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親子】責備孩子前,請先認真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

 
責備孩子前,你認真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嗎?
 
撰寫人: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親子溝通/情緒管理/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
撰寫日期:2021/3/23
字數:2870
 
孩子的言行密碼,知多少?
 
       許多師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或行為脫序時,常第一時間選擇「責罵」或「處罰」的方式來制止孩子,輕則「恩?」、「誒~」(伴隨著漸強的尾音);中則「你怎麼可以這樣?」「你為什麼要這樣?」(當然沒有要聽對方辯解的意思);重則飽以各種肉體、生理、物理、心理上的處罰。
       這些作法,雖然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嚇阻作用」,讓孩子即刻停止失序行為,但這類「治標不治本」的處置方式,卻可能輕易忽視孩子失序行為背後潛藏的內心話語、情緒密碼,甚至是求救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長期因為貪圖方便而採取「威嚇」「處罰」等手段壓制孩子的哭鬧、耍脾氣或情緒失控的行為,可能發生什麼衍生性後果呢?
       當師長們並非積極警覺性地去「追溯」孩子這些脫序行為背後的原生狀況和需求,而只追求眼前的「表面的平靜」,當孩子的言行「被迫回歸常軌,而實際肇因卻沒有被適當排解」後,就更難以在事過境遷後,還要孩子提起心力去陪同自己共同探究「當時」行為失序背後的原因。
       久而久之,「當面的叱喝和伴隨而來的罰則」,就成了長輩們處理失序問題的首選,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也簡單落入了「責備—壓抑」的輪迴中。
       至於孩子的行為與情緒為什麼會「脫軌」?為什麼常在特定的個時間點暴走或失控?為什麼他們明知可能會被責罰,卻仍無法控制得用「失序」來表達?則都在師長們便宜行事的「責罰」中,被忽略或帶過。
       該解決的深層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
 
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才能突顯問題
       先不要説解決問題了!
       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聚焦於「問題成因」,已經是非常棘手的難題了!
       網路上許多關於「如何(不)責備孩子」的親子文章,有的是從「技術」層面著手,有的則從「態度」著眼,提供師長們可以選用的責備方式,以在有效傳達指令的同時,又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綜和分析不脫以下幾項重點:
 
       一、用低沉有說服力的溝通,代替高聲訓斥
        二、用尊重孩子人格的選詞,代替無謂的「發語詞」「狀聲詞」
        三、用說故事的方式訓練孩子同理他人,對比自我
        四、具體且詳細說明孩子為什麼被責罰的理由
        五、讓孩子知道未來如何避免再犯相近的錯誤
 
追溯動機,比當下禁制更重要
 
       在面對孩子的失序行為時,「責罰」的力道、目的、方式固然是考量點(實戰現場,最快素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解決那個造成問題的人,不是嗎?),但,筆者卻認為,更重要的是,師長們能否在當下把握時機,透過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迅速解析孩子失序行為背後的可能動機,在理解孩子行為的成因後,及時給予相應的協助和引導,從根本「認識」孩子的情緒問題和實際需求。
       (不要老想著一勞永逸解決孩子的林林總總情緒或反應問題!因為問題的成因通常遠遠不只一個來源!)
       動機(Motivation),是驅使人從事活動反應的內部動力。有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和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之分。外部動機指的是,個體在外界的要求或壓力的作用下所產生的動機;內部動機,則是指由個體的內在需要所引起的動機。
       就動機的定義而言,師長們其實可以試著在孩子產生失序行為時,先將其動機釐清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例如:一般造成孩子產生快速明顯失序行為的外部動機,大抵與周遭環境提供的「壓力源」有關。當孩子對環境或環境中的人事物感到陌生、不悅、害怕等情緒時,便容易產生拒斥心態,而這些心態可能經由自言自語、找人訴說、哭泣、顫抖、咆嘯、尖叫、無理取鬧……等方式呈現。
       當孩子還無法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達模式時,便很可能會選擇用最為「原始的行為」來表達感受(也算是一種反智情形);然而,倘若大人們無法在此時去意識到失序行為的可能成因,並投資時間,去陪伴及引導孩子脫離當下的情緒困境,而只在意孩子的當下是否能迅速「回歸常軌」,就極有可能因為「責罰」這種「管教特效藥」——在表面下停止孩子失序行為——實際上不過是逼使孩子將這種失序行為轉嫁到其他方面,產生影響更為深遠的「副作用」。
 
