你說我做派、尋找自我派、摸索蒙昧派。也許在國小階段,學習的體質好不容易變得活躍,卻可能在升上國中後,因為尚未釐清學習目標就受到大量的考試「襲捲」,從而馬上退縮成「請填鴨我吧!」的學習體質。
此時,再加上學校老師或補習班老師們輪番文攻武嚇、內外夾攻,大概就不會有同學想要什麼「討論式教學」了----國中全科班還不先報名起來再說?----(你說什麼?早就報名國中先修班了?)
  其實,這個階段在兩者的時間比例上,應該逐步修整成(6:4),甚至是根據特定較深刻的單元(高中可能會加深或加廣的單元),調整成4:5,花更多時間進行概念釐清與討論。
 
.國中—九年級
  國中九年級,是個很特別的階段。大部份準考生到了這個階段,就進入了所謂學習黑暗期:考卷轟炸、補習轟炸、成績轟炸,穿梭在學校與補習班之間,背負著龐大升學壓力,誰還有心情跟你「討論」?趕快解題!趕快給我考卷!
  但,筆者卻認為,正是在這個階段,課堂的設計比率,最差應該還是要維持在55波。畢竟,重複填鴨考試知識,並不會讓孩子的理解深度增加,理解深度沒有提高,當試題複雜度變化時,同學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反而是針對同學的應試反應、閱讀邏輯給予「討論式」的深掘與分層探究,更容易分析孩子的學習弱區!
 
.高中
  整個高中階段,筆者認為,課堂的設計比例都應該維持5:5,甚至是討論佔6,指導型佔4。因為,高中開始需要面對「選擇類組」的壓力,如果單方面聽取老師的上課內容,或是加上家長們的經驗分享,而沒有恰當地針對知識進行較具系統性的討論,比較流於「知識的吸收」,事實上是很難真的準確理解類組的特色與適應與否的!(況乎,到了高中,讀書大致上來説,應該已經涉及對於自己未來的願景,而不該在停留在「別人叫你讀書」的階段了。)
 
 
三、老師的「中介性」與「非介入性」
 
  「討論」顧名思義,就是探討研究、尋求結論的過程。透過經歷這個過程,學生們將看到彼此觀點匯流、分歧的完整動線,也得以看到不同層次與面向的觀點,並「見習他者」,用開放性的視野和思維去解讀事物。
  無論是指導型或是省思型,師長們無非是希望孩子們透過每次與他人的互動來往,重複鍛鍊「理解資訊、尋找問題、分析事件、表達論點、傾聽意見、調整觀點」的學習體驗,擴充邏輯性思考,也學習用更廣闊的胸襟和眼界去理解世界的多樣性。
  因此,只要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和討論反饋,就都在經歷激發且強化自主學習的學習過程,學習動能也能在良善的「正向循環」中不斷發生。
  等等!事情往往沒那麼順利!
  很多時候,不,應該説大部份時候,我們所聽見來自孩子們的在校反饋,多是:
   
   .老師他本來就有自己想說的了!根本聽不進我們的觀點!
   .老師他只會説我們錯!他自己講的也沒有多厲害啊!
   .每次我們討論,老師都讓同學們隨便講,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老師每次討論歸討論,到最後還不是要考那些科目和進度,那幹嘛討論?
 
  為什麼要提及「中介性」?因為學生在課堂上唯一的典範,就是老師,好的老師所起的示範作用,並能在討論中進行協調與統合,對孩子來說,將是多麼巨大的正向刺激!
  為什麼要提及「非介入性」?一旦同學們説什麼都被老師「打槍」「質疑」甚至「挖苦」「蔑視」,或是有意圖地「引導」與「矯正」,誰又願意與你討論呢?
 