孩子的行為失序,你有更好的選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失序行為的內部動機,多與其個人無法將情緒或感知透過「正常管道」(也就是周遭的人能夠接受或理解的方式)轉化給周遭的人理解有關(通則上來說是如此)。
       當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選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與感受時(有時則是孩子心理根本沒有慣用的溝通互動工具可供選擇!),身為師長,便應該投注更多心力在「協助孩子建立溝通管道」的層次上,以及引導孩子「如何選用」適當的方法表達意念。
       其實,孩子所有的失序都絕不會是「沒來由」的突發狀況,有時候可能是孩子對於當下環境的直觀反彈或表現,有時則可能是「累積一段時間」未消化的情緒,積壓許久,因為某導火線而爆發出來。
       因此,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面向來認識孩子,協助他們擁有更多溝通武器。
 
一、仔細回溯「行為失序」的前兆,重建場景
       當我們發現孩子透過眼神、表情、言語或舉動釋出了恐慌、疑惑、好奇、生氣、緊張等訊息時,請立即「重建情緒場景」,透過還原場景,觀察或詢問孩子的情緒需 求,減輕或舒緩孩子的壓力源和不安定感,同時,因為場景在回溯的過程中,增加了大人們的參與,從而緩衝了孩子獨自面對情緒衝擊的力道,使得行為失序發生的 可能性得以大幅降低,也較能有效減緩孩子們當下的情緒波動。
 
二、提供孩子內在世界的安定感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行為失序的前兆 --「情緒張力蠢蠢欲動」、「言詞開始變得鋒利、不堪」,甚至「出現異樣的神情或眼神」的情形時,可用言語直接詢問孩子的狀況和需求,或是透過溫柔且慈愛 的「平視眼神」(通常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師長是來真的還是玩假的)、輕拍孩子的肩或輕撫孩子的頭等「緩和性的儀式感」來表示自己已注意到孩子的「需求」, 能夠即刻給予孩子強而穩固的安定感,自然較能構緩和持續升溫的壓力,然後再藉由轉移注意力,回歸到比較舒緩的情緒溝通狀態。
 
三、建構「深談空間」
       這裡的深談空間,既是「物理性的」,也是「心理性的」、更是「時間性的」。
       雖然孩子當下的失序行為動因,可能在師長及時「關懷」中被減弱、消弭,但師長仍必須在事後(建議別太久),勻出合適的時間、場合,好好與孩子建構「情緒空 間」,切問出孩子當下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孩子的年齡層較低(所擁有的情緒辭彙量或描述性辭彙量不足),可以用「問答」的方式,幫助孩子表達。(切忌!不要 用誘導性的提問)因為,唯有找到最初的情緒動力來源,才可能真正觸碰孩子心中的問題,也才有進一步得以緩和甚至化解的可能。
 
不要想急著解決孩子的問題,先從觸碰問題開始!
    在面對孩子行為或情緒失序的當下,請提醒自己(你是大人了!),先觀察與推論孩子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但並不是透過成見和經驗),並在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後,讓孩子「真的能」勇敢表達內心想法,並根據孩子所揭露的問題,給予孩子適當的探究和討論。
    「責罰」,當然是最快也最立竿見影的方式。但是,孩子許多形諸於外的脫序與失控問題,通常都不只肇因於單一情緒問題,用錯誤的方法解決錯誤的病灶,自然會得出錯誤的後續風波。
     想成為一位孩子敢於在自己面前展現真我的師長,就不要想急著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從觸碰到他們真正的問題—「內在動機」開始!