結語、不是討論,是共同探索與建構
 
  在所有的討論經驗中,最困難也最能激發孩子潛能的,往往不是「已知的結論」,而是「對未知的探索」,老師在其中,也扮演著不斷刺激、給予阻礙、給予啟蒙與跳躍的跳板作用。
  不只讓所有人「講述意見就好」,也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反應,進行各種角度的論點歸納、彙整和比對,不斷重複演示著路徑不同卻同樣合乎學習邏輯與規範的「思考架構」,直到孩子們都能「看懂老師到底在做什麼」。(這也是筆者認為老師真正在意義與價值上值得成為人尊重的重要元素,否則,大家都去上google就好,又何須老師重複一遍知識呢?)
  每個論題之所以有趣、值得討論,都是因為它們背後所蘊涵的多元性和可能性。也會因為每位同學參與解讀事物,融入其獨到的見解,而融合成更宏觀、更多樣的「知識體系」。
  「討論式教學」,早已不是什麼教學現場的新法寶,但是否落實在課堂上?是否真正對孩子帶來正面影響?老師們又為此做了哪些改變?是教育之所以能夠走得更深、更紮實的重要環節。

 

如果「討論式教學」真的那麼好,為什麼確實執行的教師卻那麼少?
 
撰文/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閱讀、國文、國中、升學
字數/4406
 
從「一言堂」到「眾聲喧譁」
 
  現代教學形式變化萬千,大家也早已意識到「教學」不應是「教」與「學」分離,而逐漸在努力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模式。「互動式」的雙向教學,如今已成為許多學習階段中的教學主流。筆者身處教育前線,對於「討論式教學」的實際應用和目的,也抱持樂觀的態度。
  因為,在學好閱讀的課堂中,從學齡前、國小,乃至於國中、高中階段,學生們每次上課過程中最期待的,無非是能針對當次課程主題進行「深度討論」。
  在課堂裡,每一位孩子非但能暢所欲言,自在提出自己的觀察和論點,也能與大家進行意見交流。看見孩子們討論時沉浸於思考的專注神情、專注傾聽他人意見的模樣、為了共同目標精進的態度,種種學習過程中的驚喜,總讓穿梭其間的自己感動許久。
在一來一往的相互提問和回應中,他們不僅學到「表述技能」,也學到「觀看(事件)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自我實踐,反覆見習,也在無形中加深了學習的底藴。
  更令人驚艷的,是這種討論方式幾乎也可以有效突顯孩子在講台底下隱而不顯的學習盲點,例如:
 
.哪些孩子缺乏知識廣度
.哪些孩子在學習方法上有所侷限
.哪些孩子在學習細節上有所疏失
.哪些孩子無法有系統地統整
.哪些孩子在輸出和輸入的技巧上有困難
 
  當然,能夠從討論細節中看到的,遠不只上述這些,還包括更重要的,能夠從中觀察到孩子們在過程中所透露出的「思考脈絡」與「價值體系」。
  所以,對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來說,「討論,可不只是討論」!
 
什麼是討論式教學?
 
  那麼,到底什麼是討論式教學法呢?
  討論式教學法,主要是採用「對話形式」,透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彼此交換意見和觀點,達到特定學習目的(目標)的教學方法。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定義:討論教學法內含兩種類型,即指:
1.指導型討論教學法
(directed discussion)
2.省思型討論教學法
(reflective discussion)
 
  指導型討論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研討的問題為引線,逐步指導學生理解觀念、歸納概念、到概括問題。
  省思型討論法,則是建立在指導型討論法的基礎之上,讓學生運用、發揮所學的知識,綜合和評判信息和觀點,靈活地批判性、創造性思考問題,各述己見。這種模式的教學法,能使學生確實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指導型討論法」和「省思型討論法」的帶領方式各有千秋(但在實戰的教學現場,大多是「混合型態討論居多」),多是根據教室裡學生們的程度、學習態度、脾氣,甚至是學習與教學目標,再決定使用何種討論法,讓「討論」能發揮最大效益。
  這種討論式教學法看似令人對現今的教育有了眼睛為之一亮的衝擊,然而,實戰的教學現場,更多的狀況卻是:老師們一頭熱地援引琳琅滿目的「教學武器」,台下的同學往往意興闌珊、百無聊賴;又或是對於學生組成成份的掌握不夠準確,使得教學方法的錯誤,平白蹉跎了孩子們寶貴的學習光陰。
  為什麼?
 
「教」與「學」的平衡
 
  「討論式教學」雖然優點眾多(甚至可說是瑕不掩瑜),但倘若沒有在教學前置作業階段做好事前規劃和預設的學習路徑,極有可能會在投注了大量時間後,最終讓「討論式教學」淪為「空談」、「瞎扯」,成為缺乏實質「教學成效」的無效花招(實話式如此)。
因此,要能實際貫徹討論式教學,並達到一定效果,便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一、學生的學習體質的掌握與拿捏
 
  不要自欺欺人了。許多孩子從小的教養環境、學習範示中,就從來不是那麼鼓勵討論(把討論當成是詭辯、頂嘴的家長或老師大有人在);又或是礙於學生自己的學習秉性,對於討論沒有足夠的認識與勇氣,常把自尊和討論的內容劃上等號。
遇到這些情況,最常見的,卻是老師「不由分說」,硬要「打鴨子上架」,逼著這類型的孩子「就範」,露出「這個方法那麼好!你為什麼不參與」的態勢,使得這類孩子們或許本來對討論還沒那麼排斥,卻因為師長們「過度積極」,而斲傷了他們對於「討論式學習」的認知與印象。
  因此,在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體質進行較合適的掌握與拿捏之前,貿然使用,其實反而是把孩子的學習體質「均質化」,不啻是過於魯莽的做法。
 
二、設定明確主題、範疇和預設目標
 
  要想讓討論式教學達到效果,非常仰賴授課老師的「課堂進度調控」能力。因為,這不僅關乎同學們學習節奏,也涉及老師對於討論範疇的拿捏技巧。否則,稍有不察,不是學生學習進度因此出現明顯落差,就是出現進度延宕遲滯的情形。
  因此,在課程進行之前,老師須先針對課程主題設定「精準的主題」、「嚴謹的討論範疇」以及「想要達到的討論目標」,並在課題討論進行前夕,確保孩子們都(已經事前)清楚理解主題內容、討論範疇和預計達到的里程碑。同時,討論過程的階段,也都應明確交代應有的步驟或查核點。
  如此一來,孩子們才能有所依準,集中火力針對議題闡述論點,避免討論失焦或是毫無目的的漫談。
  但上述這個環節,通常這也是討論式教學執行層面上最困難的一關:沒有考試,通常就缺乏足夠的推動力;沒有審核的強制性(例如:礙於時間控管,老師不見得會要求每位同學上台),難免出現消極學習的漏網之魚。
  加之許多學生在學習階段中,多受到的是「填鴨教育」,真要他們在讀完指定內容後進行具有深度的討論,其實無異是緣木求魚。(他們根本也不明白:有什麼好討論的?)
  無怪乎,更多老師們寧可選擇「填鴨式教育」。有時候仔細想想,或許不是老師們不想更好地操作課堂,而是在歸納長期課堂操作經驗中,得出了一套最便利也最單純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罷了。
 
三、指導與省思的比例配當
 
  雖說討論式教學著重於「學生的參與」,但教師的適時引導,卻是在「討論」中佔有極關鍵的份量。
  先前介紹討論教學法的定義時,特別提及「指導型」和「省思型」,都可能因為課程目標、訓練重點、學生程度等條件差異,使得教師在討論中的介入程度必須機動性調控。以下是筆者提供的教學建議:
 
.國小—中低年級
  由於他們尚處於知識累積期,甭説「問題意識」了,就連基礎知識的認知掌握度都可能還在建構階段,建議採取「指導型」和「省思型」(7:3)的課堂配時比例為宜。否則,常常遭遇的情形是,不管提到什麼,都有同學對其一知半解,這樣無形中學習效果也就打了不小折扣。(其實中間的折扣也可能出乎意料的大!)
 
.國小—高年級
  高年級進入了思考活性爆發期,較容易在討論過程中被其他延伸的事件吸引,進而偏離了預設討論重點。選用「指導型」,容易給予他們較好的「框架」(注意,不是天花板),著重於「理解資訊、歸納重點、提出問題」的訓練,並建立孩子們的「討論感」。
期間採取「指導型」和「省思型」的時間比例大約也是(7:3)。所不同的是,關鍵在於「預設問題的深入度」,要較前一階段可以「更加抽像」。
 
.國中—七、八年級
  進入國中,孩子的學習大致會分成三類:你說我做派、尋找自我派、摸索蒙昧派。也許在國小階段,學習的體質好不容易變得活躍,卻可能在升上國中後,因為尚未釐清學習目標就受到大量的考試「襲捲」,從而馬上退縮成「請填鴨我吧!」的學習體質。
此時,再加上學校老師或補習班老師們輪番文攻武嚇、內外夾攻,大概就不會有同學想要什麼「討論式教學」了----國中全科班還不先報名起來再說?----(你說什麼?早就報名國中先修班了?)
  其實,這個階段在兩者的時間比例上,應該逐步修整成(6:4),甚至是根據特定較深刻的單元(高中可能會加深或加廣的單元),調整成4:5,花更多時間進行概念釐清與討論。
 