責備孩子前,你認真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嗎?
 
撰寫人: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親子溝通/情緒管理/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
撰寫日期:2021/3/23
字數:2870
 
孩子的言行密碼,知多少?
 
       許多師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或行為脫序時,常第一時間選擇「責罵」或「處罰」的方式來制止孩子,輕則「恩?」、「誒~」(伴隨著漸強的尾音);中則「你怎麼可 以這樣?」「你為什麼要這樣?」(當然沒有要聽對方辯解的意思);重則飽以各種肉體、生理、物理、心理上的處罰。
       這些作法,雖然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嚇阻作用」,讓孩子即刻停止失序行為,但這類「治標不治本」的處置方式,卻可能輕易忽視孩子失序行為背後潛藏的內心話語、情緒密碼,甚至是求救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長期因為貪圖方便而採取「威嚇」「處罰」等手段壓制孩子的哭鬧、耍脾氣或情緒失控的行為,可能發生什麼衍生性後果呢?
       當師長們並非積極警覺性地去「追溯」孩子這些脫序行為背後的原生狀況和需求,而只追求眼前的「表面的平靜」,當孩子的言行「被迫回歸常軌,而實際肇因卻沒 有被適當排解」後,就更難以在事過境遷後,還要孩子提起心力去陪同自己共同探究「當時」行為失序背後的原因。
       久而久之,「當面的叱喝和伴隨而來的罰則」,就成了長輩們處理失序問題的首選,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也簡單落入了「責備—壓抑」的輪迴中。
       至於孩子的行為與情緒為什麼會「脫軌」?為什麼常在特定的個時間點暴走或失控?為什麼他們明知可能會被責罰,卻仍無法控制得用「失序」來表達?則都在師長們便宜行事的「責罰」中,被忽略或帶過。
       該解決的深層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
 
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才能突顯問題
 
       先不要説解決問題了!
       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聚焦於「問題成因」,已經是非常棘手的難題了!
       網路上許多關於「如何(不)責備孩子」的親子文章,有的是從「技術」層面著手,有的則從「態度」著眼,提供師長們可以選用的責備方式,以在有效傳達指令的同時,又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綜和分析不脫以下幾項重點:
 
一、用低沉有說服力的溝通代替高聲訓斥
二、以謹慎尊重的選詞代替無意義狀聲詞
三、用說故事的方式訓練孩子同理他人
四、具體詳細說明孩子被責罰的理由
五、讓孩子知道如何避免再犯相似錯誤
 
追溯動機,比當下禁制更重要
 
       在面對孩子的失序行為時,「責罰」的力道、目的、方式固然是考量點(實戰現場,最快素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解決那個造成問題的人,不是嗎?),但,筆者 卻認為,更重要的是,師長們能否在當下把握時機,透過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迅速解析孩子失序行為背後的可能動機,在理解孩子行為的成因後,及時給予相應的 協助和引導,從根本「認識」孩子的情緒問題和實際需求。
       (不要老想著一勞永逸解決孩子的林林總總情緒或反應問題!因為問題的成因通常遠遠不只一個來源!)
       動機(Motivation),是驅使人從事活動反應的內部動力。有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和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之分。外部動機指的是,個體在外界的要求或壓力的作用下所產生的動機;內部動機,則是指由個體的內在需要所引起的動機。
       就動機的定義而言,師長們其實可以試著在孩子產生失序行為時,先將其動機釐清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例如:一般造成孩子產生快速明顯失序行為的外 部動機,大抵與周遭環境提供的「壓力源」有關。當孩子對環境或環境中的人事物感到陌生、不悅、害怕等情緒時,便容易產生拒斥心態,而這些心態可能經由自言 自語、找人訴說、哭泣、顫抖、咆嘯、尖叫、無理取鬧……等方式呈現。
       當孩子還無法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達模式時,便很可能會選擇用最為「原始的行為」來表達感受(也算是一種反智情形);然而,倘若大人們無法在此時去意識 到失序行為的可能成因,並投資時間,去陪伴及引導孩子脫離當下的情緒困境,而只在意孩子的當下是否能迅速「回歸常軌」,就極有可能因為「責罰」這種「管教 特效藥」——在表面下停止孩子失序行為——實際上不過是逼使孩子將這種失序行為轉嫁到其他方面,產生影響更為深遠的「副作用」。

孩子的行為失序,你有更好的選擇!
 
       一般來說,孩子產生失序行為的內部動機,多與其個人無法將情緒或感知透過「正常管道」(也就是周遭的人能夠接受或理解的方式)轉化給周遭的人理解有關(通則上來說是如此)。
       當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選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與感受時(有時則是孩子心理根本沒有慣用的溝通互動工具可供選擇!),身為師長,便應該投注更多心力在「協助孩子建立溝通管道」的層次上,以及引導孩子「如何選用」適當的方法表達意念。
       其實,孩子所有的失序都絕不會是「沒來由」的突發狀況,有時候可能是孩子對於當下環境的直觀反彈或表現,有時則可能是「累積一段時間」未消化的情緒,積壓許久,因為某導火線而爆發出來。
       因此,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面向來認識孩子,協助他們擁有更多溝通武器。
 
一、仔細回溯失序前兆,重建場景
       當我們發現孩子透過眼神、表情、言語或舉動釋出了恐慌、疑惑、好奇、生氣、緊張等訊息時,請立即「重建情緒場景」,透過還原場景,觀察或詢問孩子的情緒需 求,減輕或舒緩孩子的壓力源和不安定感,同時,因為場景在回溯的過程中,增加了大人們的參與,從而緩衝了孩子獨自面對情緒衝擊的力道,使得行為失序發生的 可能性得以大幅降低,也較能有效減緩孩子們當下的情緒波動。
 
二、提供孩子內在世界的安定感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行為失序的前兆 --「情緒張力蠢蠢欲動」、「言詞開始變得鋒利、不堪」,甚至「出現異樣的神情或眼神」的情形時,可用言語直接詢問孩子的狀況和需求,或是透過溫柔且慈愛 的「平視眼神」(通常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師長是來真的還是玩假的)、輕拍孩子的肩或輕撫孩子的頭等「緩和性的儀式感」來表示自己已注意到孩子的「需求」, 能夠即刻給予孩子強而穩固的安定感,自然較能構緩和持續升溫的壓力,然後再藉由轉移注意力,回歸到比較舒緩的情緒溝通狀態。
 
三、建構「深談空間」
       這裡的深談空間,既是「物理性的」,也是「心理性的」、更是「時間性的」。
       雖然孩子當下的失序行為動因,可能在師長及時「關懷」中被減弱、消弭,但師長仍必須在事後(建議別太久),勻出合適的時間、場合,好好與孩子建構「情緒空 間」,切問出孩子當下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孩子的年齡層較低(所擁有的情緒辭彙量或描述性辭彙量不足),可以用「問答」的方式,幫助孩子表達。(切忌!不要 用誘導性的提問)因為,唯有找到最初的情緒動力來源,才可能真正觸碰孩子心中的問題,也才有進一步得以緩和甚至化解的可能。
 
不要急著解決問題,先從觸碰問題開始!
    在面對孩子行為或情緒失序的當下,請提醒自己(你是大人了!),先觀察與推論孩子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但並不是透過成見和經驗),並在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後,讓孩子「真的能」勇敢表達內心想法,並根據孩子所揭露的問題,給予孩子適當的探究和討論。
    「責罰」,當然是最快也最立竿見影的方式。但是,孩子許多形諸於外的脫序與失控問題,通常都不只肇因於單一情緒問題,用錯誤的方法解決錯誤的病灶,自然會得出錯誤的後續風波。
       想成為一位孩子敢於在自己面前展現真我的師長,就不要想急著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從觸碰到他們真正的問題—「內在動機」開始!