.國中—九年級
  國中九年級,是個很特別的階段。大部份準考生到了這個階段,就進入了所謂學習黑暗期:考卷轟炸、補習轟炸、成績轟炸,穿梭在學校與補習班之間,背負著龐大升學壓力,誰還有心情跟你「討論」?趕快解題!趕快給我考卷!
  但,筆者卻認為,正是在這個階段,課堂的設計比率,最差應該還是要維持在55波。畢竟,重複填鴨考試知識,並不會讓孩子的理解深度增加,理解深度沒有提高,當試題複雜度變化時,同學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反而是針對同學的應試反應、閱讀邏輯給予「討論式」的深掘與分層探究,更容易分析孩子的學習弱區!
 
.高中
  整個高中階段,筆者認為,課堂的設計比例都應該維持5:5,甚至是討論佔6,指導型佔4。因為,高中開始需要面對「選擇類組」的壓力,如果單方面聽取老師的上課內容,或是加上家長們的經驗分享,而沒有恰當地針對知識進行較具系統性的討論,比較流於「知識的吸收」,事實上是很難真的準確理解類組的特色與適應與否的!(況乎,到了高中,讀書大致上來説,應該已經涉及對於自己未來的願景,而不該在停留在「別人叫你讀書」的階段了。)
 
 
三、老師的「中介性」與「非介入性」
 
  「討論」顧名思義,就是探討研究、尋求結論的過程。透過經歷這個過程,學生們將看到彼此觀點匯流、分歧的完整動線,也得以看到不同層次與面向的觀點,並「見習他者」,用開放性的視野和思維去解讀事物。
  無論是指導型或是省思型,師長們無非是希望孩子們透過每次與他人的互動來往,重複鍛鍊「理解資訊、尋找問題、分析事件、表達論點、傾聽意見、調整觀點」的學習體驗,擴充邏輯性思考,也學習用更廣闊的胸襟和眼界去理解世界的多樣性。
  因此,只要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和討論反饋,就都在經歷激發且強化自主學習的學習過程,學習動能也能在良善的「正向循環」中不斷發生。
  等等!事情往往沒那麼順利!
  很多時候,不,應該説大部份時候,我們所聽見來自孩子們的在校反饋,多是:
   
.老師本來就有自己想說的了!根本聽不進我們的觀點!
.老師只會説我們錯!他自己講的也沒有多厲害啊!
.每次我們討論,老師都讓同學們隨便講,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每次討論歸討論,到最後還不是要考那些科目和進度,那幹嘛討論?
 
  為什麼要提及「中介性」?因為學生在課堂上唯一的典範,就是老師,好的老師所起的示範作用,並能在討論中進行協調與統合,對孩子來說,將是多麼巨大的正向刺激!
  為什麼要提及「非介入性」?一旦同學們説什麼都被老師「打槍」「質疑」甚至「挖苦」「蔑視」,或是有意圖地「引導」與「矯正」,誰又願意與你討論呢?
 
結語、不是討論,是共同探索與建構
 
  在所有的討論經驗中,最困難也最能激發孩子潛能的,往往不是「已知的結論」,而是「對未知的探索」,老師在其中,也扮演著不斷刺激、給予阻礙、給予啟蒙與跳躍的跳板作用。
  不只讓所有人「講述意見就好」,也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反應,進行各種角度的論點歸納、彙整和比對,不斷重複演示著路徑不同卻同樣合乎學習邏輯與規範的「思考架構」,直到孩子們都能「看懂老師到底在做什麼」。(這也是筆者認為老師真正在意義與價值上值得成為人尊重的重要元素,否則,大家都去上google就好,又何須老師重複一遍知識呢?)
  每個論題之所以有趣、值得討論,都是因為它們背後所蘊涵的多元性和可能性。也會因為每位同學參與解讀事物,融入其獨到的見解,而融合成更宏觀、更多樣的「知識體系」。
  「討論式教學」,早已不是什麼教學現場的新法寶,但是否落實在課堂上?是否真正對孩子帶來正面影響?老師們又為此做了哪些改變?是教育之所以能夠走得更深、更紮實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